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文学史(一) | 一起来读文学史!


古代史学家、文学家关于文学发展的论述,散见于各种史书、目录学著作、诗文评、文学总集等作品中。西汉的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为屈原和贾谊这两位文学家立了传。


不但如此,太史公还写到了宋玉、唐勒、景差等屈原之后、贾谊之前的辞赋家,可以算是有了对文学发展过程的初步描述。

到了南北朝,刘宋时期的范晔撰《后汉书》,始创《文苑传》,将22位在文学方面有成就的人物合为一传,按时间先后排列,提供了文学发展的线索。此后,正史中的《文苑传》或《文学传》,大都沿袭《后汉书》的体例。

齐梁时期的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中,回顾了南朝宋以前诗歌的发展历程,可看作是关于诗歌史的比较详细的论述。

以上诸作,尚还不能算作专门的文学史著作。中国学者所写的文学史著作,是20世纪初受了外国的影响才出现的。近代中国文学史著作的滥觞,一般认为是林传甲在京师大学堂编写的讲义·《中国文学史》。

进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文学史终于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谢无量、胡适、郑振铎等大家均有这方面的著作。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在分体文学史中是最早、最有影响的作品。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到底该怎么理解“文学史”的含义呢?其实很简单,“文学史”就是“文学”的“历史”——美术有美术史,戏曲有戏曲史,中国电视有中国电视史,文学自然有文学史。
作为八大艺术之一,文学需具备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有些文学著作也描写历史,但其程度未必超过史书。可是,后者是无法替代前者的。譬如杜甫的诗和两唐书的记载、白居易的《卖炭翁》和《顺宗实录》、《三国志演义》和《三国志》等。这三组作品中,前者为文学著作,具有审美价值,更能感染读者;后者为史学著作,旨在客观记载。两者皆不可取代彼此。

文学史的核心,便是文学作品。历朝历代的文学作品不胜枚举,各个朝代文学的总体成就是不一样的。并且,不同的朝代有其相对发达的文体。比如: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河流分上下游,朝代有盛衰期,文学史自然也分为各个阶段。那么,中国文学史都分作哪些阶段呢?

……
未 完
待 续
……
注:
这个系列是笔者阅读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的简化版笔记。因此其中部分内容直接摘自本书。
互动话题:
你最喜欢的文学作品是哪部?安利给大家,一起来读吧!(古今中外不限)
……
to be continued
……


关注公众号,阅读更多漫画故事
江吴童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隋唐史略·隋朝篇 | 隋灭陈之役(上) (1人喜欢)
- 隋唐史略·序章 | 大分裂时代的落幕 (2人喜欢)
- 哪吒:千变万化的法相,精妙绝伦的法宝 | 封神系列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