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一:规划管理你的人生,才能更好的过一生 标题二:普通人怎样才能奇特一生? 标题三:你的人生怎样才能生活的更好?
怎么过一生才是无怨无悔的一生呢? 保尔·柯察金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我一直不能忘记这段话,特别是要思考关于人生的意义,人生的目标这样大而空的问题时。大概,每个人都至少有一次会问自己:我要如何过自己的这一生呢? 那就来读一读格拉林的《奇特的一生》吧,其中这本书写了主人公柳比歇夫一生的秘密――怎样才能生活的更好。阅读后相信你从中可以获得很大的收获,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格拉林是俄罗斯的著名作家,也是俄罗斯最高文学奖、巨著奖得主。 柳比歇夫是前苏联的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他从26岁到82岁,这几十年间共发表了70多部学术著作。内容涵盖了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等众多的领域。 他的本职工作是昆虫学,他还自学了英文,德文,法文,它通过一个独特的时间管理方法,让他几十年内有如此大的成绩。这种时间管理方法特别的出名,很多人开始学习他记录时间的方法。 《奇特的一生》这本书对我们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时间管理,而在于引发人们去思考自己的人生究竟该如何规划,就像格拉宁结尾时说:“看来应当由每个人自己来制订自己的时间使用法,但不管怎样都应当深思一下自己的生活在怎样度过。” 阅读完这本书给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崇高的人生目标,为一生的追求和努力奠定基调。 很多人一时的困惑和焦虑就在于没有远大的目标。所以看别人做这个成为专家,做那个成为行家,都赚得钵满盆满,难免焦虑。 《奇特的一生》里面写到:“时间,不是把它当作工具,而是把它看成是进行创造的条件。”“问题就在于:一个人只有向自己提出远大目标时,这个时间统计法才能成立。” 秋叶大叔和周小白也提到了柳比歇夫从26岁就立志的一生的目标,所以,时间管理,最终还是人生目标的管理。 看看秋叶大叔这样说自己:“当然我这种成长也是有一个伟大的目标在背后驱动。” “至于这个伟大的目标,也许在别人看来根本不重要,但是我自己知道,我的目标需要我付出一辈子努力,也无法做完万分之一。但是我还是希望,我能完成我的万分之一,甚至经过精心规划时间,创造性组织时间的用途,我能完成到百分之一。” 一旦你真正想征服或者彻底融入这个世界,你就不得不反思你的资源瓶颈。除了时间,几乎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去争取去创造,但是时间一旦流逝,就无法弥补。” 就像《奇特的一生》中写到:“柳比歇夫一生始终忠于他青年时代的选择,忠于自己的爱好和理想。他自己认为自己是幸福的。” 谁都知道树立一生的目标真的是一件难事,但是不能因为难就不去做这个事情了。经常地去思考“一生的目标”这样的问题,能警醒我们把时间“浪费”在自己真正在意的事和物上面。 我们只有认真的思考清楚了“人生目标”这个问题,心灵渐渐清透起来,当下的焦虑感渐渐消失,就能找到找到自己喜欢并愿意去努力做好的事务,内心笃定这个方向。当我们朝着自己的伟大目标前行时,就有动力继续下去,才能更有效的持续行动、更快地成长。 二、关于时间管理方面的五大原则 1.不要为了完成工作而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 因为没有什么比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和好奇更重要。与其不情愿或心不在焉的去完成工作,不如直接去选择自己的兴趣点。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去完成当下事情的时候,还能激发无限的灵感。 2.不接受紧急的任务 《奇特的一生》中写道:“柳比歇夫认为如果接受了紧急任务,就意味着在短期时间内时间太仓促了,你无法更好的去完成它。” 这一点给我一个比较深的启发。我是做家具的,以前工作的时候也会碰到一些很紧急的急单,很难避免。还记得去年年底的时候,有些客户下了订单就非常的急,今天拿到图纸,过了三四天就说要货。 这种情况或许大家都不想碰到。在很短的时间内,又要完成很好的东西对谁来说都是很棘手的事情,或许很多人都会有很深刻的体会。 3.累了就停止工作,去休息 柳比歇夫强调休息的重要性,不是拼命的把每一份时间都用来工作,该休息的时候就休息,你要尊重自己的身体。 “生命是革命的本钱。”这句俗话说得好,我们只有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才会有更好的精力去学习、工作以及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所以休息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累了就要好好休息。 4.保证自己的充足时间 很多人说早起对身体好,而且还会效率高,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比如有的人参加了早起的训练营,五点起床,四点起床,三点起床,可是坚持一段时间后,他们会发现这样的经历会让他们很痛苦,反而做事的效率会变得更低。 有的人早上的效率并不是很高,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早起的,要根据自己的身体节奏来。有的人早上效率高,有的人上午效率高,有的人下午效率高,还有的人晚上效率高。 每个人高效率的时间段是因人而异的,自行选择更合适。保证自己的充足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当你保证自己的充足时间后,才会有自己的高效时间段,从而获得高效率。 5.劳逸结合 《奇特的一生》中写到:“柳比歇夫每天早晨头脑清醒的时候就会阅读向哲学数学方面的作品,然后再看些比较轻松的历史生物学的东西,等累了的时候就看些文艺作品来休息。” 他通过不同的时间段来做不同的事情,根据事情的娱乐性或耗费的脑力的这种难易的程度来安排时间。这就好比他把时间分为不同的层次了:有难得的、有不怎么难的、有容易的,分几个层次来做事情。 像我们很多人在手帐上会写待办清单,在其中肯定有些事情比较难的,这些男的就可以放在精力比较充沛的时间段来做。也就是高效的时间段来做难的事情,不是很高效的时间段,就做一些相对容易的事情。 把一些耗费脑力的工作和轻松的工作结合在一起,这一点值得学习,当你学会这种方式运用起来,相信你的生活和工作变得更轻松,而且更高效。 结语 看来应当由每个人自己来制定自己的时间使用法,但不管怎样都应当深思一下自己的生活在怎样度过。 如何能做得更多、更快、更好——如果只用这种观点对待时间统计法,那么得到的好处也只是附带的。这自然也很好,但还不够。关键在于一个人希望从生活中得到什么,然后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进而才能更高效地生活和工作。 从格拉林的《奇特的一生》这本书学到了柳比歇夫严于利己的精神,他知道一个方法,可以一辈子坚持去使用。那么我们得到一个方法之后,很多人执行一段时间就放弃了,其实我们缺少的就是柳比歇夫的钉子精神。 从《奇特的一生》这本书还会发现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书中里面讲到的很多方法我们都听过,我们需要做到“知行合一”。《奇特的一生》让我很受益,值得大家一读,相信阅读完后,其中的一些时间管理方法能为你所用,你对自己的人生也会多一份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