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里的回忆
写这篇文章是在凌晨一点,晚上比较适合回忆和写作。
我不知道你们会不会有这种感觉,在某个阶段听的歌,过很久之后,忽然再次听到那段旋律的时候,会恍了神。没能记起太多具体的东西,往日的感觉却铺天盖地涌来,将人淹没。
当做信来写吧,希望能更真切写出我的感受,喜欢就点个关注吧,谢谢。
如果我会抽烟,现在应该会深深吸上一大口。好了,我们开始吧。
打开我的网易云,放到哪首歌,就写哪首歌的故事给你们听好不好?其实也没有那么正式啦,只是讲一讲我在听那首歌时经历的事情,可能乱乱糟糟,想到哪就写到了哪,还希望不要介意。
第一首,唔,是徐秉龙的《孤身》啊。高二的时候,一位很可爱的朋友介绍这位歌手给我,她喜欢徐秉龙的故事。旅行的时候,徐秉龙遇到一个叫做陈瑞的女生,一见钟情。因为他没有要联系方式,所以写了一首《陈瑞》 希望她能听到。
徐秉龙的《白羊》喜欢好久,介绍给室友听。后来我复读高考完的暑假,她突然发消息,说他们学校广播站在放《白羊》,就想到了我,那时候也好久没有联系了,难得能想起。
现在听的《孤身》,是复读高考完,2019暑假期间,晚上睡不着、自己呆在家和午睡醒来的单曲循环,现在还是播放量第一。
大学开学后,军训午睡,有一天醒的早,听到室友的闹钟,是这首歌。多少就心疼了她,新的地方,初来乍到,难免会觉得孤独。
我那个时候好像已经多少能适应孤独感,这样还要提起复读,你们有听烦吗,但是我的很多感触真的是在那个时候。不敢说那一年收获了具体有多少,只能说那段时间会真切地影响到我的一生,为此怀有感激。
刚开始到学校,各种不适应,制度也很严格,班级没有认识的人,走在路上泪都能掉下来,一种与世隔绝的悲哀。后来啊,慢慢说服自己,结交新朋友,和老友互相鼓励,一步步走了过来。现在常常怀念,在那里吃到的好吃的,想念那里的口音,想回去看一眼。
也不知道学校的鸽子还会不会随地大小便,一起去打扫卫生的同桌有次还挂了彩;超市是不是还是那么多人,排好长的队哟;早上吃饭那会,还有那么多人去抢小笼包吗;也不知道古茗可不可以送外卖到学校了,好想喝;一楼那个公用电话,去的人很少,下课跑快点,就能多和家人讲几句话;虽然假期短暂,难得回家,但是每周日休息时间还是会很开心……一说起来感觉就能聊很久,想起来好多好多事情。
《孤身》的歌词也有很多情绪,但是不要害怕孤独啊,这是人生的必修课,其中的难过背后都是成长。好啦好啦,切歌了哦。
啊,是《理想三旬》!喜欢陈鸿宇的声音,还有这首歌的感觉,很是轻柔随意。也是在暑假听的,那段时间去学吉他来着,还找过这首歌的谱子,想试一试,能力不够,也就放弃了。
现在指尖茧子没有了,学的也忘记了好多。其实我音乐细胞并不发达,跑调,乐感也差……上课时,老师随机唱do、re、mi、fa、sol、la、si,让我们找到手指位置,我总按错弦。但是就是喜欢,偷偷说一句,更喜欢架子鼓!可惜依我的节奏感,估计这辈子是无缘了的。
好啦,再切一首。
陈粒的歌,《无所求必满载而归》。是不是应该把这期做成高考特辑,就叫歌单中的高考。因为这首歌也是在2019年暑假听的。
复读的学校离家很远,高考完一时回不了家,学校也不再管我们。大家都开心坏了,我和一个朋友去逛街,最后逛到网吧。在那里听到了这首歌,还找到了高考答案,看的那叫一个惊心动魄。
那天很晚很晚都没有睡着,第二天坐大巴回家,六个小时的车程,亦只睡了半个小时左右,止不住地亢奋。
那时候才真的有了高考的感觉,第一次高考迷迷瞪瞪,没有努力过,也没有什么期待。第二次,可能也没有拼尽全力去念书,但是磕磕绊绊,一直在努力,想做的好一些,再好一些。
六月五号去考场准备,八号回校,一路畅通无阻,车辆让行,深切感受到高考氛围。回学校再次坐到自己的位置,那种如释重负,言语不能表达千万分之一。
出成绩之前,也会有一些紧张,后来就想,紧张没什么意义,已经尽人事,等着听天命吧。谁不希望有个好结局呢。在这里也希望今年的考生都能考到自己满意的成绩,加油!
