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你的人生》文字摘录
在设计你的人生时,把事业当作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不是让生活漫无目的地前行。我希望能给你们带来灵感和动力,尤其是在你对自己每天早晨到点自然醒,工作、生活都心不在焉的状态已经感到厌倦的时候。
我们每天都会置身于各种或许对其一无所知的情景中,我们需要做的是搞清楚状况并收集信息。对于不了解的事物以平常心对待,保持钻研事物的好奇心,同时拥有自信。
想让自己的生命中有美妙的事发生,就需要主动负起责任来。
·你要去哪儿?·你想做什么?·你所设想的自己和家人的未来是什么样子?·你想在哪儿生活?·你想做什么工作?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可以求助身边的人。如果把一切都向自己描述出来,你离实现它们就更近了一步。通过勾勒自己对未来的愿景,你已经在潜意识里初步确定了未来的道路,这意味着你已经按下整个过程的开始键,迈出了第一步。
重要的不是决定本身,而是你负起责任和采取行动的能力。无 论投身于何种情境——事业、婚姻、培训项目——你都应该保持这样一种态度:你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你在正确的道路上行进着。关键在于你能为自己生命中发生的事负责。
我发现许多人都害怕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女性尤其如此。我们的不幸、压力和沮丧都是因为缺乏行动力和主动把握自己人生的勇气。我们把自身的力量拱手让给了公司、老板、配偶、朋友和父母。是的,会有困难的时期、糟糕的政府、愚蠢的上司和不懂得体贴的配偶,这些是你无法改变的。但你可以改变自己的策略,否则你将陷入一种消极敌意的状态,认为世界上所有人都有错。只有当你负起责任,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能就之与身边的人进行沟通时,你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处境。最终摆在你面前的是三条路:顺其自然、做出改变或者选择离开。
这就好比减肥,或者跑马拉松——你不会一开始就尝试跑26.2英里。做出决定就是一切的开始。我们很多人都曾表示:“我减不了肥。”我们当然可以,我们只是不想面对减肥需要付出的努力。你的生活你说了算。你能减肥吗?可以。你能少吃点吗?可以。你准备好向自己做出承诺了吗?这一题需要你自己回答,等你最终下定决心,也就意味着你承认,这件事是你自己的责任。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无限的潜能,却极少能从自身开发利用这种神奇的资源,因为我们看不见自己身上藏着这股潜力。但如果我们被赋予信任——就像我前老板所做的——我们就能隐约瞥见它的存在,相信自己有可能完成之前从未想过的事情。
支持、重视与尊重都是促使我全力以赴、释放潜力、达到最佳状态的必备条件。
结果证明个人努力是徒劳的,互不赏识的上司下属一同共事就是个错误。
我们不能坐等别人来发现我们或等待幸运什么时候从天而降。我们有必要让公司和老板了解我们的个人特质、能力范围和兴趣所在。
如果你了解自己的工作热情和渴望为何而迸发,你有必要邀请你的老板、同事、人事经理进行对话。
当你理清头绪并公开对人生的追求,你所需要的驱动力、灵感就会不约而至。接着你就在日常生活中开始行动。
决心改变生活中的某些事,能赋予你人生的自主权,充分调动起你的积极性。无论改变的内容是简单地迈出一小步,还是飞跃一大步,决定去行动本身才最为重要。惧怕是改变的天敌。
花些时间思考什么是你生命中需要改变的。倘若找出对生命中的不满意的那部分,没有哪种改变比放任不管更冒险。仔细考虑——健康、人际关系、工作、社交活动——你想要改变的那部分。描述清楚你最终的目标,以及你期望改变后的结果。
谈到力量,我们通常想到的是所谓的“实权”或是别人凌驾于我们之上的力量。当我意识到自己拥有独一无二且别人无法取代的个人魅力、内心深处的“中流砥柱”以及客观的实力,生活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我也实实在在地开始自主管理人生。
发现自己的“个人力量”并时常与它保持联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我们的核心。而且它源源不断,在必要时给予我们可以倚靠的信心和力量,让我们能够面对人生道路的高峰低谷而不会迷失方向。
