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买房经历
查看话题 >只看了一个楼盘,我就买房上车了(2)
恐怕在豆瓣里再找不到第二个像我买房这样冲动的人了:只看了一个楼盘,去了三次售房中心,第一次看盘,第二次摇号,第三次交首付款。在30岁以前,终于让自己成为了一个房奴。
前言——
不知不觉写了太长,分成几篇日记连载吧。这里有关于我买房的一些心理变化,还有在重庆“功亏一篑”的一次购房经历,当然更多的是希望分享我只看了一个楼盘就决定下手买房的经历,希望借此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帮助。愿大家都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在魔都,我的“冲动”买房经历
终于切入正题……
随后,很长一段时间,因为重庆的三无人员限购政策以及上海的高企房价,我没有再考虑买房这件人生大事。本着一人吃饱全家不愁的想法,我渐渐把房子看作只是生活的一个居所。 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 ,何必将漫长的人生捆绑在这枷锁上呢? 即使6,7年的公租房期限到了,再由奢入俭地住回到学校的单身公寓,虽然就30平不到,没有独立厨房,但好在位置便利,价格便宜。公共厨房使用者少,也足够我这个厨艺爱好者大展手脚。想到这样的生活倒也并不凄惨和颠沛流离,我便也心满意足了。
直到转机发生在19年5月的一天,单位领导突然和我提起,自己的一个学生在房地产公司,最近在上海临港有个楼盘即将开盘销售,环境品质不错,邀请他去看看。他想起临港房价也不贵,对于我这样收入不高的人群正好合适,便顺口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 我一时兴起,趁第二天正好周末,阳光甚好,索性算作郊外野游,便决定去看房了。
没成想,临港距离市区那么远,从市区辗转几条地铁线,又换乘公交,再步行一段距离,总算到了售房部。一路上是郊区特色的田园景色,蓝天白云,空气清新,令人心情愉悦,暂时跳脱了城市那种烦躁的生活。




楼盘的特色是打造江南园林式的生活环境,大部分住宅是别墅,仿造江南园林设计,独栋独院,环境雅致。(我一定是膨胀了,看得上也买不起啊)。 整个楼盘只有4栋小高层,从现场看四栋高层基本上结构已经封顶,外立面装饰尚未开始。

然后就到了了解楼盘和听取售房顾问介绍的环节了。 虽说我是在上海第一次看房,但是在重庆的看房经历,却对我看房提供了经验和帮助。 在看房以前,务必要提前做了一些功课准备,绝不是冒冒失失地前去。 我在手机备忘录里记下了要询问的一些要点,例如绿化面积,容积率,楼房是几梯几户,车位比,楼间距,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得房率如何,物业费用多少等等,这些内容一般不会在楼盘的网络宣传里面体现得非常全面,可以现场和售房顾问确认。
关于交通 前面已经提到,所看的楼盘位于临港新城,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一路过去才发现,楼盘距离临港新城核心区域的滴水湖还有不小一段距离,位于万祥镇。乘上海16号线地铁从书院站下来,需要换乘公交才能到达。 所以对于看的这个楼盘来说,区位优势并不明显,出行交通是一大硬伤。 但是楼盘刚好处在上海外环高速匝道口附近,门前是一条八车道主马路,看来以后只能靠自驾车出行。 公共交通想必五年内没有太大改善的可能。
关于区位和配套 楼盘距离临港新城核心区域的直线距离在13公里左右,相当于陆家嘴到张江高科技园区的距离,参考浦东新区的发展速度,也需要10年左右,才能发展为较为完善的现代化城区。 同时楼盘距离目前的万祥镇中心还需步行十分钟左右,目前周边生活配套尚很缺乏,放眼望去还是一片绿油油的田野,但好在没有工厂等污染。小溪流水,水草丰美,环境宜人。

