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拼命赚钱的年轻人,不配因“兴趣”选择专业和工作?
人间值得未来可期金榜状元|小编
《陪你上班》第一季收官了,成绩有多好呢:700万播放量,多个大V转发,微博总话题阅读量三千万,粉丝覆盖量一亿+。
好多人跟追剧似的看这节目。有人爱看平凡人,那些各行各业的师父给出的如何好好生活的答案。有人爱看李雪琴,那个总有些丧气、老爱哭的人,那个对自己、对人生有一大堆疑惑的人。
还记得李雪琴吗?本科毕业于北大,与吴亦凡、郭艾伦、李彦宏隔空喊话的抖音网红,获得几百万投资的的李雪琴。

节目中,她去了一家火锅店体验上班,却被一位服务员扎心了。
服务员小霞,负责带李雪琴熟悉流程,每个月工资5000,还要寄回家供弟弟妹妹上学。
每天在火锅店里忙得像一个陀螺,但小霞总是笑得最甜的那个:
“客人对我温柔,叫我小妹妹我就很开心。
我为别人做事的时候,不要求有什么回报。他们觉得快乐,我就很满足。”

对比之下,北大毕业的李雪琴,有纽约留学经历,高收入,还是网红,却始终无法快乐。
大四时,她被确诊为抑郁症,严重的时候不想跟人说话,谁也不想见。
她甚至用水果刀反复划过自己的手腕,让鲜血不断流淌。
在火锅店工作的一天,让她无比羡慕小霞:
“我师父每天乐呵呵的,她说你这一秒不快乐,它就影响你下一秒的快乐。”

“我师父她不贪,她的目标很小,一小步一小步地走,所以她快乐,但我呢,什么都想要。”
李雪琴终于明白自己不快乐的根源就是,什么都想要。
又想过得爽,又想有钱,又想别人尊重自己,还想找对象。一辈子都在追逐之中,当然不快乐。

我们总是被欲望追着跑,得到了却更不满足,永远没办法快乐。
拼命赚钱的成年人,
没有「容易」二字。
一位20几岁的高速收费员,被不理解政策的司机骂哭,委屈地耸着肩膀掉眼泪。

前一秒还在哭泣的她,下一秒还是得继续对着司机露出微笑工作。

很多时候,让一个人走到崩溃的,除了痛苦本身,就是无法倾诉的委屈感。

《奇葩说第六季》里有这样一个辩题:一份你感兴趣的工作,却要996,你会做如何选择呢?
开始看到这个辩题时,我也会很迷茫。是啊!一份感兴趣的工作,你才会有动力把它做好。但是,你却会面临不得不996的情况。
陈凌岳的一句“为了迎合别人的生活,而不配拥有自己的热爱。” 真的有说服我要坚持自己的热爱。
一份工作是不是生活的负担,不取决于工作的强度,而在于你对工作的感受。也就说,只要你真心喜欢一份工作,无论它是996,还是007,你都不会感觉到累。

2020高考进入倒计时,
考生们即将做出人生重大选择:
大学专业选择。
专业的选择深深影响着未来就业与发展,
那么,考生应该凭兴趣选择专业吗?
处理好“兴趣”VS“专业”的关系
高中生的兴趣其实很“狭隘”,莫把此“兴趣”当彼兴趣。
举个例子,A同学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但由于能力有限,结果是,没有得到好的发展;B同学并没有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但他敢于尝试,却有了意外的更好的发展。
也就是说:光有兴趣而无能力,兴趣就只能是兴趣,无法成为你成功路上的基石。
所以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不仅要考虑的是“这个专业我是否喜欢”,还要考虑的是“这个专业我是否合适”。只有两者综合考虑,才能选出最好的专业。

还有这样一波同学,
他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这个时候,又该如何选择专业?
“兴趣”不明,根据“性格”选专业
比如,会计专业一定程度上要求严谨认真,做事严谨的同学可以考虑,而外向型性格学生很多就不适合,而且要求也较严格,如通过从业资格考试才可以毕业,等等。(有的学校这样要求)
再比如,市场营销专业需要活泼开朗的性格,具备善于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平时腼腆,喜欢安静的同学,可能就不太适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