好啦,切歌了。 这首还是陈粒的,《芳草地》。
是高三时候的歌,那时候喜欢收集好句,用好看的笔记本,摘抄段落,诗句,歌词……《芳草地》歌词抄了四五遍,还有博尔赫斯的《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抄写频繁,在草稿纸上一遍遍重复。语文早读没得背了,就背这首诗。从高二抄到高三,从班级里一名男同学那里寻的完整版。
之前只知道开头那一段落,“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我给你瘦落的街道,绝望的落日,破败郊区的月亮,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后来还用这个诗体改写来着,他改的比我好数倍!可惜忘记原稿放在哪里!
那个时候还好喜欢我同桌,一个很漂亮的女生,讲实话,我高一就注意到她了。不张扬,特别顺眼。她脾气坦然,对什么都无所谓的性格,已然看破红尘。那时候还有好多好多朋友,大家在一起打打闹闹。
和憨憨朋友整天乐呵呵去吃饭,早饭爱去喝老母鸡汤,配着饼和榨菜,实在是完美。鸡汤很烫,盛出来要烫熟碗中打散的鸡蛋,为此每次端起来都小心翼翼。
她有次不小心,手里端着一碗汤撞到了人,那人拍拍衣服走了,我朋友的汤全撒了自己手上,烫红一大片,匆匆和老师请假,陪她跑去外面买药膏。
做点坏事也是在一起,班主任发现后一抓就是一对。我们俩传纸条,一张一张的草稿纸已经满足不了,拿着整个本子一大段一大段地写,一两个来回就得翻页。她那时候在讲桌一侧,我在第一排靠窗,都是监控的死角,愈发肆无忌惮。
再讲也讲不完,颇为怀念。
好啦好啦,换下一首歌了。
这首是《画》,赵雷的。被我的老年机单曲循环了好久,高三那会晚上回宿舍就放歌,我又爱单曲循环,常把宿舍小姑娘都听得烦了才被她们逼着换一首。
还循环过毛不易的《借》,听了很是舒服,平平淡淡的感觉,有一点悲愁在里面。《画》我们副班长在课上唱过,老师让调节气氛,他唱歌确实是好听。
那时候他和女朋友常常吵架,吵完又会很快和好,大概是欢喜冤家的相处方式。看朋友圈,现在还是在一起的,真好!
高中时期我还有个喜欢的人来着,也不知道中了什么邪,硬是和人没啥交流地暗恋了一年多。高二的时候才说了第一句话,借着写的一封信,不能算情书哦,因为我说不喜欢人家,只是欣赏……递给他那个被我折成小方块的信之后,腿已经软了。
当时勇气的来源是听说他要去学美术,可能高三不会再来学校。我就想啊,要是他就这样走了,我却一句话都没和人说过,肯定会后悔死的,不能让自己后悔,硬着头皮去了。现在回想起来,竟也感受不到喜欢他哪里,可能时间太久,也没了当年的感觉。
第一次对他有印象是在高一,那年冬天下了好大的雪。晚自习放学后,路灯昏黄,雪厚及小腿。在回宿舍的路上,他走在我前面和同伴打闹,“你知道我穿的毛衣还用雪扔我!”笑着回了一下头,大概是意识到自己声音略大。
我在他身后,拉着朋友的手,大脑一片空白,脸腾地就红了,不知道是不是传说中的一见钟情。
只是之后三年,每次见到他都会和那时一样,心头一震。怎么说呢,感觉干干净净,看到就十分欢喜。后来没有发生什么故事,他慢慢变得张扬跋扈,交过几个女朋友,我也慢慢没了喜欢。
据说他也复读来着,考的好像还很不错,就是没能去到他喜欢的南方,留在了北方。祝他一切都好吧,前程似锦大步流星。
回忆一下就好,再多说男朋友要吃醋了。
歌单分的细,就这几首歌,也不能再写了。修修改改近四点,好困,睡觉了,晚安。 明天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