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0年代日影十佳
首先,我想事先说明一下我的选择标准与意图:比起纯粹表达个人喜好,我更希望以安利非热门电影为目的去选择这个榜单;其次,我会偏向于选择不那么知名的年轻导演的作品,或者知名导演的冷门佳作,以及国内观众鲜有机会看到或者关注的电影。
一、《热情花招》
基于上述准则,我首先选择的是2019年的电影《热情花招》,这部电影是我整个2019年的年度最佳,我在无数场合向无数朋友安利过这部电影,自己也曾发表万字长评。导演山户结希是近几年在日本颇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年轻导演,1989年出生的她今年年仅31岁。她的出道短片《那女孩在海边跳舞》于第24届东京学生电影节获奖,之后饱受关注,除电影之外,她在MV与广告等领域也大放异彩,日本国民级别的偶像团体乃木坂46与知名摇滚乐队神圣放逐等都曾与她合作,这些影像作品在油管上基本都能免费观看,欢迎大家自行搜索。而贯穿她影像作品的几大元素——少女之间的爱、想去往大城市的地方少女、少女的偶像之梦——在这部出道作中就有所显现。可惜的是,由于资源不多,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唯一比较熟悉的可能只有她的《溺水小刀》,这部由小松菜奈和菅田将晖主演的作品和我们这期节目要介绍的《热情花招》一样,也是一部少女漫画改编。把两部电影联系起来看,很明显可以感觉到山户结希从风格到思想上的全面进化。如果说《溺水小刀》中有对现有的两性制度的“精巧”反思与抵抗,那么《热情花招》就像是蕴藏着一股暴烈的毁灭性力量,山户要的不仅仅是改变,而是彻底的颠覆,用她歇斯底里的调度与连绵不断的倾诉。
《热情花招》的原作是相原实贵在小学馆的《Betsukomi》所连载的漫画。连载时间从2000年12月号至2005年8月号,共发行单行本共12卷。讲述女主角成田初替妹妹成田茜购买验孕棒时不幸被男主角橘亮辉发现,被迫沦为他的奴隶。此时,多年前不辞而别的青梅竹马小田切梓突然现身,向初发起猛烈攻势,陷入热恋后的初却发现一切都是梓的阴谋。梓的母亲曾与初的父亲有一段婚外情,最后因此殒命,梓接近初只是为了伤害她,以此向初的父亲复仇。遍体鳞伤的初开始对表面蛮横霸道,实则默默关心保护自己的亮辉产生好感,就在二人即将结合之时,初却发现梓母亲当年的出轨对象其实是亮辉的父亲。受到打击的初一度试图献身没有血缘关系的哥哥成田凌,却还是认识到自己的真爱是亮辉。最终,二人挣脱家庭与阶级的束缚与阻碍走到一起。
电影对漫画的改编还是非常聪明的,山户没有选择大刀阔斧式的推倒重造,而是在大楼的地基处悄悄埋下一颗种子,最后培育出一棵从高楼内部将其撕裂的参天大树。更具体的我们可以看文末列出的参考影评,这里就不细说了。给大家提一个观影前的小小建议,刚才也有提到,这部电影的个人风格极具攻击性,我希望大家在看电影时先把自己对于电影这一艺术形式的认知与想象抛在一边,不要过于专注于对故事和剧情的理解,而是去关心那些张牙舞爪的色彩、错综复杂的光线、竭尽全力的运动、喋喋不休的絮语等等,囫囵吞枣般地把这些零碎又大量的元素尽数吸纳,然后重组成自己的感觉与想象,也许这样能收获不一样的观影乐趣。
二、《卖梦的两人》
聊完新生代女性导演,我们来看看老前辈西川美和的《卖梦的两人》。这部作品讲述经营小饭店的夫妇突然遭遇火灾,多年心血付之一炬。心灰意冷的丈夫某次醉酒与别的女人发生一夜情,结果意外获赠一笔巨款,妻子从中得到灵感,开始将丈夫打造成一个理想情人,去色诱女性骗取钱财。我觉得很有趣的是,虽然标题将主角夫妻设定为卖梦者,众女性设定为买梦人,这部作品里众多被骗的女性群像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除了举重选手是唤起贯也良知的转折点所以花了较多笔墨之外。卖梦人与买梦人自始至终都是丈夫与妻子而已。妻子得知丈夫出轨后,致力于把他打造成一个能“让坠落的繁星们再次发光的小太阳”,注意这里不是直接给女性光芒的角色,而是让她们找回自己光芒的存在,而这恰恰正是里子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我们可以看到西川美和对于家庭中男性的出轨有着另辟蹊径的理解与处理方式,放在八年后的今天来看也是十分新鲜有趣的。
