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什刹海武校不行,让他来试试
(10多年前的一个采访)
金牌教练、李连杰恩师吴彬专访
10月28日,长安大饭店秦乐宫,大型风情功夫剧《什刹海》揭幕,该剧以武术为轴心,全面展现北京人文风情。
作为风景区,什刹海名声在外,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里因“什刹海体校”曾培养出李连杰、吴京等一大批全国冠军,而成为中国武术的地标。《什刹海》所展现的,正是这一层面的含义。令人瞩目的是,李连杰的恩师吴彬担任了该剧的武术顾问,他的多名弟子也在该剧中登台演出。
工程师家里出了位大侠
我今年73岁,在上海长大,9-10岁时开始习武,也没拜师,当时家里常有人来,大人们看我爱玩,就教我两下,这一教有作用,和小朋友打架不吃亏了。
我是长子,父母是工程师,弟弟妹妹是大学教师,全家就我一个搞体育。我上大学时学的是武术,1963年分到什刹海体校。
那时条件差,武术队就两间宿舍,每间住12-15人,地上放上木板,铺上稻草,就是床了。北京体校条件在全国一直较差,彭真当市长时,很重视体育,刘少奇、彭真等首长的孩子曾在什刹海体校训练。
为何今天武术偏套路
刚解放时,很多国民党特务是习武之人,为维护社会治安,武术队只准教套路。刚到什刹海,领导强调:谁教应用,谁就是右派。
套路是传统武术训练的一个环节,但不是最终环节,过去靠套路训练灵活性、体能等,但说练套路的不会打,那也不对。当年鼓楼、地安门一带的小混混,提起吴彬的名字谁不吓得发抖?
文革时比较乱,小流氓到什刹海体校来捣乱,把锅炉房师傅捆起来,我们几个武术队教练出去,把他们全打趴下了。一次在王府井,体校的校工被小流氓围住,恰好我路过,问他们:你们谁敢上?他们都不敢上。我救过的人,太多了。
别看我70多了,照样没问题。
李连杰是千里挑一
进什刹海体校,是当时很多孩子的梦想。1971年,我到周边小学挑队员,每所学校推荐200多人,从中挑100名,加起来1000人,暑假在北京体育场练了一个月,留下4个,3个是女生,李连杰是唯一挑上的男生。当时全国练武的女孩少,所以挑得多,但她们没练出来,有的上了北大,有的工作了,情况都不错,只有李连杰后来拿了全国冠军。
为什么留下李连杰?主要是他身体素质不错,人聪明,相貌也好,后来导演看中他这一点,我也是。
拍《少林寺》是日本人掏的钱
拍《少林寺》前,我在电影公司住了半年,一起研究通过功夫片打翻身仗,廖承志同志亲自抓,当时竞争对手是邵氏公司,他们明星多,功夫片质量好。
刚开始拍了一版,廖承志当时兼任中日友好协会会长,把片子拿到日本。日本有个少林寺拳法研究会,会长抗战时曾到少林寺习武,回国后感到当年犯下罪行,立志中日友好。这个研究会在日本有100万会员,他看了片子后,很不高兴,说这么拍,将来没人肯到研究会习武了,宁可投资重拍。所以《少林寺》开场时,特别加了会长到嵩山朝拜的镜头。
《少林寺》的主创都是香港人,党员很多,影片取得巨大成功,养了电影公司好几年,把日本人的投资也还了。
李连杰退役很遗憾
《少林寺》成功后,社会上的传闻很多,说他被人打了,还说被日本人打了,都是胡说,以李连杰的功夫,一般人怎么可能打得过他?