只有当我们正确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个人能力才会浮现出来,成为我们的依靠。
天长地久的成功婚姻,热爱而擅长的工作,从幼儿园便开始的亲密友谊,这些都是经历幻灭、挣扎和挫折后的果实。
通常情况下,我们无需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我们需要具备寻找方向、批判性思考和领导团队的能力。我们不必什么都懂,但我们需要身边有学识丰富的人,我们需要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设定方向,询问最切中要害的问题,然后做出决定。
这次经历教会我在困难时期咬牙坚持。相比一帆风顺,逆境会教给我们更多。我们应该相信自己已步入正轨,明白所有波折都是旅途的一部分。成功与巧思往往酝酿于富于挑战的时期。
如何发现自己热爱的东西?1.每周花一天时间做一些你不常做的事。花时间独处,参观博物馆,白天去看电影,去林中散步,拍照,或是练瑜伽。这会让你有全新的体验并让你意识到:日常生活中的小改变能增加欢乐和幸福感。2.回想自己童年的一些特别时刻,写下来,说一说它们为何特别。这能让你发现是什么让你兴奋,什么带给你快乐。如果当下的你感到不快乐,问问自己如何能利用这些新发现为自己的生活增添刺激。仔细想一想是否有什么东西让你犹豫不决。
“指南针”上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基点分别为价值观、激情、力量和幸福。当我不自觉地偏离人生航线的时候,它为我指引方向,使我回归当行的道路。
与其被动地等待事情发生,不如先问问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们真正在乎的是什么?我们肩负着不可推卸的个人使命吗?给出自己的答案,意味着我们对个人的价值观、激情与力量所在有了清楚的认识,牢牢把握人生幸福的核心要素。你也有自己的“人生指南针”,为你从大的方面提供指引而不是直接给出专门的、特定的“标准答案”。每逢面临工作机会或重大抉择之际,我们就应扪心自问:这是通往理想生活的道路吗?
我突然发现自己无法得出一个清晰的答案,于是这促使我努力去寻找自己的人生使命,使命通常与见证人们的成长有关,并且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作。
安静下来问问自己:我最在乎什么?未来的三四年我会怎样看待自己的生活?未来我想要做些什么?我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什么时候是我最开心的时刻?把思维转到你生命中真正快乐的时刻。你怎么才能让这样的时刻更频繁地出现呢?什么对你来说是有意义的,而什么没有意义?哪些事你希望花更多时间在上面,相反,哪些事不希望浪费太多时间去做?如果你专心致力于有特别意义的事情上,你就知道真正的兴趣所在,感觉元气满满。然而,你必须投入时间认真思索,不要期待答案会自然浮现在脑海中。
给自己喘口气的歇息时间,几次下来,你就会养成习惯。一旦感觉到生活的方向失控、偏离,你就会停下脚步反思。如果你觉得暂停休息很新鲜,你可以花六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去得出相关结论。要记住这个过程非常有价值,经历了你就会有新的收获。
小型的、可控性强的计划执行起来更简单。只做细微的调整,保持主基调与原来的生活一致,更利于习惯的培养,更易于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
把自我发展和构建理想生活放在优先的位置。
写作帮助我理出头绪,为什么会进展不顺,是什么让我快乐,我的注意力集中在哪方面。把想法、关注点、思考都写在纸上,对我很有帮助,让我有动力去做出改变。
如果你不太清楚自己应该如何前行,在不满的情绪中难以自拔,这说明你很可能对自己没信心,或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我希望能启发人们将思维方式从“我不喜欢这个”转变为“我想做什么”,发现并明确自己的价值观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实践,它能为我们人生的方方面面提供指引。
“永远不要拿自己和他人做比较。总是试图成为别人,只会让你迷失自我。”
当你把某人置于神坛,奉其为榜样,你其实是在他人身上寻找完美,进而放弃了为自己的人生做主、掌握主动权的机会。
“问题的关键会不会不在于我为何总是不能成为我想成为的人,而是我为什么总是不想做那个真实的自己?”