西川美和是一名非常有才华的创作者,她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师从是枝裕和。虽然低产,出道18年只有7部作品,但是她的所有作品都是由她独力编剧导演,并且她还为其中几部执笔出版了小说。这里我想特意将西川的处境和山户结希对应来看,西川在2005年参与过《目迷五色》的制作,这是一部以五名女性作者的原著为根基,以“情欲”为主题,以“女性”为标题的短片集,然而女性导演占的比例居然只有五分之一。虽然也不是说男性导演无法表现女性欲望,我认为如果索性安排清一色的五名男性导演来改编女性作者的原作,倒也不失为一种有趣的构造,但是这奇怪的男女比例反而让人非常在意,就好像再怎么打着女性欲望的噱头,到头来还是大多数由男性来代言。比较有趣的是,男性导演的短片中都是以女性为主角来直接表达女性欲望,而唯一参与的女性导演西川美和却是通过性启蒙期的少年视角来折射孤独少妇的寂寞与隐秘情欲,这种曲折的欲望表达对应本片诡异的男女比例,也可以说是一种奇妙的讽刺了。而到了2018年,由山户结希策划的短片集《21世纪女子》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部由14名女性导演的作品组合而成的电影旨在探索女性“性存在或性别动摇的瞬间”。并不是说女性创作者的崛起就是要排除一切男性,但至少这部电影给我们提示了女性可以独立于男性的可能性,而不是像西川美和以及比她还要老的那一辈女性创作者一样,只有做到超乎寻常的优秀,才能削尖了脑袋钻进男性主导的行业。我在这里将两名女性导演做比较不是为了拉踩其中一方,而是感叹下虽然有些方式看似激进,实际上还是有在切实地取得进展与成效,我们还是要更理智、客观、长远地看待问题。
三、《解放区》
这其实是一部2014年的作品,但直到去年都因为市政府的助成金纠纷而惨遭封印。《解放区》在筹备阶段拿到了来自大阪市的助成金,这笔数目其实也才60万日元,连4万人民币都不到,对电影制作来说称得上微乎其微。电影内容在提交给政府的企划书和剧本中都有提及,估计政府方面的人也没好好读剧本就给了肯定答复,成片后才指手画脚要求删除,并且量还不少,都是很核心很重要的内容。双方起争执后,太田决定退回助成金,最后闹成大事件,这五年来,电影也找不到在国内上映的机会。本作的官方小册子将这段往事联系今年的爱知三年展来谈行政对于艺术支援的沟通与合作,官方检阅与自我审查之间的平衡。
在这个制作背景之下,我们再去看电影本身,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太田信吾也是一名很年轻的导演,今年才35岁,在电影导演之外,他还兼备演员与现代美术家的身份。他和山户结希一样,除了电影,也活跃在电视与MV制作等其他领域,不同的是,他的关心比起剧情电影更偏重于纪录片。
他的作品都挺难看到的,所以我们介绍得细致一些。《解放区》聚焦于大阪西成区的釜崎,这个区域现在经常被称为爱邻地区。也许我们很多听众都去大阪玩过,也曾一边吃着章鱼小丸子和炸串,一边流连于心斋桥的电器店与潮牌店,为大阪这座现代大都市的热闹与繁华惊叹,而釜崎则成为观光客们的视觉盲区,成为都市灯火之下的阴影。大家如果现在去一般的大阪地图上找釜崎或者爱邻地区,都是找不到的,那片区域被官方称为“萩之茶屋”或“太子”。明治初期,釜崎在地图上还被标作西成郡今宫村字釜崎。1904年,随着都市近代化的推进,繁华地区开始驱赶贫民,使他们大量涌入釜崎。1922年,因为町名改正的政策,釜崎这个地名从地图上永久消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空袭夷为平地的大阪满目疮痍,在战争中饱经折磨的幸存者们在釜崎聚集,形成了贫民街。
釜崎这个地方不仅被贴上贫穷与苦难的底层标签,由于1961年的暴动事件,还让全国人民看到其中的压迫与抵抗。这片地区有许多日雇劳动者,日语中也有ニコヨン这个俗称,顾名思义就是类似于临时工一般的存在,他们大多没有固定收入与住所,过着没有保障的日子。釜崎暴动的导火索,正是源于这个群体。一位日雇劳动者发生车祸后,赶到现场的警察却将他放置数十分钟没有进行任何处置,于是他的伙伴们纷纷挺身而出。为了平息暴动,大阪市政府下达以下三点政策:
