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专业到底重要么?
先给出答案,不重要。因为知道肯定有争议,所以我先定义一下重要,重要与否取决于所占某件事中的比例,我个人认为的重要是指超过50%的比例,那就是重要的。换言之,我认为专业知识在做好人力资源工作上所占的比例不超过50%,针对不同岗位层级行业公司,所占比例可能还会更低。为什么人力资源这个行业,专业知识所占的比重会很低,原因是因为这行发展时间很短,并且很多内容都是通过实践,观察总结出来的,因此有很强的时代背景,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制造业出来的HR底子好的原因,不想写鸡汤文,不想在为什么上多扩展,我今天想说的是,在人力资源岗位,或者说扩大到职场任何岗位,什么最重要?我认为,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一个人在职场发展的核心能力,一旦具备这样的能力,那么无论他在哪个公司哪个岗位,都会发光。
接下来再定义下,什么是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我总结为1.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2.获取权力资源的能力3.整合使用资源的能力。统领这个3个能力的就是解决问题的思路,所以我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分解为一个思路加三个能力。先说说思路,也就是做事情的思维模式,很多人办事都被诟病说思路像尿路,就是思维模式错误了,轻则加重工作量,重则南辕北辙。再说的通俗点,思维其实就是看问题的角度,同样一个招聘问题,招聘专员的角度就是搜渠道打电话面试这种操作层面的思维,而招聘经理的角度则是企业的招聘流程规章,岗位的要求,价值,组织架构等等,而HRBP的角度会从候选人的可使用性,稳定性,未来发展等角度考虑,而用人部门的角度则是能不能解决他当下的工作问题。关于思维方式,重要的是多维度多角度去考虑同一个问题,然后运用智慧去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去执行。
再谈谈3个能力,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假如你找到的问题都是错误的,是永远不可能得到正确答案的。打个比方,问答区很多人喜欢问企业文化的问题,说老板要做企业文化,不知道怎么做,但是你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会发现这些老板的需求根本不是企业文化,要么是想要激励员工,要么是想营造良好的氛围降低离职率,总之这些老板对企业文化没一个清楚的,想解决的也不是企业文化的事,最后到了人事这里刘变成怎么做企业文化了,结果你做的再好,也满足不了需求,白忙活一场,最后落一句你不专业。还有些问题,多数人被表面现象迷惑,不能深入问题本身,比如说,一个问题是说如何做考核激励的,描述的是一个需要24小时接听电话并记录的岗位,三班倒,工作内容简单,但是流失率很高。问的是考核激励的问题,但在我看来,就是岗位分析问题,这种岗位,用人部门的要求居然是大专以上学历形象气质好,招来的年轻人能不流失么?且不说工资待遇,就说工作内容本身,对一个人的成长有意义么?就算你说外部机会不说,接线员你们有晋升通道么?你让20多岁的年轻人给你们做一辈子的接线员?这种违背用人市场现状的用人策略不去改,反而钻到了对该岗位的激励和考核,自然最终的结果就是解决不了问题,假如你本身就不专业,会产生一种错觉,原来我只是对考核激励这块有短板,如果你很专业,你又会疑惑,怎么就无效呢?大概是这家公司不行吧。
第二个能力,获取权力资源的能力。要说获取权力,你就得先搞明白权力从哪里来的吧。很多人很怕空降,也很厌恶关系户,对靠搞关系爬上去的领导也是不屑一顾百般不爽,其实这些人的本质问题是对权力的不理解。你让别人做一件事,他也做了,那你就对他有权力,因此,他听你了,你对他就有权力,他不听,你自然就没权力。在企业当中,员工是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老板是通过钱获得了在公司支配员工的权力,你拿我给你的工资,就得为我干活。这也就是为什么小公司提倡扁平化管理,因为没有中间环节可以提高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但是企业上了规模,人数的增多导致老板这个权力行使不过来了,所以就有了授权行为,其实就是代替老板行使权力,经过2手转化后的权力,还管用么?在中国国情下,官本位思想比较严重,很多权力使用的方法被延伸到企业,比如说开会的座次,办公室的大小,是否配有秘书,饭局上喝酒规矩等等,都是潜移默化的加固权力的过程,让人服从听话,但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的权威感是无法对同级同事,合作伙伴,或者说你的上级起作用的,随着90后加入职场,官本位思想淡化,这些做法可能对下属都不起作用了。因此获取他人支持,这种能力在现在是很稀缺的。相对而言,你有了权力,资源就会好获取一些,但是只是比例上的多,而不是绝对总量上的多,这也就是为什么优秀的人才会去大公司大平台,因为那里可支配的资源绝对值总量大。
第三个能力是利用资源的能力,这里的资源可以扩展出很多方面,而不单单指钱、人、物。专业知识就是可利用的资源之一,人情关系、人脉网络,半公开或者未公开信息等等,都是资源,怎么通过解决问题的思路,把这些资源整合好,最终解决问题,这是一个高层必须掌握的技能。
许多人在从0开始学完理论知识以后,就会把专业技能在职场的作用放大了,陷入技术主义,学完就带着一种强烈的傲慢,什么事情都想用专业来解决,最后到了落地阶段,可能就会被老板诟病,这种傲慢其实就是学术不端的表现。曾经在一次会议上,一个人事总监直接被老板怼,我是不懂人力资源,但是我创业至今十几年,公司开到现在这个规模,也算是有一点小小的经验和心得。甚至在极端点,有些公司的人事负责人连6大模块是哪6大都不太清楚,但是他们有核心能力,能解决问题,善于利用资源,照样可以混的很好,而目光狭隘的人就会掉进专业的陷阱,心里想这么不专业也能做领导,但这样的想法最终对于自己的工作和能力是完全没有帮助的。不可否认,专业是一个行业的基础,是踏出的第一步,但也仅仅是第一步,后面还有万里长征路要走,何必去纠结跨出第一步的时候是左脚还是右脚,柏油路还是石子路,光脚还是穿鞋呢?所以,你有没有掉入专业陷阱?
-
焦叔二爷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4-19 2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