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研院校分析——中国政法大学
院校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门类的研究生院,地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中心区,北临久负盛名的“燕京八大景”之一——“蓟门烟树”,东沿元大都土城遗址公园小月河、野松林。水波荡漾,松涛起伏,底蕴深厚,人文荟萃。
注重研究生在价值观、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等方面的养成和培育。研究生院与全国各级法院、检察院、政府机关、律师事务所建立博士生、硕士生挂职、实习基地,每年有大量博士生和硕士生到合作基地挂职、实习。研究生院设置“研究生创新基金”、“优秀学位论文培育”等项目,鼓励、支持研究生在项目研究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研究生院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每年派出大批研究生出国出境游学、出国攻读博士学位或联合培养。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辈出。除已故钱端升等许多著名专家外,现仍活跃在研究生培养第一线的导师有江平、陈光中、张晋藩、李德顺、应松年等一大批著名学者。现全校有博士生指导教师200名(含特聘导师13人,兼职导师38人),硕士生指导教师613名。这些导师绝大多数都带领自己的研究生参与国家各项立法工作和司法咨询活动,参与国家重点项目及各项科研活动。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将适应国家与社会对于高端人才的新需求,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重点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拓展研究生的国际视野,把研究生院建设成为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创新型、以法学教育为特色的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研究生院。
主要导师:
马皑男 教授研究:法律心理学,犯罪与刑事司法心理学,越轨社会学,社会问题。
杨波男 教授 研究:犯罪行为的神经心理机制、成瘾行为、循证矫正、神经法学。
王国芳女 教授 研究:西方心理学史、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
20年考研招生目录:

参考书单:
【10053】中国政法大学
社会学院-教育学方向【766心理学综合】
勤思推荐


张老师温馨提醒:


所以分值分布也是比较好统计的(但是第一次看到试卷的同学可能还是会有点懵)