关于沙盘规划 这部分着重是听取售房顾问的介绍。根据售房顾问的说法,地铁16号线从楼盘北面经过,规划预留了万祥站,尚未建设开通。从上海地铁的建设情况来看,有11号线在已运营线路新增陈翔公路站的案例,但是前提是该片区域已经具有较多住宅小区,并形成充足稳定的客源及强劲的交通需求。按照万祥目前的情况,尚有差距。所以售房顾问的说法存疑,并不能纳入购房考虑。 另外也是顾问说法,在万祥镇西面规划了沪通铁路的万祥火车站,但是近期出来的沪通铁路二期规划显示,万祥站已被四团站所取代,所以这个规划也成了空中楼阁。考虑到即使有,也是小站,也可不列入考虑范围。 另外就是楼盘自带的商业,邻里中心,以及幼儿园和公园,楼盘东面有市政规划的小学和初中。 关于沙盘规划,除了听取售房顾问的介绍,需要自行在网络上查询区、市相关规划,了解相关规划是否已经落地, 规划和建设进展如何,切不能盲目听信。
从售房中心出来以后,我又到周边实地勘察了一下。在南面还有几个较新的小区,但品质一般,目前形成了基本的生活配套服务。不远新建有一个小型商业中心,但是尚无商家入驻,处于停滞状态。 目前主要能够依托的还是万祥镇的生活配套。更远的商业中心位于泥城镇。
关于看样板间 看房,大家感受最好的一个环节,可能就是看样板间了。但是我的经验是,看样板间,需要剥离掉室内设计部分,而着重看房屋户型结构、朝向、通风、采光等等。

现在想来,最的吸引我的可能就是房屋的户型结构了。楼房高层是一共13楼,一梯两户,南北通透的户型,三室两厅两卫,卫生间均是明卫,客厅外带阳台,总建筑面积100平。各个房间虽算不上太大,但一家三口居住也足够。略显遗憾的是毛坯交付,还需要花费心思,一笔不小的费用进行装修。

关键信息的确认 最后,就是和售房顾问确认来之前所做笔记的一些信息了。看房过程很快结束了,多少心里还是有些心动的。售房顾问还介绍了一下房屋总价,并计划了首付金额和贷款还款额度,这个可以和自己的收入状况进行一个比较,一般还款额度不超过收入的一半。最后就是有关认购的一些流程问题了。
关于买房的内心波澜 回到家中,便立马投入信息搜集和了解中。 评估了一下自己的经济状况和还贷能力。若想在上海买房,面临的只有市区老破小和远郊新房这两个选择。身边同事,经济状况比我略好的,选择在崇明以投资目的购买了房子。按照领导建议,去崇明需要经过长江隧桥,在目前各个节假日,拥堵情况在所难免,长久下来,过路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临港毕竟还处于市区,更具交通便利性。虽然距离较远,自驾出行还能勉强接受。 而临港新城核心区的滴水湖环湖一带,本应实地考察几个楼盘,但是从几个房屋app上观察,单价也会略高一点,导致总价、首付、还款额度都会增加,压力略大。 再考虑到领导的学生在这个房地产公司,说不定能够争取到一些价格的优惠。
另外,网上有关临港要批准设立自贸区的消息广为流传,但彼时最终自贸区花落临港还是虹桥,却尚无定数。考虑到按照目前临港的房价水平,也处于上海市低位,即使房价下跌,也不会跌多少,未来上升的可能性很大。
再者,按照万祥距离上海市中心60多公里的距离,通过16号线每日上班通勤已经不大实际,只能考虑作为周末度假,又或未来到临港工作的住房。目前购房打算也是兼具自住和投资功能。
回家第二天,就缴纳了认购订金,准备参与摇号了。 到这个时候,就不再需要过多考虑买房与否的问题了,而是集中在选择楼层,户型房号的问题。整个小区高层一共4栋共8个单元,其中一栋8层,另三栋是13层,户型只有两种,面积分别为100和120。120的总价太高,也不适合首套购买,首先排除。8层的高层楼房单价比13层的单价贵一些,也排除。 最后的选择就留下中间两栋。一般而言,楼层越高越贵,但是视野和采光也会更好。从实地看盘来看,楼间距尚可,采光应该不成问题。最后综合房屋单价和楼层的取舍,最后选定8层楼房后面一栋的6楼,这样采光基本不受前一栋楼的影响,价格也处于能接受的范围。 然后就是考虑户型选择中间套或是东边、西边套了,一层楼4个户型完全相同,只是入户朝向有所区别。整体来说,边套也比中间套单价略贵一点,但是中间套卫生间的窗户在在楼房向内中间,而边套的两个卫生间采光会更好一些,另外中间套阳台主要看小区内景,视野相对不够开阔。虽然西边套靠近小区别墅区,景致更好,更安静,但在上海,夏天也会更热一些,价格更贵一些。所以最后综合考虑选择了东边套,缺点是因为在临港,在夏季西南季风盛行时候,风会大一些。
在迎来人生第一次买房摇号前,我也算是做足基本功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