1. 让有家属的劳动者移居釜崎以外的区域
2. 为了即将在1970年举办的万国博览会而召集单身男性劳动者,为他们提供工作
3. 为了缓和暴动的负面印象,将釜崎称为“爱邻地区”,友爱的爱,邻居的邻
然而,这些政策虽然一时冲淡了暴力色彩,但是其根本目的绝非是解决当地居民的生活问题,只是暂时维持执政的安稳。万国博览会结束后,当年被集结的劳动者们被毫无怜悯地遗弃,不得不继续回归颠沛流离、自生自灭的生活。而这就是奠定《解放区》这部电影整体气质与氛围的历史背景,
《解放区》是一部难以界定类型的电影,我们很难定义它到底是一部剧情片还是一部纪录片。电影的主角由导演太田信吾亲自饰演,他是一名渴望成为纪录片导演的追梦青年,却在与被摄对象接触的方式问题上,与影像制作公司的前辈产生争执。决心单干的他在拍摄资金八字没一撇的状况下,叫上之前的取材对象,一起闯入爱邻地区。在电影制作毫无进展的情况下,主人公手头仅有的资金也被当地人骗取,同他远程分手的女友不愿给她寄钱,一直借他钱的取材对象也不愿再伸援手。为了生计他成为一名日雇劳动者,在融入他曾经梦想的电影舞台的同时,他也在现实的泥沼中越陷越深。最终,他将视线投向了毒品……
这部电影暧昧的地方在于,虽然剧情本身有着明显的虚构痕迹,但是每个登场人物都几乎是在“扮演”自己。而且全片采用大量常见的纪录片手法:比如自然光与手持跟拍等。这种混杂着扑鼻体臭的气息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现实体验,拖着我们和主角一起滚落泥潭。
大家有机会能看到这部佳作的话,请一定不要错过。
四、《我们的追星之路》
《我们的追星之路》的导演松居大悟年仅35岁,他的母亲是日本知名的专栏作家,他自己也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经济系,算是精英阶层。他初中立志成为漫画家,放弃后也尝试过漫才与戏剧表演,最终参与NHK的连续剧《我要上太空》的剧本写作,以最年轻电视剧编剧的身份成功进入影视行业。他执导的作品之中《高校痞子田中》、《安昙春子下落不明》以及《冰淇淋与雨声》相对比较有名。我个人很喜欢《冰淇淋雨声》、《美好世界终结时》以及我今天要介绍的这部《我们的追星之路》。
《我们的追星之路》和《解放区》有点像,都是混淆了虚构与现实边界的作品,这部电影讲述4个女子高中生为了去看摇滚乐队CreepHyp的演唱会离家出走,一路上经历挫折、争吵、惊险与成长的故事……CreepHyp是现实中存在的乐队,他们不仅在影片结尾出镜,而且还包揽了全片的音乐,另外他们的专辑也很不错,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听一下。我个人觉得很有意思的一个小细节是,松居结尾在私影像的画幅与色调中屡次强调场记板的存在,这就像是虚构时空间开始的证据突兀地乱入了日常、即兴又真实的对话背景音之中,既打破又加强了缠绕至今的、现实与虚构的“混淆”。
松居大悟这部电影拍得相当聪明,电影中JK们自己拍的私影像与专业摄像拍的电影画面虽然用画幅和色调明确区分了,但是那些晃动,背后的呼吸声与贴身感还是让两种画面具有共通点,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融合,因此无法将主观与客观、私人与公共、纪实与虚构完全分离开来。例如,JK们在twitter分享自己为了赚旅费去陪酒,之后还去club喝酒,从而遭到网友们网暴的时候,你就很难定义这一事件:在女孩们自己眼中她们是为了梦想孤注一掷、挥洒青春的少女,但在网友眼中她们同时也是触犯法律的未成年;在女孩们看来照片和视频是她们自己上传的,她们对这些影像持有所属权与解释权,与此同时她们的行为因为影像的公开而不再是她们个人的行为,进而上升到社会层面,因此对于她们的所作所为,网友也开始掌握议论与谴责的权力,而这种来自社会的监督与谴责逾界与否的标准则又显得暧昧不清。
这部电影是可以下得到资源的,很可惜豆瓣上只有300多人标了看过,建议大家可以找来看一下。另外,关于松居大悟,我们之前有邀请第二届深焦影评大赛冠军得主黑犬为我们撰稿,链接会贴在文末,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一步补个小课。
五、《野性之旅》