录取情况:
19年分数线:60 60 190 330
基础方向进复试1人,351分;
应用方向进复试1人,360分;
犯罪心理学方向进复试11人,最高381分,最低331分
录取:共录取9人,基础和应用没刷人,犯罪心理学录取7人刷4人,354——381
考上学姐的心得经验:
F学姐的考研心得
考研,短短两个字,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容纳了自己很多的情绪,承载了自己的汗水,泪水和欢笑。
考研,不仅仅只是人生长度上面的一段时期,更重要的是人生深度上面的收获,我们收获了人格方面的成熟及其学习方法的完善。
考研背景
我的目标院校是中国政法大学,目标专业是犯罪心理学,我是跨考生,刚刚选择这个专业时,周围的人问我最多的就是:本科专业在社会上这么有优势,为什么要抛弃这个专业去选择自己还不熟悉的领域?
我也经常反问自己,为什么要去选择这个专业?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学校?我的内心告诉我:想要变成更好的人,是啊,就是这句话,让我愿意去冒险。
招生人生这么少,我只是茫茫人海中的,披风戴雨中的世俗人,我有什么优势?本科双非的我会不会受歧视?时间会不会不充足?一个接一个的疑问接踵而来,压得我喘不过气。
然而,我不想放弃,我就是认定了这个学校,我想要提升自己。
我想要提升自己的平台,想要和自己喜欢的领域里面的大牛们交流,将自己置于优秀的圈子,学习前沿的知识。
我想要学习大牛们的思维方式,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映射了思维的深度,思维的深度直接决定了人生的高度。我想要变成更好的人。我想要提高自己的人生高度!在千万人海中挺起自己的胸膛!
一系列的“我想要”让我看到了光,我愿意承担着这些疑问,去疯一次!
资料搜集
资料搜集直接决定了你考研时所用的材料,资料搜集的目标状态就是尽可能地完善。那么我们该如何从初始状态走向目标状态呢?
我根据别人是否获取和自己是否获取这俩个维度,分成了三小步。
第一,要保障自己从复习材料中获取别人能得到和自己能得到的知识,这就需要熟读教科书。我这里用到的材料主要是勤思指定的,张厚粲老师的《现代心理学与教育统计学》,郭秀艳老师的《实验心理学》,郑日昌老师的《心理与教育测量》,侯玉波老师的《社会心理学》,彭聃龄老师的《普通心理学》及其陈会昌老师的《人格心理学》,搭配勤思的配套视频把书吃透,每个点都不能错过。根据政法试卷特点,重点抓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
第二,要保障自己从材料中获取别人可能得到和自己必须得到的知识,政法试卷里面包含的内容太广,这就需要其余材料作为辅助,我这里用到的材料是勤思的讲义,和自己为了拓展心理学专业能力阅读的书籍,勤思的讲义一定要深深的保存在脑海中。其余时间可以阅读一下白学军老师的《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津巴多老师的《心理学与生活》,舒华老师的《多因素实验设计》,朱滢老师的《实验心理学》。这些材料可以保障超过一部分人。
第三,要保障自己从材料中获取别人一定得不到和自己得到的知识(这里的得不到是小概率事件),这就需要阅读文献和了解学校老师来保驾护航。在学校官网上了解老师的研究方向,多掌握一些老师研究方向方面的知识,多认识一些学姐学长获取材料,多在知网上阅读一些文献,了解里面的数据分析方法。这样可以保障你超过大部分人。
学习方法
根据学习状态为依据,我有三大学习方法可以让大家进行参考。
第一是框架构造法,这个是学习初始状态需要用到的方法,要在大脑里面塑造心理学的框架,然后把心理学的细小的知识点和题目的知识点填充进去,勤思老师在视频开头就讲诉了自己的框架,大家可以借鉴老师的框架,结合自己的理解形成专属于自己的框架。争取可以让知识点在自己的大脑里面分门别类。
第二是赋予知识以价值,这个是学习中间状态可以运用的方法,将知识分类,哪些是别人都掌握的,哪些是别人可以掌握的,哪些是别人肯定掌握不到的,这样可以让自己更有兴趣去学习。
第三是比较学习方法,这个是学习后期阶段可以运用得方法,将各大知识进行比较性学习,得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性学习,可以让自己了解的更加深刻。
学习经历
在考研这个阶段,焦虑如影随形,经常会处于迷失,挣扎,徘徊的负面状态中,拿我自己而言,最明显的就是噩梦频率很明显的增加,经常梦见自己溺死在考研的洪流中。
然而在考研这个过程中,我收获最大的就是学会了与自己的负面情绪和睦相处,让自己的人格更加成熟。
大家问问世人定义为“成功的人”,他们哪一个没有经历过负面情绪?残忍凉薄的现实,遥远的梦想,别人的不了解,自己能力的限制,当中任何一个因素都能轻而易举地摧毁你,
然而,学弟学妹们,永远记住一点,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赐予我们动力,可以赋予我们纯粹而孤勇的资格。别人觉得自己学校难考又怎样?我就要做那个想穿越汪洋的蝼蚁!自己跨考又怎样?我就要做那个抛却过往,孤身奔往的人!受歧视又怎样?我就要做那个在千万人海里,挺起胸膛的人!时间不充足又怎样?我就要做那个在万家灯火中,一双眸却比灯火更明亮的人!
学弟学妹们请记住,要做一个忠实而纯粹,深邃而清澈,朝着梦想,心无旁骛奔跑的人!
我们还年轻!负面情绪要吞噬自己了,那么就去运动,就去看看蓝天!就去找朋友诉苦,考研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自己对于考研的恐惧,你坚持下去了,你就能成功。
你会变成你想要成为的人,在困倦酣梦中也最想成为的那个人!
最后希望大家