堂·米格尔·路易兹的《让心自由:托尔特克智者的四个约定》:1.做一个一言九鼎的人。要诚实,确保你的言论皆发自内心。2.别对号入座。别人做的事跟你没关系。3.别随意揣测。要有敢于问问题和说出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的勇气。4.永远全力以赴。在任何情况下都尽你所能,这能避免日后的自我评判、自责和遗憾。
奥里亚·山居梦客写道:“让我们随着真我的节奏起舞。”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步伐,踩着你自己的调子——而非他人的节奏——起舞。按照你自己的价值观生活,遵从最真实的自我。
如果你的时间不断用在处理短期问题上,你永远也无法迈出真正的一大步,因为你的时间都用在应对烦琐细小的事情和满足其他人的期待上面了。你需要保持专注,持续不断地付出。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伟大的改变和成就总是在你转到下一项工作的时候,才会慢慢浮出水面。
把你的想法排个优先次序,咨询相关行家的意见,获得有效建议,再到实践中检验,改变你的固有想法。不是所有的好设想都需要马上落实,再好的设想也需要时间来招募志同道合的搭档。如果你真的期望做出改变,你需要投入时间,许下坚定的承诺,做好坚持下去的准备。
总结一下该如何对待阻挡我们的困难和障碍:你需要有心理准备,目标达成绝非易事,无论是成功应聘一份好工作、晋升更高的职位,还是经营一段美满的婚姻,或完成其他的梦想。起初你可能获得许多的支持,但想要一帆风顺几乎是不可能的。再次强调,如果就此放弃,你没法走得很远。
明白企业对你的期望,在任职前的面试中就询问清楚。确定这就是你想要的,并且会让你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不管是从眼下还是长远角度。
这一路上,你越快接受现实,便能越快得出对策,走出低谷。与“逃避现实”的做法告别。你越短时间内面对困难或打击,意味着你能越顺利地控制自己,迎接挑战。没人喜欢被一盆冷水迎面泼下来。悲伤是自然反应,给情绪一个释放的空间。但要做到不困于情,不乱于心。
允许自己直面问题,实事求是,拥抱不完美。当你敢于如实地看待事物时,你便真正接受了它们,它们也会在你内心占据更少的空间。
女性有着蛛网一般复杂的大脑,能够一心多用。科学告诉我们,女性和男性的大脑不同。男性的大脑会以一种非常集中的方式运作,女性的大脑则如蜘蛛网般盘根错节。在一项讨论进行过程中让一百种不相干的想法在脑中碰撞,这对我们来说驾轻就熟。男性如果看电视,通常不会去思考电视以外的事。相比之下,大部分女性往往会在做一件事的同时让一种或多种想法在脑中运行。当然,能同时处理多项任务可以是女性一项极大的优势,但长远来看,这或许反而是我们的劣势。
但无论直面现实有多困难、多痛苦、多令人悲伤、多可怕,它都是前行的唯一道路。我们越早到达越好,因为只有接受现实,我们才能放眼前方的生活。
你只能过一种人生,只能是一个个体。接受永久的平衡不可能实现这一事实,转而在动态的基础上审视自己的人生,这是最好的生活状态。你应该学会区分什么是重要的事,什么是可以从人生中剔除、减少关注或是延后的事。
他们也许只符合某项工作的60%要求,可是他们却像拥有100%的把握似的去申请。我也发现男士往往目标更加清晰,执行明确。
如果我们希望人生能成就更多,希望更大程度上投身有意义的职业、获得高职位,我们需要下定决心,在追梦路上与自信相伴。
我们需要学习的是男士的专注和清晰的方向感,然后专注于我们自己的人生。
我们必须弄清楚个人以及伴侣彼此间的价值观和抱负。
我们的故事从友谊开始,而友谊永远是我们在一起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作为人生挚友,我们为彼此提供巨大的帮助,总是专注于如何才能让对方快乐和满足。但这并不意味着完美无瑕。我们也讨论彼此的短处,就像许多人那样,诸如自私、短视。我们都知道对方会尽全力来帮助彼此,这使得我们晚上能安然入眠。