下面要提到的三宅唱是我非常喜欢的新生代导演,他的《你的鸟儿在唱歌》是我这十年来的前三电影,不过这部太有名了,而且我们之前也做过这部作品的圆桌,链接会放在文末,这里就不详细说了,我选择他的另一部《野性之旅》来介绍。这部作品的制作形式是非常特别的,是由山口情报艺术中心与三宅唱联动的项目。山口情报艺术中心做了一个采取植物DNA并解析,从而制作植物图鉴的Workshop,然后由对电影制作感兴趣的初高中生们参演,剧本是三宅导演和学生们一起创作的,并且在摄影的过程中也混入了他们现实生活中的点滴,所以这部电影既是创作,同时也是孩子们成长的记录。纪录还是虚构,在这部电影中对于界线的划分已经彻底失去其必要性,两者的混淆与融合几乎达到了最大化。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体现了三宅唱最好的一面,就是那种浑然天成的影像直觉。在他的电影里你很少看到艰深的理论、概念与技术,就是一种质朴的表达,非常真诚与动人。
六、《全包紧身衣》
这是桥口亮辅2013年的作品,只有63分钟,是比较小品式的黑色喜剧。桥口是我非常喜欢的导演,虽然出道较早,但作品不多,其中的《20岁的微热》、《周围的事》以及《恋人们》想必许多喜爱日影的影迷都有所耳闻。今天要介绍的《全包紧身衣》是我个人心目中桥口最好的一部作品,这部目前应该没有资源,有U-NEXT账号且日语听力不错的朋友们可以去这个日本本土的视频网站上找在线来看。
这部作品虽短,但其内容很难用三言两语概括,简单来说就是业余棒球队成员、活动热场女孩、超市临时工、工地工人以及主妇这几个小群体中的修罗场,这几个场景中的个别人物有个共通点就是喜欢穿一种包裹全身的紧身衣。影片的最后,被全包紧身衣抹去了外表特征,同时也意味着被抹去了社会身份的,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齐聚在KTV包间,分享着这种快乐。
本作可以说是桥口亮辅的集大成之作,将他的细致、微妙、尴尬与阴郁浓缩到极致。台词的设计,微表情和动作的编排,对话的节奏,演员之间抛接的自然感……桥口再现的是电影中最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这类表现方式往往稍有一点偏差整部电影就毁了,但他把控得非常好,尤其是最后主妇那段真实到可怕,这是功力深厚的导演才做得出来的作品。
七、《甜蜜小谎言》
矢崎仁司在中国国内应该算是默默无闻的导演了,他在豆瓣看过人数最多的一部《草莓松饼》也只有寥寥两千余人评价而已,他另外两部相对为人所知的作品分别是《无伴奏》和《三月的狮子》,后者是1992年面世的,和那部讲将棋的漫改没关系。
矢崎仁司毕业于我的母校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的电影系,可以说是科班出身。我第一次接触到他的作品,也是因为京都的独立电影院出町座放了他在校时的学生作品《午后微风》。当天导演本人也有到场,据他说,这是他决定放弃走导演之路时,他父亲提出,放弃之前至少拍一部片子出来吧,从而提供他制作经费,最后拍成的作品。摄影师是当时同校的石井薰,我也挺喜欢他的,他之后不仅和矢崎仁司保持合作,也和松岛哲也、青山真治等名导联手。
其实比起《甜蜜小谎言》我更喜欢这部出道作《午后微风》,矢崎在这部电影中把电影声音中盘踞中心位置的人声压到几乎不可闻的地步,而把周遭的环境音做得复合、多样、零碎,并将之放大。也正因为这一操作,在这部作品中人物退居其次,环境成为主角,焦点不在于某个环境中的人,而是在于偶然拥有了这些人的环境。为什么说这个手法在这部电影中如此重要,是因为《午后微风》是一部以同性之爱为主题的电影,在电影面世的1980年代这是非常大胆的创举,直接造成了这部电影被雪藏,矢崎也许久未能重握导筒。虽然我不觉得创作者的性别必然会决定电影本身的模样,但不得不感慨,很多男性导演的女同题材的电影都会多少冒犯到女同群体,而矢崎的这部作品给我的感觉则非常舒适与自然,我觉得这与他强调环境音直接挂钩。当人的声音、人的存在、人的行为本身都不再重要,TA爱的是异性还是同性自然也无关紧要,爱情本身的重量被削减,呈现一种轻盈的纯粹。