W学姐考研心得
先介绍一下我考研的基本情况:跨校跨专业一战成功上岸,政治66,日语78,专业课214,总分358。
我本科就读于北京某外语院校,专业是日语。大二上学期偶然读了《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和《对伪心理学说不》这两本科普类读物,才意识到原来人的能力、气质,甚至思维都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后来我又慢慢接触到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人本主义特别是积极心理学的观点,与我对这门学科的期待不谋而合。我觉得心理学可以直接指导人们的生活,就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坚定了跨专业考研的信念。经过兴趣点结合现实的反复考虑,我选择了中国政法大学的犯罪心理学专业作为考研目标。
考研经历
从去年3月底开始准备,到今年3月底收到拟录取通知,这一年的备考经历,可以说是 在冷冷清清中,过得风风火火。我在大三下开始第一轮准备,那时候还有很多学分没修完,平均每天能用在考研上的时间最多也就8.9个小时。因为很早就确定了目标院校,志向也比较坚定,我就暂停了一切吃喝玩乐局,全身心投入考研。备考前期遇到了很多困难,心理学与本科专业的学习方法不同,也可能是没有知识储备的缘故,我常常看几页书就困了,之后再也提不起情绪学习。后来我把重点转向勤思的视频课,发现讲普心的刘老师风趣幽默,课程深入浅出,很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之后又被统计王老师圈粉,假设检验和方差分析这两个章节,感觉自己怎么也看不明白的公式,听了王老师的讲解就懂了它的原理,一切豁然开朗了(哈哈哈当然我也是听到了第三遍才算基本能整理出框架的)。事实证明,跟着视频系统学习比自学效率高得多,我7月才看完第一遍书,合上书本却没什么印象,统计甚至根本不知道它在讲什么。但之后我花了一个半月刷了两遍视频,到8月中做练习的时候,选择题就已经是手到擒来了。从九月份开始,我进入了强化背书阶段,到11月下旬,把所有知识点前前后后背了三遍,中间还抽空看完了几个其他版本的教科书作为补充。最后一个月,我选择了背诵勤思的框架图,同时在脑海中补全资料的复习方式,又把书本和资料过了两遍。
我报的课程中包含去年上岸学姐的定期辅导,这一路走来,学姐给我的帮助最大。最初是课本里不懂的地方给学姐留言,上课时学姐帮忙解答,后来暑假开始刷勤思的题库,跟学姐的讨论又变成了这个题为什么选A不选C。九月份进入了强化复习阶段,学姐就时不时抽查我的背书情况,虽然每次都是不会的多,但学姐始终表示 掌握得已经不错了,下次争取背得再准确一点。(现在想想,可能是皮格马利翁效应吧~)学姐对我而言,不仅是解答问题的老师,更重要的,是一个可以学习的成功的“榜样”,在情感上得到了支持。此外,我还有两个一同备考的“战友”,三人的所有行动都以最大限度提高学习效率为目标,彼此督促,彼此鼓励,到复习的后半段,就完全养成了自觉、自律的习惯。
专业课与公共课复习建议
心理学是一个记忆量很大的学科,针对同一现象的不同理论,不同流派的不同主张都是考察的重点,需要准确记忆。我觉得找对记忆方法很重要,除了普心上提到的及时复习、合理利用外部记忆手段、科学用脑之外,还可以结合理论提出的背景,相似理论之间的差异进行记忆。比如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了“追求卓越”的理念,可能由于他幼年时身体孱弱,面对健康帅气的哥哥产生了自卑情绪;比如选择性注意中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后期选择理论、多阶段选择理论其实是在实验的基础上一步步完善形成的…理清观点之间的脉络,将知识点放在一张网络里就可以很好地促进记忆。
法大心理学综合766更多考察指定书目的内容,考察点非常细,需要把官网上的6本书看透,到完全掌握格雷的强化敏感性人格(今年的一道30分简答题)这种程度hhh。初试之前,我普心差不多看了10遍,其他几本也至少看了3遍,但拿到卷子时还是心里一紧,觉得很多题没有头绪。指定书目非常重要,一定要好好地看上几遍,有时间的话,建议再看一看其他版本的人格、社心、实心,19年考了一些知识积累的题目,有储备会比较安心。
政治和外语都建议尽早开始,否则最后两个月会变成大型车祸现场。我大概从暑假开始看政治,外语因为考得是本科专业,没有花太多精力在上面。关于公共课的复习建议,初期可以每天完成1-2小时的学习量,作为专业课之余的调剂,之后适当增加。政治最好是认准一个老师全程跟下来,遇到不懂的地方blibli上能找到免费的网课;外语可以抽空背几篇作文,准备点万用句之类的。学习过程中要是遇到相对无趣的内容,推荐一边看书,一边做题,做对题目所带来的成就感能激发对内容本身的兴趣~
备考前期主要是跟着视频课理解书上的知识点。普心人格社会比较好懂,一遍就能GET到重点,统计难度较大,需要反复看完三遍才清晰地理出框架。到6.7月份就开始刷勤思的练习题,基本是每天复习一章然后做本章练习,两个月刷完了两本书和题库里的选择。九月份以后正式进入强化复习阶段,先是2倍速刷完了强化班的视频,然后对照强化班讲义开始背书。11月收到法大真题,练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漏补缺。
对2020学弟学妹的鼓励与指导
有一句话我很喜欢,也经常用它来勉励自己,如今想分享给学弟学妹。“也许每个人在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之前,都经历了无数的煎熬,漫长的黑色,无尽的孤独,甚至不断嘲讽和否定,但好在那些踮脚的少年,最后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备考这一年很长很煎熬,可能你拼了命的努力也不觉得今天与昨天有什么不同,但当你坚持到最后一刻,再回头看,就会发现早已不是一年前的那个自己了。
要相信总有一天,你坚持的东西,会反过来拥抱你。

考研硬核读书

准备复试
关于中国政法大学的院校分析呢就先到这里,当然每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如你需要量身打造一套无论初试还是复试备考方案的话,可联系勤思张老师[Q/微信:1508687926]
最后勤思张老师祝愿同学们能够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