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长的“书信”
没有想到能收到那么一份长长的信,时间跨度长达6个月,记录了一个人最私密的所思所想。文字是最适于传达感情的,铺面而来的,还有满溢的情丝和牵挂。当我想象她坐在书桌前一笔一划记下书摘,写下某一日的心情,文字的时间跨度增添了情感的厚度。
这是一位妙手偶得的友人,曾共度一场愉快的旅程,竟有幸成了人生不可或缺的挚友。这一份最沉甸甸的礼物,纪念我的二十五岁,让我忆起,原来我也曾迷恋文字,我也曾喜爱那书海的奥秘。
酸苦记忆
如此勾起一段酸苦的回忆,初升高的时候不舍初中的友人,曾在一起回家的公共汽车上把一本小书小心翼翼地给他,让他回家再看。期待许久,等到了他在这本书上的长长回复,以为我们能这样一直“书信”往来,以为友情不会变质。但记得可能就传阅了那么一次吧,像水果很快就腐烂。故事结尾自然是苦的,唯有回忆还可回味,路遇已是陌路人。直至今日那本小书还压在我日记本的最下层,伴着耻辱、苦痛、怨愤和无奈,就此不再翻阅。每年回家总有几次想起它的存在,但再也没有勇气打开。
BOLD
你要相信,你给了我莫大的勇气,去书写,去表达,去张开我的命门,攻向我的死穴。就像把我揪到天空自由落体,无论如何必须得挣扎一下。
其实预兆来的又偶然又凑巧,正好是今天,我在ibetter这个APP上记下了“写作”那么一个百日目标,这个的契机又来自于一个不知名的公众号写的一篇大意为“每日写一千字”的笨办法写作的文章。加上今天这份伴着纸香、笔墨、时间、空间的小书,我意识到一种“风的通道”,得乘着这个风出发,驶向那个印刷机和造纸术构建的文字世界。是一次对原始冲动的挖掘,曾经深埋,曾经拖延,曾经胆怯,但此次,迈出了第一步。
勇气这个词,尤其是看了《真心半解》感触颇多,在他爱她她爱她的故事里,他们能在教堂里质问上帝那千篇一律的教条。
爱不是恒久忍耐,不是恩慈和谦卑,爱是...爱是混乱又复杂,可怕又自私还要足够大胆。爱不是要找到你完美的另一半,爱是不断尝试,并且勇于靠近,然后失败。爱是,甘愿毁掉自己的好画,只求换得拥有伟大作品的机会。这真的是你能画出的最大胆的一笔吗?
人可以自私且卑劣,但我想要拥有勇气。
缘何豆瓣
爱豆瓣,爱挚友,不如正是今日,开启我的新一篇。依然幼稚,但不再退怯;依然稚嫩,但不再拖延。
为什么选择豆瓣日记,其实是这么考虑的。我的文字又像是私密日记,又像是公开分享,介于两者之间。所以需要目光,区别于日记;也不需要太多读者,因为自知不配。所以小众又温暖的豆瓣就是我最好的选择。
PS 好酷,小书里还有那么一个可爱的彩蛋,看过《想见你》的小伙伴一定了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