矢崎在这部出道作中展现出的寡淡让我深受感动,虽然看他其他的作品,比如《记忆的静物》与《不伦纯爱》时也难免感叹这种寡淡稍有不慎就会变成忘记加盐的清汤,寡然无味。不过,我个人认为《甜蜜小谎言》是他将自身的寡淡化为优势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中他透过镜头望向中谷美纪的目光提醒了我看《午后微风》时的感觉,他是真心在欣赏与疼爱他电影中的女性,没有丝毫的打量与利用,而是全心全意地为她们服务,否则这些女性们不可能这么美,美到摄人心魄的程度。这种对于女性的纯粹的爱在男性导演之中并不常见,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下这部电影,感受下美到不可方物的中谷美纪。
八、《海角上的兄妹》
本作的导演片山慎三曾担任奉俊昊和山下敦弘的副导演。这部电影聚焦一对生活在港口城市的兄妹,哥哥突然失去工作,为了生计只能让罹患自闭症的妹妹卖春。妹妹因为患病的缘故,并不具备一般成人对于性欲的耻感,她性欲旺盛,并且丝毫不加掩饰,对于卖春享受且渴求,面对妹妹原生且纯粹的欲望,哥哥在愧疚与罪恶之余,萌生了更加混杂的情感与思绪。
这部作品从剧本到剪辑都是由导演片山一手操办的,摄影耗时两年以上,可以说是非常扎实的心血之作。我很喜欢妹妹这个角色的刻画,她仿佛象征着某种人类的真实,有情欲就做爱,有食欲就吃,见不到喜欢的人就跑到他楼下,然后撕心裂肺地嚎啕大哭,没有人比她更忠实于自己的欲望,更坦诚而直白。整部电影的粗粝感我也很喜欢,确实和今村昌平有那么点神似,但我感觉比起今村镜头中的“蛆虫一般的人类”更多了一份扎地生根的泥泞与刺痛。豆瓣上7.3的评分个人感觉是有些低了,看过的人也不多,才1600多人,希望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看一看。
九、《雌猫们》
下一部想跟大家分享的《雌猫们》是白石和弥的作品,这部在我心目中并没有好到那个程度,但我觉得白石和弥这个导演很有意思,他是现在比较稀有的拍什么类型都在标准线之上的导演,黑帮、警匪、家庭、包括这部情色等等,他都能交出至少是及格的答卷。
《雌猫们》是日活浪漫情色45周年纪念企划系列的其中一部,另外几部分别是行定勋的《撩乱的裸舞曲》、盐田明彦的《濡湿的女人》、白石和弥的《雌猫们》、园子温的《反情色》、中田秀夫的《白百合》,阵容可以说还是非常强大的,关于这个特别企划、与日活浪漫情色电影的简史、以及其与粉红电影的区别,我曾经写过一篇简介,会放在文末链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这个企划中的其他几部我都不太喜欢,只有这部白石这部我觉得还不错。我喜欢的点是,其中的性爱场面并非为了刻意取悦男性观众而拍,不突兀也不虚假,而是顺着人物情感水到渠成。性爱只是点缀,表现东京人的落寞与失意才是核心。而且我们可以看到,电影不仅刻画了东京女子的彷徨,也描写了被阉割的男人们的苦痛。在这些失意男女的交合之中,并非只有肉体交易的从属关系与冰冷残酷,还可以感受到一股暖流,一种肉体交融所带来的灵魂抚慰,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十、《失乐园挽歌》
我其实没有很喜欢空族的作品,但是聊日影这十年你很难跳过他们,而《失乐园挽歌》可能是在一些我不这么感冒的作品中我最能共鸣、也觉得最能代表他们的一部了,所以挑出来聊一聊。
先介绍下空族这个影像制作团体,他们是2004年成立的,主创人员是富田克也和相泽虎之助。富田克也是映画美学校的第一届学生,这个学校也是出了不少人才,比较有名的清水崇、深田晃司、大九明子、横滨聪子还有我们刚才介绍过的三宅唱等等,都是这个学校的毕业生。相泽就离科班这个词更遥远了,他只参加过早稻田大学的电影研究会。不过他们的影像最大的特点就是业余,那种脱离了标准和常规的即兴的天真,我不讨厌这种感觉,甚至有点喜欢,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电影的爱非常纯粹,没有丝毫杂质,不过我觉得他们的影像虽然有闪光的小趣味,但也并没有好到那个程度,比起电影本身的完成度,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制作模式和其背后的意义。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