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上海的风花雪月》
上海是什么样子的?上海的动人之处在哪里?有人告诉过你答案吗?没有的话,让我来推荐一本书--《上海的风花雪月》。
1931'S咖啡馆、梧桐树下掩映的工地、街角的普希金塑像、街心花园的圆舞曲、半夜在黄浦江畔骑三轮车的老克勒。。。。。。一个个上海的意象,从生活中走来,经过作者的细心品味,竟成了情趣、精神、性格。恕我无法转述这种情趣,但作者为我推开了一扇门,走进去才不禁感叹:“这就是我梦里的地方,你何以知之?”你都说了,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如今,有关老上海的书已经滥觞。我曾想,上海的性格来自历史,有这么多人愿意了解这座城市的过去,实在是件好事。然而,现在才发现,许多人不过是想通过这些书构筑一个能够满足其虚荣心的上海滩。上海美在哪里?美就美在它是我们生活的地方。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谈论上海?因为它与太多人的生命有了交集。
如何从骄傲而有不失客观的角度,阐述上海之美?我推荐《上海的风花雪月》。
当然,我还没读完。
最近又读完一本书《我们台湾这些年》,校有感触:
原来台湾不是水生火热,原来台湾也不是自由灯塔。台湾就如同地球上其他任何一个地方一样,也是寻常百姓油盐酱醋的地方。在这片土地上,真有不少新奇的人、事、物。而我们的生活也许对于他们也是一样的吧。这是我读完后的感受。两岸之间最缺少的还是相互了解啊。
说到相互了解,我突然想到了对日本的认知。中国的近代史一直是我心头的一个痛,不可触碰。其中最敏感的部位,就是日本。从我很小的时候开始,“日本”就是一把刀,直刺心头。我发誓要找到,人何以可以禽兽到如此地步。随着了解的深入,我知道了,是我太无知。我无法原谅日本的暴行,因为这就是人性,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我完全可以理解这样的暴行,因为这就是人性,在相同的情况下,谁都会这么做。难道我们对自己民族所犯下的罪会比日本人少吗?将来就绝对不会吗?我宁愿这些罪是外族范的,这样我至少有一个可以憎恨的目标。然而,翻开中国的历史,何时找到过对人的“尊重”?
相互认识,消除隔阂,最终总会走向融合的。文化的整合,也许就是从相互了解开始的吧。
1931'S咖啡馆、梧桐树下掩映的工地、街角的普希金塑像、街心花园的圆舞曲、半夜在黄浦江畔骑三轮车的老克勒。。。。。。一个个上海的意象,从生活中走来,经过作者的细心品味,竟成了情趣、精神、性格。恕我无法转述这种情趣,但作者为我推开了一扇门,走进去才不禁感叹:“这就是我梦里的地方,你何以知之?”你都说了,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如今,有关老上海的书已经滥觞。我曾想,上海的性格来自历史,有这么多人愿意了解这座城市的过去,实在是件好事。然而,现在才发现,许多人不过是想通过这些书构筑一个能够满足其虚荣心的上海滩。上海美在哪里?美就美在它是我们生活的地方。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谈论上海?因为它与太多人的生命有了交集。
如何从骄傲而有不失客观的角度,阐述上海之美?我推荐《上海的风花雪月》。
当然,我还没读完。
最近又读完一本书《我们台湾这些年》,校有感触:
原来台湾不是水生火热,原来台湾也不是自由灯塔。台湾就如同地球上其他任何一个地方一样,也是寻常百姓油盐酱醋的地方。在这片土地上,真有不少新奇的人、事、物。而我们的生活也许对于他们也是一样的吧。这是我读完后的感受。两岸之间最缺少的还是相互了解啊。
说到相互了解,我突然想到了对日本的认知。中国的近代史一直是我心头的一个痛,不可触碰。其中最敏感的部位,就是日本。从我很小的时候开始,“日本”就是一把刀,直刺心头。我发誓要找到,人何以可以禽兽到如此地步。随着了解的深入,我知道了,是我太无知。我无法原谅日本的暴行,因为这就是人性,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我完全可以理解这样的暴行,因为这就是人性,在相同的情况下,谁都会这么做。难道我们对自己民族所犯下的罪会比日本人少吗?将来就绝对不会吗?我宁愿这些罪是外族范的,这样我至少有一个可以憎恨的目标。然而,翻开中国的历史,何时找到过对人的“尊重”?
相互认识,消除隔阂,最终总会走向融合的。文化的整合,也许就是从相互了解开始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