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和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沟通?
最近路姐说来咨询的父母问题几种在“叛逆”“厌学”“游戏上瘾”这几个问题上,很多父母非常苦恼,一开口就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和孩子沟通”,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到底如何和叛逆的孩子沟通呢?
什么是“叛逆”?“叛逆”就是不听父母的话,不按父母的意思做事。

那么父母本身就必须要明确一点:与孩子沟通的目的是什么?
是要控制/教育孩子向我们要求的方向发展,还是要了解孩子的近况?
如果是前者,我可以直接告诉各位家长做不到。如果是后者,那么以下几点建议或许可以帮助您:
1. 明白青春期的孩子身心发育的阶段特点
青春期的孩子,由于荷尔蒙分泌激增,又要应对诸如升学、人际等方方面面的压力,所以情绪起伏会非常大、非常迅速。在他们的大脑中,负责情绪反应的的部分会格外的敏感,而负责控制情绪的部分发育则会相对缓慢一些,其结果是:孩子经常会有激烈的情绪反应,并常常在情绪的影响下做出失控的行为,例如尖叫、摔砸东西、自残、斗殴等等。有过多次的相关经验后,父母很容易变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一看苗头不对就立刻掐住话头,或是父母也情绪失控,用言语羞辱斥责或是暴力体罚的方式去强行压制孩子。而这两种交互方式都对孩子的成长无益,也于亲子关系无益。建议父母在面对孩子激烈的“叛逆情绪”时,首先需要保持冷静和理解的态度,不要过度反应。

2. 认可孩子的情绪
所谓的“认可情绪主要表现在:专注倾听对方的话,共情对方的情绪,并真诚地表示理解。需要注意的是,“认可情绪”绝不意味需要“同意一切”。“认可”的价值在于向对方表达开放的交流态度与关注关心的意愿。研究表明,父母在情绪上的认可是与亲子关系的质量正相关的,也有利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于情绪管理的学习。
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汹涌而来的情绪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想要让他们冷静下来,然后去解决或是回避他们的问题。而在看待孩子的问题上,父母们又不免觉得孩子“反应过度”、“小题大做”。而父母越是想去否认孩子的情绪,孩子的情绪往往就会越激烈,内心对父母也就越失望和疏离。
在倾听过程中,需要保持虚心的态度、及时地提供反馈,以确保自己正确理解了孩子的意思,而在提供反馈的同时,也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辞不要带有偏见,更不要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去评判孩子。在有不明白的地方,需要向孩子提问的时候,要以“请帮助我理解你的感受”为目的进行。即使心里想着“至于吗?”也要时刻提醒自己“每个人都难免有这样的时刻”、“重要的是孩子的感受,而不是事情本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