降个調,神兽之间,恋爱烦恼和早老痴呆
记者:今年你参加了各种演奏会200+场,粉丝说你没弹错一个音,是怎么做到的呢?
slash:把弦降半个调。现场那么high,万一弹错了大家也不怎么听得到。
记者:……(这话我接不下去)
长假的时候挣扎着去了次神兽之间,蛮意外地看到此间有卖slash的传记及其他,想起这个段子。同行的白桃小姐吐槽他们为什么在洋子和列侬的书之间放了本宝爷,看起来好像3个人有一腿一样……
o(* ̄︶ ̄*)o,笑笑就好
神兽果然是个装逼格的地方,开这书店的,基本就不怎么准备赚钱了。一铺子的网红逼格书,但白桃小姐说,这个网红你看是对谁而言的,而且,现在做书不搞网红化,销量袭人不好交代呀!文化的尴尬之处往往就是如此,那么多看过或者不想看的书。早个10年为了完成指标引进的好书,现在基本都只能在大型图书馆里流通,根据某年上图的数据,借阅量最多的是:武打+言情小说。所以现在他们索性就不再出借这类,估计损耗太厉害,听起来真像jo勾搭beck的台词:
你看那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雅痞男,在诗歌这里流连很久了吧?其实他想要买的是《达芬奇的密码》等下人少的时候他就会直冲畅销书区,抓一本再搭本买回去后再也不会翻开的诗集一起来结账。
书嘛,到底是为了看内容来的。实体的还是电子的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不是电子版也卖的死贵,估计之前的读书节也不会鼓励大家去买书再晒买了的书的图片。 原研哉假设现代人买书的基本冲动是:想要拥有那本书。《设计中的设计》 图书应该从内容和形式上都让人产生: 买回去,拜起来,供着……的想法,就对了。
这不是和极简对着来的么?你想极简生活吗?先从电子化你的实体书开始。
过节前报名了单位渠道打对折的健康管理师考证,想着最近可能要买点教课和教辅书来着,5月2号居然告诉我们说,作为半价会员,这期上海没机位——这他妈的有那么多人抢么?也罢,参加9月的更合适,我还有本700多页的营养学经典教材想在这之前看完呢(电子版的)
5天小长假,有一晚上在加班,放直播,检查活动商品价格,七手八脚。一天无聊回娘家,一天在感冒睡睡睡,一天大扫除把睡觉的地方搬到起居室的地台,搬完又凉下来,母上说,今年闰四月呢,你急个啥?被子去晒了没?你娘我想买个蚕丝被……巴拉巴拉。
还有2个半天,听了个恋爱脑菇凉的叨叨。大概是讲,
在一个抽奖活动频繁的小镇上,有一个兔子菇凉喜欢上了抽奖的活动,她以为奖品也希望被她抽中,因此产生了不必要的脑补,最后发现奖品并不是那么想的。伤心的兔子最后发现,自己其实只喜欢摇奖的过程,多刺激啊。想想以前电视台的福利彩票开奖!500万,500万,今天有人中了500万。
兔子菇凉伤心过后,最后发现,那个奖品其实,其实真他妈的鸡肋呀,一把放在超市里打折也不会买的蔫萝卜放了滤镜后看起来和人参也有三分近似,广告商品信不得,吃了很多次金拱门还是依然相信图片的普罗兔子以后还是会继续吃萝卜,蔫的也吃。这次就算了。
故事到了后半场的时候,我已经开始烦躁了,自己内心都已经想好的事情,一定要得到其他人的证明肯定才相信自己,未免小可怜了,难怪说到如何打击报复提高自身段数的部分就进行受阻,但是我那天出门前喝了药,过程中发现玛丽黛佳的持妆胶水喷雾效果很好,心情一直很兴奋。就想着,好,我回家后要去继续大扫除,翻出几样收起来的家居工具改善环境。
可是,药效过了。我也痴呆了。
完全想不起来,把硅胶冰盒和纳米胶带放哪里……啊啊啊!!用2个多小时翻遍了所有能想到的地方,还是找不到,难道我根本就没买过?淘宝订单可不是这么说的。过程里,我找到了很多,完全忘掉的东西:奶粉雪克杯,第二把胡桃钳子,更多的一次性硅胶手套,2个没有针头的注射器,一包吉利丁,2个hepa过滤盒,一个飞利浦加湿器的纸昆,Tahiti80《extra piece》的B盘……
冰盒和胶带最后自然是找到的。灯下黑!最光明正大的地方就是最容易忘记的地方。难以下降的体脂率、老花、更年期、注意力丧失、认知力下降、碎片化失忆,上年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