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养是最家人和颜悦色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对不同人「区别对待」。
当我们不开心的时候,面对外人,总是「强颜欢笑」,不轻易表露心迹;对待家人,却是「原形毕露」,彻彻底底释放。
正如陈奕迅的一句歌词:「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我们总以为家人不会离去,就对他们随意怠慢;总以为家人不会转身,就对他们敷衍了事。
可是,对家人和颜悦色,才是我们最该有的教养。

| 01 不要因为关系亲,就肆无忌惮
生活中,我们习惯对外人,对陌生人彬彬有礼,说话做事前都会考虑是不是合适,会不会说话太重,唯独对最亲的人,我们往往肆无忌惮,无所顾忌。
正是这种“无所顾忌”,我们往往伤害了最亲的人!
越亲近,越忽视感受。
不少人或多或少都会对自己亲近的人表现出不耐烦,甚至说过恶毒的狠话。
教育孩子时,有时言语肆无忌惮。孩子考试不理想,会不自觉吼出“你是我亲生的么?怎么能考出这种成绩!”
可当听说邻居或朋友家孩子考试不理想时,却会心平气和地安慰“成绩只是一时的,你家孩子唱歌、绘画样样都很赞,别总盯着这一处,多鼓励鼓励孩子!”
我们对待父母,言语有时也无所顾忌。同事遇到了电脑操作问题,多次请教,每次都耐心地解答。
而家中父母打电话想问问怎么用微信发送表情包,你一脸不耐烦的说“爸,我上次不是跟你说过了么,怎么总是记不住!”
普通朋友的一句关心,你会觉得得很温暖,而父母隔三岔五来电话问最近怎么样,吃饭了没有,往往却是不耐烦,甚至觉得被打扰。
我们对待爱人,有时也言语相激。
主持人寇乃馨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她和丈夫黄国伦吵架时,经常是什么话能伤害对方,就挑最痛的讲。
有次她对丈夫说:“你哪一点配得上我,你知不知道你离过婚,你是二手货,你配不上我!”丈夫没有回嘴,转身就开始收拾行李。
出门时他说了一句话:“乃馨,有些话是不能说出口的,你知道吗?”“我第一次发现,自己有可能是一个家暴者。”
寇乃馨说,这种暴力,就是一种语言暴力。
生活中这样类似的事情很多,跳出来看这些瞬间,很多人应该都会颇有感触。

| 02 亲情易碎,有些伤害难以弥补
亲情债,是世间最难还的债。
小A的童年很不幸福。由于时代的原因,父亲和母亲命运多舛,性格都被苦难扭曲,父亲冷漠孤僻,母亲暴躁自私,对孩子动辄打骂良久,并不问缘由。
他们都不懂得如何去爱,每逢过节过年,家中必有大大小小经久不衰的热战冷战,几十年来,从无例外。
记忆中,小A父亲从没抱过我,我更从未跟父母撒过娇。
5岁时,我从房顶上掉下来,吓得只怕被母亲发现再挨打,顾不上疼就往街里跑;
9岁时,我去田里干活儿,贪玩儿踩着河边的石头洗脚,不小心滑落河中,眼看要被湍急的河水冲走,拼了命抓住水草爬上堤,
回家的路上撞见父母,吓得撒丫子就跑,连招呼都不敢打,只怕被母亲发现了又是一顿打。
小A至今记得那个秋日的下午,9岁的自己因为没有家门钥匙,只能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晒太阳,祈求太阳将身上的绒衣绒裤一点点烤干。
太阳一点点悄悄挪移,我一遍遍坐下又起立,因为屁股下的石凳干了又湿。
如今,隔着三十年的光阴,小A再回去问那个9岁的小女孩儿,亲爱的,你当时在想什么?为什么没有哭,也没有笑?
她已经想不起来,却还记得那日的阳光,看着那么温暖,打在身上,却那么冰凉。
过往的岁月,像一条冰凉无声的河,无数冰凉的往事,无声地沉没在河底。一个人要回多少次头,才能假装什么都没看见?
小B8岁时在田里割草,不小心手被镰刀割破,自己用碎布包起来,都不敢回家告诉妈妈,因为害怕再被骂。
小B说,我们都像野草一样,偷着就长大了。
因为野草都有顽强的生命力,只要有一点阳光雨露,就贪婪地吮吸,把它们变成滋润自己的养分。
小B不理解,世上怎么会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妈妈?
我说,不是她们不爱自己的孩子,而是她们根本不懂爱,不会爱。闺蜜结婚前一天晚上,还被妈妈骂了一夜。
爱,是一种能力,需要在生活中慢慢习得,母爱也不例外。
抚养孩子是所有哺乳动物的本能,那不叫母爱。
真正的母爱,是给孩子安全和依恋,给孩子支持和方向,让孩子不慌张不彷徨,坚定从容面对人生的风吹雨打。
可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学会爱。
作家独木舟说:
往昔所有的轻慢和忽略,所有自以为来日还能弥补的遗憾,终究随着逝者的离去,成为永远的来不及。
聊到这里,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部电影,《悲伤逆流成河》。
故事中的易遥就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她默默承受着同学们无情的嘲笑、冷漠、恶作剧。
她努力的活着,在同学花掉易遥看病的钱时,她忍不下去了,可结果呢,连最爱的人都来指责她。
我最记得易遥跳海前说的两句话,“杀死我的凶手,你们知道是谁”。
这世界带给她的,只有无尽的痛苦,没有人理解,没有人相信,最终压垮了她。
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无法改变,受到的伤害,也无法被抹去。
在还能停手的时候及时刹车,在还能弥补的时候及时补救,不要等来不及了,才知道,“我错了”。
一声对不起,或许就能阻止悲剧的发生,一声没关系,或许就能阻止伤害的延续。

