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斯比维特的奇异旅行》影评
这是一部很贴合我当下的状态的电影。
这是一个美好的虚构的故事,于我而言。
这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导演,有许多的幻想。
想去草原,看一望无际的绿蔓延到天边,生命简单而纯粹,大风不止,步履不停。
想去旅行,看看大好河山,为大自然唱一曲赞歌。
想和家人一起,过偶有小矛盾但始终简单快乐相互扶持的生活。
也想体验一下站在高处与舞台中央,拥有名利后再不顾一切地甩脱。
电影的好多情节都很戳中我,像是为我刻意设计似的。
草原、牛、羊、马,无忧无虑的生活,天才的智商,获得大奖却无法前往领奖的甜蜜苦恼,老爸沉迷牛仔,老妈专心昆虫科研,姐姐执着于选美,遗憾的是双生弟弟的死亡。
那是理想的生活,每个人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天才少年斯比维特很苦恼,因为他内疚于弟弟的死亡,他觉得自己得不到父母的关注,且没人相信他的天才能力,草原限制了他,在草原,他只能听见自己的回声,于是他冒险爬上货运火车前往华盛顿。一路上我既被从西部向东部穿越的景色所惊叹,又为斯比维特的安全而担心,虽然他有主角光环,但我仍然怕他遇到坏人。好在他顺利到达华盛顿、见到学院负责人、发表演讲、参加电视台节目,就在他惶惶然的时候,父母出现了,把他解救了出来,回归草原。情节大致如此。
影片前后是极其明显的对比,前面是广阔无垠的草原和无忧无虑的生活,后面是广大的世界和无数的人们、虚假的笑容、精致的晚宴、精细设计的电视台节目……中间到达华盛顿转场时,斯比维特说:“大自然消失了,视野中的每一寸土地,都被人造建筑物替代,他们都服从几何原理,人类创造出了这么多直角,但他们的行为却又复杂和荒谬。”在学院负责人带他到处参加节目时,他说:“水滴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们总能找到阻力最小的道路,对人类来说,情况刚好完全相反。”这是他内心的独白,我想也是导演内心想对观众说的话。除了风景以外,这也是最戳我的两句话。
在草原,斯比维特虽然受限(比如大人的不信任、无人讨论),但他可以尽情幻想并研究,而在城市里,他成为了装在套子里的人,服装精致表演到位,像个提线木偶被人牵着跑,连自我都没法展现如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
我认为这是导演对现实赤裸裸的嘲讽,同时也是对简单纯粹的大自然的一曲赞歌。
但是这注定只能是幻想、冒险类电影,或者童话故事。不管是小孩子坐火车穿越美国也好,还是斯比维特获得天才奖而弃之于不顾也好,还是最后在电视台大闹的一幕也好(这一部分安排得太刻意了,有点浮夸),对我而言,都只是个故事。因为大多时候,我只有平凡的自己,无奈的现实和荒芜的内心。
我向往田园,喜爱大自然,享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努力就有收获的纯粹,想要简单的生活,可内心终究太多欲望,仍然放不下名利,想要所谓的成功,似乎只有“成功”了,完成了社会的任务,我才能去做自己。我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间,满是苦闷,庸人自扰。
尽量做水滴吧,飘往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