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养过的那些猫
从小到大,我们家养过好几只猫。听我妈妈讲,在她儿时姥姥家养了一只庞大矫健的花狸猫,搬迁时,大猫不喜欢新环境,硬是从新家长途跋涉跑了三十多里地回到了老家。长辈们常说,猫狗都认得路,猫识千狗识万呐!
我最早认识的猫是奶奶家养的“乌云遮雪”,通身墨黑,露出四只雪白的蹄爪,自带一种冷冷的,拒人千里之外的气质。在我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它生了一窝狸猫,我们就讨了一只带回家养着。
小狸猫那么瘦小,不知道怎么喂它才好,奶粉,小鱼,虾,馍馍,换着样喂它,可是没过几个月,它就生了很严重的病死掉了。我抚摸着它柔软的身躯,默默流着眼泪,那个时候才知道猫是不能吃生鱼虾的。
很快奶奶又送我们一只狸猫,和第一只一模一样,但是虎头虎脑的,非常活泼。晚上我们躺在床上说话,二狸见不得我们嘴唇动,谁说话就扑上来按住嘴唇不让说,逗得我们哈哈笑。
我经常拿线球吊起来一晃一晃地逗它,或者用手轻拍它一下,它一定是要扬爪拍回来的,勾子藏在梅花形的肉垫里,并不伤人。小孩们之间一会打架一会和好,大人们就说这是“猫递爪”,你一下,我一下,你来我往。
院子里有一棵老榆树,我觉得树梢都够到天上了,二狸麻溜地爬上去了,越爬越高,最后吓得脚软不敢下来,蹲在枝头喵呜叫。
好在堂哥会爬树,一家人紧张地望着堂哥爬上树去救援,二狸却不领情,伸爪给堂哥挠了个花脸,可怜的堂哥把外套脱了,抱着二狸,稳妥地一起从树上下来了。
邻居家的小孩,和我要好的小伙伴家里都没有养猫,他们和我一样爱着二狸,每天放学都围着二狸看,逗它。回家路上摘了野花也要编个花环套在二狸头上,二狸不胜其烦。
过了两三年,正酷热的夏天,爸妈在地里收麦子,我发现二狸病了,趴在那,眼睛好像睁不开一样,口角流涎水,也不吃东西,就抱着二狸大哭起来。闻声而来的奶奶看我哭得快要背过气,赶紧把爸妈从田里叫回来。爸爸带二狸去兽医站打了针,带回来还是没有好转,没过几天就回了它自己的星球。
以前我常抱着二狸说:你知不知道你有个哥哥呀,你俩长得一模一样,你可要好好的。没想到二狸也去了,那天晚上,我们家人没有心情做晚饭,都看着给我们带来无数欢乐的二狸伤心叹气。
二狸长眠在屋后的槐树下了,我和小伙伴们每天放学回来,都带着各种花草去树下摆成一圈,天上的白云形状多像一只猫啊,我们的二狸化成一朵云,在天空自在奔跑呢。
有天放学,妈妈在学校门口高兴地跟我招手,我走过去一看,呀,自行车筐里有一只特别可爱的小猫咪,还是漂亮的三花猫!
我们又有猫了,妈妈唤三花:“咪儿~”邻居小孩的哥哥叫“民”,他弟弟经常跑我们家追着咪儿喊:“咪儿哥,咪儿哥!你咋跟我哥名字一样嘞!”
咪儿很乖巧,我们用箱子装了烧过粉碎的煤渣给它做茅房,教它一次,它就会自己上厕所了。
有时候晚上找不到它,定睛一看,咪儿的小脑袋支在爸爸的皮鞋上打盹呢,打一下脑袋一歪就滚到了鞋窠里,可爱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咪儿长大了,一点也不像它的名字那么温柔,它很骁勇善战。院子里西边有一丛密密的青竹,常有鸟雀在此筑巢,咪杀伐决断,连窝端,老鸟看到幼鸟被咪儿残害,追着它要啄咪儿的眼睛,咪儿咆哮着把两只老鸟也拿下。
我们常骂它:你咋这么残忍呢?
但是咪儿毫不在乎,对它来说,这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
以前家家都有篾子编的粮仓,收获的麦子,大豆,玉米都屯在粮仓里,老鼠泛滥成灾,没养猫之前,不知道被老鼠啃坏了多少篾子。夜深人静的时候能听到老鼠在房梁上打架,吱吱乱叫。
从咪儿进了家门,再也没见过一只老鼠的踪迹。慢慢的,咪儿晚上都不见了,早上才腆着吃的饱饱大肚子回来。有时候还带着一身蒜气,它跳进奶奶的菜园子里偷吃了青蒜叶子。大约是觉得野味需要配点佐料?
