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俄罗斯冰淇淋

杂杂妹
提起极北之国俄罗斯,你的印象是不是这样:

或者又是不是那样:

还是干脆呈现出如此尊容:

其实,无论妙曼的舞姿、精巧的工艺品、豪爽的大叔,都不足以概括这个横亘在亚欧大陆之间的,拥有世界上最大面积(1800万平方千米)和100多个民族的神秘邻邦之一瞥。
正如这个高纬度的国家常年为冰雪覆盖,其食谱里也离不开零下的温度。
于是,俄罗斯冰淇淋成了这个国家餐桌上的一绝。

只是许多人尚未察觉其真正的魅力。

俄罗斯冰淇淋的起源比你想象得更悠久:基辅罗斯时期,宫廷中就时兴将牛奶冰冻再捣碎做成奶昔的做法,更讲究的吃法是将奶酪、糖果、葡萄干发酵后冷藏食用。
到了18世纪后,俄罗斯传统的“奶冻式冰淇淋”又增添了法国风情。据1794年圣彼得堡出版的一本烹饪书记载:以牛奶、奶油、蛋黄作底,加以花朵精油和植物香料调汁,再以野果点缀上色,就成了经久不衰的俄罗斯野生浆果冰淇淋!这也为诗歌王子米哈伊尔·莱蒙托夫和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带来了创作的源泉。

19世纪末,冰淇淋在俄罗斯彻底大众化,为了找到饱腹感,人们甚至将冰淇淋与粮食相结合,出现了面包冰淇淋和饼干冰淇淋。苏联成立后,为保证“人人都有冰淇淋吃”,政府成立了冰淇淋学校,还在1935年引进了世界各地最先进的冰淇淋生产线,造出了全球标准最严格,价格最大众化的冰淇淋。
据说,当时一款西红柿冰淇淋仅售10戈比,但款式独特,味道鲜美,维生素含量也高。遗憾的是,随着苏联解体,西红柿冰淇淋已成绝唱。

不过对于老一辈在俄罗斯经商、工作、留学的中国人而言,冰淇淋正如一根穿过岁月的丝线,勾连着社会生活的历史。据旅俄作家和翻译家孙越回忆,1990年代以前,俄罗斯冰淇淋坚拒化学添加剂,只用天然原材料,确保味道纯正,绿色环保对人无害。因此许多中国人去俄罗斯的时候,都会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带上不同的保温容器,待回程时,将俄罗斯冰淇淋隽永、甜蜜的美味带予家人分享。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对高品质冰淇淋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价廉物美的俄罗斯冰淇淋比起一些“名气大、价格贵、添加剂多”的发达国家进口品牌来,优势绝非一星半点。

这也是2016年杭州G20期间,俄罗斯总统普京氏将一桶“古斯托夫”冰淇淋空运来华,送予东道主品尝的原因所在。
据俄罗斯《消息报》报道,自从普京亲自“代言”后,俄罗斯冰淇淋在中国就不断走俏,俄罗斯海关统计显示,仅2017年上半年,冰淇淋对华出口就达640吨,创收1700万美元。
截止2019年4月,中国海关总署公布了45家俄罗斯输华冰淇淋生产企业名单,品牌包括LLC "ALTAIKHOLOD" 、JSC Belgorodskiykhladocombinat" 、LLC "VologodskoeMorozhenoe"、JSC "BRPI"等。

2019年7月,俄罗斯冰淇淋又开始向日本出口,甚至在该年8月的莫斯科航展上,普京也邀请了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氏品尝俄罗斯冰淇淋,希图打开以粘性冰淇淋著称的土耳其市场。俄罗斯冰淇淋正受到全世界越来越多人的注意。
为什么俄罗斯冰淇淋这样深受欢迎呢?原因很简单:好吃、不贵。相对于欧美进口冰淇淋价格,俄罗斯进口的冰淇淋价格相对不高,在中国消费者承受能力之内。中俄两国生产工艺不同,俄方生产工艺是较原始的,一方面保证了风味的延续,另一方面也保留了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据悉,一袋500克的俄罗斯“海象”冰淇淋售价不到30元(人民币,下同),75克的俄罗斯“普隆别尔”冰淇淋售价15元左右,而一盒81克的“哈根达斯”售价在39元左右,550克的“八喜”售价在42元左右。综合进口品牌售价来看,俄罗斯冰淇淋的价格较为亲民,对中国消费者而言更易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国人均年冰淇淋消费量仅有1000克,和欧美发达国家的40千克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这也吸引了不少俄罗斯冰淇淋企业来华发展,为中俄传统友谊续写新的篇章。
(冰淇淋技术指导:广绅电器全自动冰淇淋售卖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