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变化和幽默
昨晚看的《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里》提到了一句话,“生活只有三个原则,矛盾、幽默、变化。矛盾,生活是个谜,不要浪费时间试图揭开。幽默,保持幽默感,特别是自我幽默,那就是最重要的力量。变化,懂得没有事物是静止不变的。”
第一次听完,有点懵,感觉说的有道理,哪里有道理又说不上。
我是个标准的deadline fighter和拖延症重度患者。之前在哪读过其实拖延症是一种对未来对任务,对不可知的焦虑,嗯,读完仍然觉得很有道理,所以然后呢?
上一周一直在看吴国盛老师的时间论。胡塞尔的思想印象最深,他提出内时间意识的概念,认为真正的时间都来自于人类先天所具有的一种内时间流,这个内时间流才是使得时间概念成为可能的条件,所以所谓的过去滞留,未来是预存,储存在我们当下的主体里。今天看《臣服实验》,里面大概提起,其实大多数的我们是抱着对过去的遗憾或傲慢,以及对未来的强烈期盼,对付着活现在。于是忽然get到了一点,本质上来说对于任务的拖延,其实是对未来计划的不满意,对自己的不确定,对拖延症的自我唾弃又是对理想我和真实我之矛盾的无法接受和生理性逃避及厌恶。所以不喜欢突如其来的变化,因为会打破计划,不喜欢搞不清楚的问题和没有目标的事物,因为觉得不安。我把过去,未来和现在都搅和在一起,挣扎着累,再接着拖延的并不心安理得,清醒的无法控制,糊涂的又自我厌弃。如果真的把时间当做内在的感知,其实它过不过去,来不来临,也并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在此刻这个当下,我能做的,我可做的,我被隐隐指引做的。
于是好像大概觉得,也许自己茅塞顿开。但显然,过去啪啪的耳光一直在告诉我,我以为我懂了,然而过一阵还是不懂,以为自己能做到,结果还是做不到,以为自己找到了意义,过两天继续推翻。
叮咚,忽然就想起来昨天的这三个生活的原则,矛盾,变化和幽默。
爱因斯坦说世界最不可理解的就是它竟然能被理解。理解世界有点远,理解生活也有点远,但至少生活永远矛盾,永远变化还是能被理解的。所以大概距离想清楚,距离being present,距离走上第四层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永远不管是世界还是我,都是在永远矛盾、永远变化,能做的,就是尽力带着一点点幽默,然后,向着这一刻活着。
深夜加油站里最后一句话,很棒。
Who are you?
The mo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