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研er关心的问题:非全日制到底靠不靠谱呢?
随着近年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改革,以及改革后的第一波非全毕业走向就业市场,我们常常看到就业单位歧视甚至不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新闻跑上热搜,让很多也是辛辛苦苦考上非全在读的同学,以及准备报考非全的同学,心生犹豫。
所以,非全在经过了这些年的改动和社会讨论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对于考研er来说,是一个靠谱的选择吗?
对于20考研参与调剂的考生,如果有非全的调剂机会,要上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部:加强对非全就业权益的保护
首先,我们认为:很多人心里完全不认可全日制,实际上这是对非全的一个最大误解。
2月14日,教育部办公厅、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五部门联合正式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强调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权益保护,明确各地及用人单位应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和落户机会。
这里为同学们划一下通知重点:
①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② 各级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对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
③ 各地要合理制定人才落户条件,精简落户凭证,简化办理手续,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落户机会。
④ 高等学校要加强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发布招聘信息不得含有教育形式限制性条件。
这份文件的发布,也意味着,国家对于非全日制的进一步重视,未来非全日制的就业竞争力将会再度提升!
所以,非全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不受欢迎?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教育部并没有规定非全日制专业只招在职人员,应届生同样可以报考,而且也允许全日制考生向非全日制专业调剂。也就是说,非全日制研究生不是在职人员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