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从罗马共和国的覆亡中吸取什么现实教训?
自己的知乎答题,在豆瓣备一份:
这其实谈不上什么教训,因为共和国覆亡是形成了帝国,是自然演进,这不是教训,是穷则变,变则通的实例。
罗马以前就是个城邦规模,是一个以罗马城邦为主导的拉丁联盟,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虽然在给拉丁公民权、分化拉丁直到布匿战争之前都是不错的,但汉尼拔以为的兵到拉丁罗马联盟随之瓦解,这不是空穴来风,这是有可能的,只是最终历史的天平没有偏到那个质变。应该来说,布匿两强争霸地中海逼着罗马要在一个规模大的多的舞台来思考问题,所以才促进了马略和苏拉的改革。
实际上罗马帝国的问题是在于这个舞台对于他来说太大了,从图拉真开始就发现了这个问题,特别是哈德良很懂这个事情。当年他的制度先天性的不适合统治那么大的地方,以前那个共和国时代就更不行了,帝国改革是一个猛药,但实际上不太治本,他把行省改革成了一种粗糙的依附关系,所以需要庞大的戍边军队,这个和我们唐代西域一个尿性,说白了你消化不了,最终就要拖死在边境。
这个拖死不是说打不赢,是你要一堆常备军,消化不成和平状态,结果就是边缘军队实力太强,侵蚀了向心力,最终拥兵自重,帝国解体。
说到底,没有帝国制度改革,你都统治不了这几大行省,你想想我们汉族统一华夏用了春秋战国多长时间的内部序列整合,才能造就若即若离的整体序列,还献祭了秦朝,欧洲直到今天也整合不起来,罗马如果不靠帝国改革之后的纯军事强权,怎么可能在古典时期统一地中海。
所以罗马帝国,是知其不可为而为,却成功的坚持了3个世纪的奇迹,所以是欧洲永远的梦。
别去怀念什么SPQR,那个就像雅典,特定时期,特定小地方,搞特定红利,你要看到,罗马帝国,才是真正的奇迹,兵者,危也,但自古庞大帝国、赫梯、亚历山大、我们商朝、蒙古、融合需要赶冒风险,用最狠的手段,造一个最美的梦,未尝不是历史最耀眼的星光,最值得怀念的璀璨。
另外,你可曾想过,盛世之下,有多少是美好,有多少是危险和猛药呢?
PS:可能很多人读历史都不太能理解,为什么太康天天游猎,为什么后羿钻了空子、又去游猎,为什么周灭商能钻商朝东征的空子,为什么哈德良一辈子都在边境巡逻,为什么神罗皇帝一天到晚跑去打伦巴第,这个是被逼的。就是因为他们的制度不能用正常的非军事状态管理那么大的地方,所以你要不就是像汉武帝、唐明皇一样,一天到晚给大将戍边很高的权限,要不就亲自一天到晚巡逻。
亲自巡逻,你很容易被钻空子,太康失国、武王东征都是很好的例子,但问题是,你如果不亲自巡逻,那么就要放任大将拥兵自重。这方面要用非常微妙的政治平衡来制衡。汉武帝是用卫青霍去病外戚势力强行联姻(后期李广利也是),仗着自己政治资本雄厚拖着,但你活着可以,你死了,霍光你还是没法收拾,这就和日本后白河院一样,你活着可以压制源赖朝,你死了你儿子还有这个政治资本吗?没有早晚糟中。当然还有更惨的,唐明皇当年是以为自己可以像汉武帝一样,至少仗着自己资本雄厚,那么大岁数了,结果生前就翻车。
所以这种过大的疆土,是非常难处理的,罗马是用多个军团打平衡,你制衡我,我制衡你,反正罗马不要一个领导,最后就是谁赢谁上台。这个风格其实和唐明皇一样,但这个都会翻车,安禄山那是玩平衡玩过了,罗马后期那是莱茵方面压力过大,导致莱茵的军团比其他加起来都能打,结果莱茵还全是哥特人,这种情况和汉末是一个尿性,汉末是西凉军比其他地方加起来都能打,所以董卓一个都搞不过,罗马这边就是莱茵一个都搞不过,所以君士坦丁为什么要迁都,其实也是实在是烂摊子,没办法,干脆让了算了。
这事情一直到二战都还在进行,当年幸好杜鲁门反应快,背刺一波麦克阿瑟,让他赶快滚蛋,不然到头来也同样是在亚太拥兵自重,尾大不掉。
PPS:虽然读史书儒家反正说外戚一定是一万个不好,但实际上,面对这种戍边节度使级别的将领,你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联姻。大家族的本代联姻的团结向心力是最强的,当年商朝那边妇好更狠,直接以妃子身份做这种节度使级别的将领。我们早年夏商时代,各种联姻加上禅让,那就是和罗马一样,先通过联姻统合,然后老一代政治资本强的人死了,知道给自己儿子是没戏的,干脆打一波内战,谁赢谁上,或者干脆和罗马一样,把现在最强的年轻一代的收为养子,毕竟打内战是内耗行为,能省点事就算了。主要是在文治不能达到全部疆域的管辖体系里,戍边型大将总有帝位的隐性强宣称,做领导的不是不想传儿子,是没办法。中国这边就是周很牛逼,开创性的搞了一个公侯伯子男的序列,把戍边型大将给你一个序列地位,在此基础上刘邦搞了个非刘姓不称王,然后才完善了我们这边的所谓家天下的概念。你不要以为这事情很简单,一点都不,当年要不是周勃拿着虎符吼那一嗓子,这保不定制度还是形成不了。欧洲就是搞不定,实际上这里面关键就是怎么看待多民族之间的领导序列的问题,民际关系,春秋战国为什么百家争鸣,就是因为有这个民际关系的舞台。其实希腊当年有这个潜质,但是可惜,他们没发展到这一步,最后反正欧洲还是统一不起来,那就真的一辈子都统一不了了。
所以现在想想,当年秦始皇收天下兵器铸金人十二,又所谓,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对于一个统治者来说是多么理想的愿望啊,实际上文治天下在古代对很多打下一个巨大的疆土的帝王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