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的背后,是对自我更深层次的了解
冥想并非传说中那么神秘和不可企及,冥想是对自我的更深层次的了解认识,通过对冥想技巧的练习,突破外部世界的认知,解开我们的存在之谜,这也是理解生命旅程的另一种方式。若是你对冥想感兴趣,不如尝试去了解和学习,去体验和感悟,即使在日常生活之中,我们依旧要面对各种不尽人意的事情,但通过对冥想的学习,能够赋予你生命以安宁。

有关冥想的概念也经历被不断重塑的过程。我们似乎都在问:“冥想到底是什么?” 斯瓦米·拉玛总是在说:冥想是对意识的引导,它是一条通道。当然,他在这里指的并不是与神灵的沟通。他解释道:“冥想就像河水的堤坝一样,引导意识之流认识到自我的存在。冥想与其他行为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你掌握了它之后,它会变得更加可信,引领你获得更深刻的体验。”
数千年以来,无数的探索者们从未停止对冥想的研究和探索,为了寻求更为安宁、积极和圆满的人生。相较于其他修身养性的方法,通过进行冥想能够对自我有全方位的认知。基础的练习很容易掌握,而且越是坚持练习效果就越显著。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会很明显的感到心境更为平和了,压力逐渐得到了平缓,而随着练习的不断深入,时间的积累和不断的进步,内心会感到非常差愉悦,而且这种愉悦的状态也会越来越持久,只有坚持不懈的练习,就能实现愉悦的内在之旅。

《冥想》除了介绍和讲述冥想的练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在向读者解释冥想的意义,有兴趣可以阅读《瑜伽经》的阐述,关于瑜伽和和冥想更为详细的介绍。冥想可以让人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安宁,在接受外部诸多信息的情况下,更是一种认知自我的方式,生活不仅仅需要外部世界繁华,更需要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统一,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这也是人类一直以来所追求的,也是每个在寻求精神上的一种寄托,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
所有外部世界发生的一切,都可以在内部世界找到原因。情绪的失控,生活的压力,各种人际关系的烦恼,总是在时时刻刻困扰着每一个人,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地域。人们总是擅长在外部世界寻找原因,寻求帮助,却很少关注内在世界,尽管看上问题解决了,但是就如同服用了止痛药一样,等到药效一过,问题又会重新出现,矛盾会变得更加激烈,只有通过对自我内在世界的梳理和重新认知,才能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冥想就是一种很好方法,认真学习并勤加练习,必然会受益匪浅。

人们接受教育都是为了学习在社会中谋生的技能,通过学习不同的学科知识,去了解外部世界,但是,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从来都没有教授我们如何去探索和关注我们自身的内在。我们只知道去模仿他人的理想,跟随风尚,追求那些主流的价值观,这让缺乏认知的我们不得不依赖别人意见或建议。冥想可以你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获得内在的动力,从而更有效的处理生活会中的所有问题,让生理、神经和精神的压力得到释放,逐渐对自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