我猜想咪儿是一个武艺高强的侠客,昼伏夜出,在每个月黑风高的晚上,身姿敏锐,出手迅猛,拿下一个个龌龊贪婪的盗粮贼,大快朵颐。
妈妈最爱咪儿,经常给它投喂鸡腿,挠痒痒,捉跳蚤。咪儿深觉无以为报,一边享受挠痒,一边眯眼思索。
妈妈起床穿鞋,踩到一个带着温度软乎乎的东西,惊呼尖叫,开灯一看原来是咪儿擒回来一只没头的新鲜野兔放在妈妈的拖鞋上。
咪儿是怎么抓到野兔的?野兔的头去了哪里?大家百思不得其解。
接下来,咪儿每天都带回来一只去了头的野兔,还颇为得意地喵喵叫着邀功。我们从惊恐变为习以为常,野兔肉都被奶奶拿去清理煮熟了喂她的乌云遮雪了。
咪儿一时成了我们邻里间的明星猫,了不得,这猫不仅会逮鸟,还会捉野兔!
就这样咪儿每天带只野兔回来持续了一段时间,有天我们做好了早饭也没见咪儿回身影,正在我们吃饭的时候咪儿带着一个兔子套回来了!
原来一到秋天,丘陵地段的田里很多野兔,村里有人去地里下兔子套,咪儿就守套待兔。等兔子被套牢,咪儿就把肥胖的野兔拧下来带回家,当做猫的报恩!
那天不巧,咪儿一不留神自己钻了兔子套,来收兔子套的人万万没想到兔子没逮着,逮到一只猫!本想把猫救下来带回家,可咪儿誓死不从,越挣扎兔子套套的越紧,没办法,人家只得剪断兔子套的铁丝,放了咪儿。
捉野兔的人见了我爸妈忍不住赞叹:你家猫凶的嘞!还以为是没家的猫,本来看它长的俊,想带回家养着,可它厉害的很!
咪儿后来生了很多小崽,村里养猫的人家渐渐多了起来,大多都是咪儿的后代。也有不喜欢猫的人家,又忍受不了老鼠猖狂,就下老鼠药。老鼠吃了毒药到处乱窜,被猫捕食,害得猫也跟着殒命。
我们痛恨下老鼠药的,他们既不喜欢养猫捉老鼠,又怕粮食遭殃,不让他们下老鼠药也讲不通。养猫的人家总是担心猫因此遭不测。
无奈有天咪也吃到了毒老鼠,那天正是元宵节。往年我们不仅要做上一桌丰盛的佳肴,还要放烟火,看灯会,那个难过的元宵节冷冷清清的,打了解毒药的咪儿痛苦地躺在大纸盒里,不停抽搐着,脖子上还系着妈妈给它编的红脖圈。
妈妈一直蹲在旁边摩挲着咪儿,好让它少点痛苦,一直到了深夜,妈妈说:咪儿好多了,在咕噜咕噜念经呢!
我和爸爸一听都惊喜地跑过来看,咪儿已经恢复了正常只是有点虚弱,温驯地念着经。我问爸爸咪儿念的啥?爸爸说:咪儿在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谢天谢地,咪儿被救回来了!从那以后它吃东西变得小心翼翼,可是身体大不如前,过了一年多,也走了。
那些回忆让我们痛苦了很久,我不记得咪儿最后去了哪里,好像是被送到了它最爱的田野。咪儿是我见过最逍遥自在的猫,愿它永远像阵风一样在田野里自由驰骋,无拘无束。
我一直觉得猫是不适合做宠物的,它们特立独行,不喜欢被人类左右,有颗自由的灵魂。
咪儿走了以后,我们又养了一只三花,它和咪长得很像,陪伴我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一直到工作……
无论什么时候回家,墙头都蹲着三花。因为之前的养猫经历,让我不敢太亲近猫了。三花也不怎么搭理我,可以说不闻不问,无视我的存在。
有年暑假妈妈去照顾生病的姥姥,给三花喂食的任务就交给我了。
那个夏天三花从一开始嫌弃我给它准备的吃食,到后来接受。等我开学以后每逢周末回家,蹲在墙头的三花看到我都会温和地“喵~”一声。这是在跟我打招呼呢,意思是:你回来啦~
这声招呼让我受宠若惊,感动不已,三花是有良心的。
————————未完待续,想念曾经养过的猫猫,谢谢它们的陪伴,带给我们的欢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