| 03 家是港湾,不是情绪的垃圾场
家既不是发泄情绪的地方,也不是压抑自己,伪装自己的地方。
很多人在社交生活和工作中会压抑情绪,然后把这些情绪带回家里。
倒也未必是故意的,比如回到家里大发脾气、吵架摔东西之类的。
很多发泄情绪的方式比较隐蔽,当事人未必意识到自己是在宣泄情绪。
我们在外面拼命隐忍自己的情绪,经过一整天已经耗竭,到了家里面对最亲近的人终于没有负担了。
于是一股脑全部倾倒给他们,希望这里是一个消化情绪的管道。
或者我们自认为很强大,能够在家里隔离情绪,表面上我们不向家人倾诉抱怨。
可是那些情绪总是会被一些看似的小事给勾引出来,从而爆发一场家庭战争。
这两种做法其实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了一些伤害。
家庭的温暖、亲人间的爱本身就能容纳很多不良的情绪,也会给到我们很大的支持,令我们重获力量。
所以如果我们遇到了困难、委屈,当然可以跟家人沟通,从家人的安慰和支持中收获力量和平静。
但是如果你发现自己总是处于坏情绪中,这个时候要小心家庭变成你的出气囊,尽管你非常非常想要依赖它来“治疗”你的坏情绪。
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做的是发展自己处理情绪的能力。
家是温馨港湾,不是垃圾收纳箱。
回到这个停泊休憩的地方,对家人最好的爱,是把自己的坏情绪通通关在门外。言笑晏晏,灯火可亲。
有人说,亲情,是一枚完好的贝壳,只有合上了之后,心里的彩虹,才能撑得住这世间的任何一场风雨。

| 04 最难的教养,是对家人和颜悦色
周国平说:「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剔是教养。」
真正有教养的人,不会把最糟糕的一面留给外人,也不会把最不堪的一面留给家人。
脾气,发出来是本能,压下去是本事。
再烦,留一丝温和对待家人;再恼,留一枚微笑面对家人。
文学家胡适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世间最可恶的事,莫过于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糟糕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
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有脾气,如果随便把脾气拿出来,到处迁怒,带来的后果往往不堪设想。
发脾气是本能,收得回去那才叫做本事!
一张和颜悦色的脸,不仅仅能体现一个人的好情绪,同时也体现了一个人最大的教养。
不要以为关系亲,就可以操起言语的刀子,拿起情绪的垃圾,打包生活的不幸,走向家人。
那些对我们关怀备至的家人,才是我们最应该用心珍惜的人。
再好的感情,也经不起怠慢。再滚烫的心,也经不起冷落。
树叶不是一天黄的,人心也不是一天凉的。
不要冷落了心里有你的人,不要辜负了真心爱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