李连杰拿了5次全国冠军,《少林寺》成名后,领导非要他参加全国比赛,他刚拍片回来,很疲劳,我不同意参赛,但也没办法。李连杰怕比不好,私下加练新动作,结果把腿搞断了,歇了一年。
由于《少林寺》成功,电影公司那边希望李连杰专职拍电影,领导同意了。
李连杰退役很遗憾,如果腿不断,他能坚持更长时间。离开什刹海体校后,他很少再回来,当年他家里出了点事,有关部门处理较武断,搞得不愉快。李连杰是难得的人才,什刹海很多运动员退役后去了国外,包括去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太阳马戏团,但谁也没取得李连杰那样的成功。
谁说什刹海不行,谁来试试
现在批评武术的人很多,有些可以探讨。比如套路表演,现在运动员在空中踢腿,能转上2圈,过去大家不会这么练,实战也不需要。武术是否该按这个路子发展下去,可以讨论。
但把传统武术说得神乎其神,也不对。刚建国时,国家找过民间高手,什么“草上飞”、“水上飘”、“飞檐走壁”之类,牛皮吹得很大,养了一年也没表演过。1983年,国家拨款300万元,遍访民间所有门派的掌门人,我参与了这个工作,当时能拿出这么多钱很不容易,但也没找到什么神秘的东西。
现在批评武术的人多了,说明大家更关注了,这是好事,因为靠武术吃饭的人也多了,过去教太极拳免费,现在只要在公园里占块地儿,就能收钱。但要说什刹海体校不行,那可以来试试,找个小队员让你带,看你能不能把他带出来。
说武术变味很容易,但谁找出个不变味的武术,让大家看看?
散打不精彩很正常
很多观众觉得现在散打不好看,不像电影那么潇洒,这其实很正常。
1985年底,我到中国武术协会任教学中心主任,主要工作就是研究散打,遍访了国内武学专家,参考了解放前南京国术馆、山东国术馆的资料,其实当时打得还不如今天激烈,都是点到为止。选手上台前双拳蘸石灰,最后看谁身上白点多。中国散打一直都是这么打的,比较原始,直到比武状元时才会真打。
为什么散打带拳套?刚开始我们在重庆搞试点比赛,不带拳套,结果运动员抓脸、抠嘴、揪耳朵,简直成了打架,这还是竞技体育吗?
有人说,带拳套,中国武术传统的点穴等技法就发挥不出来了。说实话,点穴可能有,但有传说中那么大威力的,没见过,我们也找过,只是找了一大堆“秘笈”回来,现在街边小摊也有卖的,没见谁真会。
世界上所有功夫,包括所有武术流派,不管是太极还是武当,到了实战环节都不精彩,只能是拳击加脚踢。
什刹海是中国武术运动的地标
很多人说中国武术今不如昔,我不同意。今天中国武术有了长足发展,全国有200多所院校开了专业武术课,40多所大学有专业武术队,全国有1万多武校,学员至少超100万人。在中国,哪项运动人口也不如武术多。
现在一提中国武术,就是少林武当,或者是天桥卖艺,这不全面。什刹海体校在中国竞技武术中地位显赫,厂桥、后海这一代,我培养的弟子上百人,什刹海拿过百余次全国冠军,还培养出了李连杰、甄子丹等明星。
什刹海是中国武术的地标,但从全国的角度看,现在条件太差了,地方狭窄,如今这里寸土寸金,发展空间不大,当然,还有一些教练不负责任,误人子弟,自己不培养人,比赛时买队员,这样拿的冠军算不上真冠军。
吴彬:生于浙江湖州,中国当代“十大武术教练”之一,他是被称为“金牌专业户”的北京武术队首任主教练,先后培养出李连杰、王群、王建军、唐来伟、吴京、李霞、郝志华、壮晖、刘清华等弟子,荣获各类武术比赛金牌就多达100余枚。从1975年至1985年,北京武术队蝉联十届全国冠军,他所训练的男队获个人金牌51枚。
唐山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四大天王为何“班味”浓 (2人喜欢)
- 《儒林外史》不是讽刺小说? (2人喜欢)
- 2024年,几本易被忽略的历史佳作 (16人喜欢)
- 凌家滩,一眼五千年 (2人喜欢)
- 重看路遥:无法从容的人生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