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北京大风
2020年5月10日,北京,晴,7至8级大风,母亲节,祝各位母亲节日快乐!
五一小长假过后的突然降温,让北京城在满街绿树新叶的映衬下,有了一些春寒料峭的感觉,老姜只得把已经收起的夹克重新翻了出来,这日子口,疫情还没正式宣布结束,还是多穿点衣服,防止感冒,稳妥一些。
随着学习的不断持续,老姜对心理咨询专业的认识也随之更加深入。虽然受疫情影响还在停课中,但按照老姜自己的学习计划,这周还是开始了《变态心理学》的学习,这是心理学中研究异常心理现象的一个分支学科,有学者也将其译为异常心理学。
自从决定开始每周写一篇学习感受以来,老姜的每周记录其实是写得是比较随意的,多数属于想到哪就写到哪,以表达感受为主。现在开始了这门课的学习,老姜想应该写得稍微的聚焦一些,主要是觉得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对于普通人来说,对变态心理的理解多数带有刻板印象,有一定的认识误区,需要明确讲述,避免误解;
然后,变态心理学所研究的内容仅仅适用于一部分人或一些人一生中出现问题的那部分时间,通过更为聚焦的记录,更加便于对正常心理现象与异常心理现象的区分;
最后就是,系统的复述所学的知识,是一个公认的提高学习效率,加深理解的有效方法,老姜认为应该学以致用才好。
正所谓开卷有益,通过过去一周的学习,老姜修正了过去的一些先入为主的认识,在这个领域,人的心理应以正常还是不正常或异常来进行区分,对正常与否的区分要结合:“社会文化背景、社会常模及社会适应程度来进行判别。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举止符合所处的社会文化的要求,那么他的行为就是适应性的,是符合社会常模的,会被周围的人们视为正常的。反之,则属于非适应性的,是不符合社会常模要求的,就会被人们认为是异常的。”
这门课程将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与自杀、焦虑障碍、躯体形式障碍与分离性障碍、进食障碍、物质滥用及依赖、心身疾病、人格障碍、性和性别认同障碍、儿童心理障碍等多个细分类型进行详细的阐述。学习的过程将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认识的过程,老姜从这些细分类型的分类名称上已经能够感受到一种紧迫感和责任感,但既然选择了这个方向,躬身入局,直面深渊,才是正确的面对方式,才能学有所获,才能学有所成,才可能在未来以己所能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他人。
现在已经是下午5点零6分,窗外的阳光还是很灿烂,大风也已刮了一整天,窗外的槐树在大风的鼓动下,不时的闯到窗边,用枝条撞动着窗户,一遍又一遍,不知道何时才会停歇,老姜有点担心,狂暴的枝条会不会把窗户撞破,其实这一幕每年在这个季节都会上演,只是今年似乎有点不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