女性通常不会追求重要的职位,理由是她们认为自己不够资格;男士却可以接受并未完全准备好的工作,源于他们心中的自信。男士有许多的长处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往往专注于手头上的工作,直到任务完成。
这些女性企业家的共同之处在于:没有视对方为强大的竞争对手,而是发自内心地欣赏对方的事业,相互支持,积极投身于创造健康、经济的新工作以及寻找新的机遇。融入这样一个集体,维系女性企业家之间紧密的联系,对于个人和职业发展来讲,无疑都非常有利。因此,我决定开始编织自己的“人际脉络”,有意识地把人际脉络融入我的私人生活。
如果我们想要改变这世界对待女性的不公正方式,就需要从女性互帮互助开始。
女性圈子的人脉能给你提供支持、树立自信、重获力量,而两性混合的人脉则更适用于维持行业联系、探寻职业机会、寻找职业导师,并无公司内外之分。同时也提醒了女性也能为男同事提供支持、帮助。
“如果你想要走得远,与人同行”。这是洛伊斯奉行的导师制度核心:相关学习,共同成长,才能一起走得更远。她相信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都是我们的导师;对于成年人而言,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用批判性思维对经历进行反思。
每个人都需要一位导师;为了让这份爱传递下去,让这段关系得到更好的发展,每个人都需要成为别人(至少一人)的导师;为这段关系设立适当的期望值,讨论规则的制定,确定各阶段目标,进行坦诚的、有意义的沟通。
专注于积累“足以致千里的跬步”和一点一滴的改变,你的心思意念也会产生相似的改变,随后你便能以另一种角度看待问题。
你能否过上自己渴望的生活,掌握控制权,让自己充满力量和幸福感,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己。
“改变四室”模型:满足之室、自欺之室、困惑与混乱之室、激励之室。如何利用“改变四室”审视你生活的不同方面:家庭、感情、工作、学习、财务、健康、生活方式、个人幸福感等。把每一面放进四室中你认为对的那一个。
满足之室:在你掌控之中的东西,进展顺利、运作良好的东西,你感到满足的东西——这些是你生活中目前不需要改变的领域。自欺之室:所有让你活力尽失的东西,你不敢直面、不愿意谈论的东西,想要回避和无视的东西,你希望它能自行消失或者随时间流逝好转的东西。困惑之室:你感到有些迟疑,不知如何推进、如何处理的东西,让你感到沮丧、想不出解决办法的东西,暴露许多问题但目前仍没有答案的东西。激励之室:让你感到兴奋、露出笑容、彻底远离焦虑、焕发活力的东西。
成功是你能够完全忠于自己,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和潜能,随时应付生命中出现的挑战而不迷失自己。成功是你终于满足于做自己,能坚持自己的决定和方向,敢于说“不”。
相比拥有漂亮的头衔和有影响力的职位,更难的是创造让自己感到幸福和满足的人生,在这种人生里,你可以做自己,情感上坚强且自信,对自己和别人都足够包容。
如果花时间关注自己,去完成那段个人之旅,保持自信,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安心做自己,你会更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并在其中如鱼得水。你可以做自己。你知道自己是谁,喜欢什么,什么对你重要,什么方法对你行不通。你有答应和拒绝别人的勇气,也有在二者间做出正确选择的洞察力。
学习新事物让人变得谦卑,也令人振奋,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新维度。
“你必须梦想着所能做的一切事,然后动手去完成;然后放手,老老实实系上安全带,因为勇气本身就是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