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75 欧丽娟:红楼梦-惜春专题(note)
1. 惜春——“惜”:无花空折枝,吝惜春天(不想踏入春天的女性)
(探春:入世)
(迎春:忘世)
(惜春:出世)
2. 惜春希望对春天整个意义进行否定,她认为春天看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好
3. 迎春: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探春: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惜春: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環裙襖,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
(时间似乎在她身上停滞,所有描述她的地方都在强调她小)
4. “小孩子的话,没轻没重”——“非常重”
5. 惜春的奶娘还在身边照顾她(随时跟在身边)
6. 惜春很认真的考虑了“出世”
7. 一个人记住的最初事件,就决定了这个人对待生活的各种方式,因为个人对环境的基本古籍都会包含在其中。最早的记忆是这个人对个人记录的开始。你应付问题的生活方式的主要轮廓在四五岁就养成了。
8. 对一个17岁的人来说,百分之八十的学习在八岁的时候就已经完成,50%的学习在四岁就已经完成了。
9. 惜春在五六岁的时候就认为自己要做尼姑——要出走这个世界
10. 解脱之中,又自由两种之别:一存于观他人之苦痛,一存于觉自己之苦痛。然前者之解脱,唯非常之人能,其高百倍于后者,而其难亦百倍。……唯非常之人,由非常之知力,而洞察宇宙之人生之本质,始知生活与苦痛之不能相离,由是求绝其生活之欲,而得解脱之道。——王国维《红楼梦之评论》第二章(红楼梦之精神)
11. 惜春:一种近乎先验的,对于红尘的污浊的恐惧。——王蒙《红楼梦启示录》
12. 惜春:我只要自己自足,就不会受到伤害。——情感上逃避他人,否认情感的存在,对任何事情莫不关系——如果我逃避情感,压抑人与生俱来就有的情感倾向,就不会受到伤害(基本焦虑:孤独感)
(迎春:只要顺从他人,就会感到安全)
13. 所有的人需要某种信念才能活下去(人只能靠这个才能活下去)
惜春需要某些信念压抑自己天生的感受,要保护好自己。
14. 惜春的世界只有黑白二分——简单的分成两部分,干净和肮脏。她要杜绝任何血缘上的不堪来污染自己。
过于求全责备而具有强烈的净胜洁癖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徒)
(为什么呢?因为水太清了鱼会暴露在天敌眼里,就会很危险;至清则无徒——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会对一切污秽进行切割)
(杜甫:水清反多鱼)
(宽和、时间、耐性的长辈,随时在你身边,告诉你可以的,没关系的,慢慢来的——那惜春的情景会好很多)
(有能力、有时间、慢慢的告诉她,陪伴她,事情会发生变化)
(明明这个人格可以发生很多变化,有很多可能性。但是她在小小年纪,还没有进入这个世界时就选择要离开和放弃这个世界。还没有感受这个世界,就选择要厌恶这个世界)
15. 惜春:心冷口冷,心硬口硬——对惜春来说,家庭就是全世界。可是她幼而孤僻
(像一颗沉默的石头,坚决地顽强的咬紧牙关要躲开这个世界对她的污染)
16. 出家:在中国,是唯一除了死亡以外,断绝血缘关系唯一合法的方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死亡,把一切世俗的伦常关系中除籍。
儒家文化的核心——家(随之而来的是一切事情的泛家化)
17. 《红楼梦》中,任何时候遇到长辈有不好的地方,晚辈不会有任何忤逆的现象。
迎春——她很可怜但是她自己也不再做进一步的选择
惜春——她需要一个兼具保姆功能的精神导师,她也很可怜,但是她甚至没有任何机会从偏颇的成长方向回归到正轨,没有任何人注意到这个小女孩沉默和坚硬的心灵。(污泥可以创造这个世界新的生机。否定了泥土,就否定了自己可以扎根在泥土上吸收到的生机的能量。)
(她抵抗的越强,而抗拒的反作用力也越强)
18. 房子——是人内在心灵的延伸(房子代表了一个人内心的状态)
(房子住进去以后,就变成我们内在心灵的反应)
(迎春和惜春的房子——作者没有花什么笔墨来勾勒他们的房子,但是这两个人的房屋的设计作者基本没怎么提)
19. 惜春的房子——暖而狭小(老师:还不确定屋舍的设计与人物的关联)
* 作者非常明确表述了的:坐北朝南
-
江南渔者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13 23:4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