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空地》——读后感
忘了当初是出于什么原因购此书,为了去西藏还是真的想知道一些人生的智慧,仿佛自己并没得到想要的答案,又得到了很多启示,产生一些想法,总结一下。
由于自己严格上不能叫做旅行爱好者,更不是一个冒险家、探险家,旅行只是为了吃吃喝喝,对于沿途的历史人文并没有较深的研究,所以这本书完全可以当做地理指南来看,作者描绘了在西藏、新疆无人区里面的自然风光、以及生态环境,日月雨雪、牛羊属兔,每两页都会看到大自然多变之美,当然也是极端的,我们看到的美,对于那个时候的作者来说,可能是当做人生最后一眼来看的。(话说人生最后一眼,能看到极致的美景,我也会很知足的)当然也感谢作者,受了那么多身体上的累,给我们带来如此纯粹的美,借用古人的一句话: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固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机会还是想去看看壮美河山,置身于天地间,渺小而简单。
这本书又叫做77天,是作者每一天动态的记录,由新鲜到疲惫到绝望到向死而生,每一个阶段都有很明显的心理变化,到后来我都无心看沿途的美景了,只想知道作者是怎么绝处逢生的!担心他活不过下一个太阳升起的时刻。
人在绝境的时候,生命所迸发出强大的韧劲,大到难以想象。这就是作者说的:坚持比选择更重要,因为没有坚持,无论做何种选择,都会遇到各种阻碍而退缩、改变、妥协,这时候选择没有任何意义,到最后也只是泯然众人矣。唯有坚持才可以让选择成为更多选择的前提,就如同书中写到,朝阳湖没有水,荒原彼岸也没有想象的“客栈”,坚持没有获得想要的结果,但天上下起了雪,雪化了水可以解渴,接近客栈的路上,遇到行人,行人帮助自己去彼岸。。。。。这些都是坚持的奇迹。
虽然有的时候觉得作者也蛮悲观,人生就是苦难,我们不断寻找生活的意义,精神的栖息去麻痹自己,但面对一条确定有水的重复的路和一条未知的路,他依然选择未知的路,如同他所说的:看透生活的苦难,依然热爱生活,才是真正的英雄主义。我们没有办法预测人生,不过,遇到困难是肯定的,只是时间问题,那么我们怎么去度过? 在作者穿越无人区中,他体会到的是,我们不要去想象,就像是高空作业,其实和地面的动作不同,唯一的就是人的恐高心理,会把事情想复杂,困难放大。这些都无益于我们解决问题,唯有正视困难,正视脚下的路,勇往直前,就会有出路。
在最后,作者说没有大彻大悟,或者从荒原获得什么洗涤啊之类的,生活依然继续,城市里的踽踽独行,又何尝不如荒原。
我想,他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没有从荒原带走什么,一花一木,一沙一石,一悲一喜。。。。属于那儿的一切物品、心情都永远留在了荒原,但我相信还有一份复制,在他记忆里,就像那一场突如其来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