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常年驻扎“十大金曲榜”的乐人王维
王维的《相思子》可谓是人尽皆知。
红豆集团1983年从王维诗句 “红豆生南国”中攫取灵感创立红豆品牌,1989年成为国内首家进军央视广告的服装品牌。萌稚儿童,把王维的这首小诗吟诵的妇孺皆知。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但事实上,在唐朝,这首诗同样出名。常年在“十大金曲榜”流连。
安史之乱后,唐代音乐家李龟年流落到南方,杜甫看见他很是伤感,写下了千古佳作《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僖宗时期范摅的《云溪友议》有一段很有趣的记载:
“明皇幸岷山,百官皆窜辱,积尸满中原,士族随车驾也。伶官……唯李龟年奔迫江潭,杜甫以诗赠之曰:‘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值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龟年曾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又:‘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此词皆王右丞所制,至今梨园唱焉。歌阕,合座莫不望行幸而惨然。龟年唱罢,忽闷绝仆地,左耳微暖,妻子未忍殡殓,经四日乃苏。”
李龟年唱罢厥倒,又醒转来的情节太有趣,所以,这首诗又名《江上送李龟年》。这首诗是王维所做,大约不错,但是是不是送给李龟年的,无法考证。
那么,这首诗为什么大受欢迎,“至今梨园唱焉”?是因为格律工整吗?不然,主要是内容浅近,琅琅上口。
这首诗,枝-思,相押韵。但是,并不算特别的齐整,比起前面讲的“过始皇墓”和“少年行(四首)”,并没有过人之处。但是,意思浅显,情深深语切切,而无绮靡之气,也许是这首诗受人欢迎的原因吧。
这首诗的情趣类似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唐诗三百首把它归入五言绝句,但是,我倒是觉得颇有乐府遗韵。
王维精通音律,弹得一手好琵琶。他的很多诗读起来唇齿留香,也可以和歌而唱。《相思子》是其中一首,但不是唯一的一首。其他的,我们后面还会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