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个“疯子”
早上,在家读《城南旧事》,读到里面“疯子”秀贞的时候,心里突然很难过。
我想,是不是每个人童年时都遇到过这样的“疯子”,我记忆中就童年时就有这样的一个人。
我到了读学前班的年纪,家里图近,把我送到附近一个私人开的幼儿园,幼儿园在一家茶馆的楼上,楼下是各种喝茶聊天、打牌赌博的人。从幼儿园的窗户往外望,是一条小河,河边有一片茂密的竹林,小孩儿淘气,下课后会去河边抓鱼捉虾,老师极力禁止,但也禁不住。
我就是透过教室的窗户第一次看见“疯子”的,我现在仍记得他的名字,但我不想写出来。我小时候简直有多动症,老师正在黑板上写着加减法,我一分神,就望向窗外了。“疯子”很有名,大家都知道他,我也听到过,但我以前没见过。他当时正挑着一担蜂窝煤从桥上经过,头发和胡子连成了一片,当时是秋天,他外套的扣子没了,就用麻绳系着。他一步一步地走着,没有表情,感觉他不觉得累,就好像没有感觉一样。后来回忆起来,印象里他从来没有跑过,也没有停下来过,总是用同样的步子走着,不管有没有挑着担子,面无表情,胡子遮住的嘴嘟囔着。
“疯子”太有名了,自从我见过他以后,就开始留心起来,断断续续地也知道了他的事情。听说,他本是特别聪明的人,农村的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形容一个人聪明,因此,大家就用能想到的最难的事情去形容他,说他会“双手打算盘”。我小时候计算器不普及,算盘还很流行,我甚至也学过一段时间算盘,还记得口诀“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除二……”我觉得算盘很难,所以一听到能双手打算盘,我就知道是多厉害的人物了。
至于怎么疯的,不同的村子传闻不同,我捡个最可信的记下来。
“疯子”本是十里八乡的风云人物,人长得高大、学识渊博,应该是一个家族的骄傲和希望。后来喜欢上了别的村一个普通的姑娘,家里人当然不会同意,然后活活拆散了。姑娘因为伤心喝了药没了,“疯子”就疯了。
多么常见的狗血故事。有时别人嘴里随随便便的几句话,实则是另一个人的一生。
自那以后,我经常看见他,他经常从幼儿园外面河上的桥上走过,碰到我们下课的时候,小朋友们会拍成一排,嘲笑他,或者拿小石子丢他。小时候,大家对待疯子的态度不是打骂就是取笑,我不理解。他从来没有恼过,连表情也没有。
我一直觉得他没有疯,看他的表情和眼神,只是像对生活没有热情了,又或许看透了。
我看着他,很好奇,想和他说说话,但最终也没有过。我又常常担心自己,自己有一天会不会也因为某件事,成为“疯子”。会因为什么呢?家人的逼迫?爱情的打击?
后来,大家不用蜂窝煤了,就很少见到他了。
前几年最后一次见他,他剪了个短发,胡子也剪了,背佝偻着,仍然不紧不慢地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