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小结

好吧,拖了这么长的时间,才开始写上个月的记录,实属不易。
美好的五一就在不停的上课上课上课之间溜走了,我还是先承认一点,这个四月我没有看过哥哥得一部电影,听过一首歌,实属不该。
先来总结书籍吧。
四本半的书吧。
倩倩说的“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我在看书的时候真的没有看见,可能是我买的这本是全新的译本,可能这个作者又用了其他更为感人得话表达了出来,无奈,不才,也没看出来在哪里。
一个精明能干的妻子,一份稳定的工作,两个可爱的孩子,并没有给克兰德带了任何心里上的慰藉,“他们关我什么事?”好像是无情的人说出最有情的话。
两个女人为了他死去,一把火烧光了所有的记忆,随着身体腐烂溃败的只是肉体,那灵魂和精神将永久的传递。
无关乎有钱没钱,天上那轮永远免费的月亮,就是诗和远方。月亮和六便士伴随我们一生,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第二本
整个小说都是发生在上校身上得故事,从有弟弟变没鸡鸡再到异人的鸡鸡,从国民党到卖国贼再到卧底,从兄弟到医生再到一位养蚕的老人。
关于故事发生的背景,这一代的作家特别喜欢把农村、性、战争、女人、脏话联系在一起,仿佛离开了这几个元素就写不出精彩的文章一样!麦家在叙述背景时的语言让我很不舒服,没有莫言的文学性,没有王小波的戏谑感,就是停在了语言表面。
故事的构思也存在头重脚轻的感觉,开篇布的局很足也很大,可是最后将这一切落脚于上校肚皮上的字,即便时代使然,也真的有些撑不起来。第三部的现代视角也显得有些突兀。
可还是挡不住我喜欢上校,这个肚皮上有字的人。
第三本和之前的半本
之前在家的时候看到李银河在微博上和一个女孩子互撕的事,顿时对她的感觉为零。就因为一句话是不是王小波的,而开始起诉,最后开始谩骂诅咒,失去了一个我心目中学者的形象。Ins说,她研究LGBTQ的目的不是因为热爱,而是因为国内现缺。
不知道真假,但是之前的崇拜之情,烟消云散。《爱你就像爱生命》也就是半本书,关于王小波先生给她的信中,我看出了对于真爱的深邃和追逐。
“你好哇,李银河。”
(我用了这句话,不知李银河先生是否要维权)
最后一本
上个月刚说过不喜欢看科幻小说,这个月还是买来一套,不是因为喜欢,纯粹是因为当当网打折太过优惠。
毕竟这《三体》的世界,前几年被炒的热火朝天,看看终究是好的。没想到的是,真的又是在那十年背景下的故事。
喜欢VR中的三体,周文王,牛顿和众多的人物,还有那人体CPU,真的是想象力结合实际最好的故事了。
好了,观影这个月我也没有落下。找到了可以支撑我很久的一个系列了。
“当当当”
可能是最最最爱的了吧。
纳粹,黑人,LGBT,女人,亚洲人。这多种的人类问题,全都摆出来,相互交织,通过通感上的猎杀,一步一步的联系起来。
沃夫冈回忆童年的时候,我感动他如此勇敢的保护自己爱的人,承担了远超自己范围的责任,一句 “不,你值得”显得轻描淡写,但戳中内心,我们在人生的泥潭里时,何曾不需要这样的救世主?
卡拉,面对老公和沃夫冈,我觉得真的应对了那句话“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两个都要。”

关于埃菲尔铁塔,诺米与艾莫尼面对机关枪扫射的时候,嘴里也是默念着“埃菲尔铁塔!埃菲尔铁塔”最后完美的婚礼,在铁塔的上空,绽放了最让人心碎的颜色。

谢谢你们,为了我们。
Lucas问我,为什么要看《爱尔兰人》。
额,他说的是美国的历史。
可是你们是中国人,为什么要看美国的历史。
额,学史明志。
准备开始接触恐怖片,终极目标是咒怨。
这个月我觉得最大的收货还是听了一张爵士,对于我这样,音乐极度依赖歌词的人,是个进步。
昨晚睡得很好,睡觉想着这疫情的种种,在家的种种,偷偷的散步,偷偷的吃肯德基,和妹妹们一起打麻将,和姐姐一起打排位,渴了就喝奶茶。这些日子,已经不复返。
昨晚我梦见我结婚了,穿了一身西装,原本就是一件很素的衣服,妈妈说,不够正式。
从姥姥家出发,到爷爷家拜堂,都是最老式的礼仪,梦里,叔叔们都很客气,我还和哥哥们说了很多的话。
头发上有礼炮落下的彩色纸屑,妈妈说不可以拨下,都是喜气。
我想家了。
我在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