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考研路2:从北漂辞职到科大上岸的一路
这一年考研,从一无所知开始到收到录取通知结束,也算是走过了一程路。希望我的“辞职考研路”系列,可以帮助到更多有此想法的朋友。
从2019年3月4日,傍晚拖着行李箱从公司离开直奔北京站回家备考,至今2020年5月16日,被科大拟录取。如果说出发时信誓旦旦告诉自己“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那么最后上岸的那一刻,我真的是跪着走完的。
去年的三月,春天还未到来,安徽还是那种湿哒哒的阴冷天气,坐在书桌前手指和脚都很冷。大学毕业两年多的我,对于太多太多的知识都感到非常的陌生,甚至作为程序员习惯了敲键盘,写字都有点儿生疏。对于三角函数隐隐还记得sin、cos、tan,但是具体的公式全忘了,甚至不记得整数、有理数、实数的符号是什么,高数本身大学也没好好学,除了一些听着耳熟的定理名字,其他一概不知,英语也是打开了单词表,从abandon开始背。以及所有人都告诉我专业课到后期再开始,可是我的专业课有四门啊,不是普通的一门两门,除了清华考的912,计算机专业408统考真是出了名的内容多难度大,而且这些科班的理论知识我也几乎全忘了。倒计时九个月的复习,怎么看都觉得时间不够。
而对于考研的流程,我更是完全没有头绪,不明白什么叫第一志愿,什么叫“你考哪个学校?”,什么叫“现场确认”,以及各个学校的专业课区别更是天差地别,最重要的是我不知道网上的建议对我适不适合,比如政治我到底要什么时候开始呢?毕竟我是多年的理科生。网上五花八门推荐的各个老师我也不懂哪个适合我(所以我初期买了非常非常多的资料,后来都没用上)。毕竟高考的经历摆在那里,而考研究生完完全全和高考不一样。
此外六七年不和父母同住的我乍然回家,打破了家里所有人生活的平衡,毕竟偶尔的相聚和日日的相处是有着非常非常大的区别的。我开始逐渐和爸妈的口味出现分歧,我喜欢吃清单少油的菜,同时我觉得日常需要吃一些瘦肉补充蛋白质。但是家里爸妈做菜很油,然后会吃几天素然后吃一个大荤。如果说爸妈最初因为我回来了而非常非常开心,那么后期家里开始因为我的别扭出现了一种很别扭的气息,让我一度非常崩溃。
所以啊,当你真的选择打破自己原先生活的平衡时,就要迎接所有想到的、没想到的各种各样的情况的发生。这完全是一趟小马过河的旅程,我们都不知道我们是个什么水平、也不知道我们会遇见什么、以及别人的经验对我们而言只具有一点点参考价值甚至其实没什么用。比如有的人会告诉你单词去阅读里面背就行了,可我这种无法接受零零散散知识的人,必须要去背单词书,背了十几遍之后刷真题到我开始感受到我的英语好像能够处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最终取得了英语二86的成绩,才发现原来那么诚惶诚恐地怀疑着学习着的过程中,我已经走了很远的路。所以适合自己同时能解决问题的才是最重要的!
五月之后,因为家里附近拆迁以及家里隔音不好楼上楼下太吵,以及在家总是会被安排“随手煮个饭”,“随手煮个粥”这种杂事,我的效率太低了,我转移了阵地,去了省图书馆,每天骑车半个小时,早上八点之前到,排队排到八点半开门去抢座位,然后到晚上九点半回家。这种占座的日子,每天的神经都是高度紧张的,因为一旦哪天你不小心起晚了,那么今天很大几率就没有座位了。以及偶尔身边坐了个感冒一直擤鼻子的,真的是分分钟爆炸,一方面怕传染生病,另一方面我非常受不了那种声音。
七月暑假到来,图书馆自习室突然来的人暴增,三楼的自习室排队排到一楼大厅那种,没了座位,我决定花钱去付费自习室,固定了一个位置,从此解放了劳动力,不用每天背两大包书了(尤其后期书越来越多,要每天背我能原地去世)。同时自习室有微波炉,可以每天带饭,中午一热就可以吃,省了很多麻烦。
就这样每天早上八点多到自习室,晚上九点半离开,用小番茄APP记录我每天的效率,一直到12月19号傍晚,带着我的所有家当离开。当然这个半年过程听着一句话就说完了,其实有许许多多的挣扎,有某天学high了第二天就废了的挣扎,有突然打开了B站一不小心玩了三四个小时然后自暴自弃的挣扎,有总是完不成计划所以计划永远在调整中的挣扎,有我一学习就想吃饼干吃蛋糕的挣扎等等等。
以及这九个多月的生活里,有太多太多的苦恼。比如因为没有学校为依托,会发现找个“安静、适合看书自习”的地方是个很难的事儿(毕竟我国是个人口大国。。。),甚至自习室后期大家进入背诵状态的时候,在写字楼里,找个地方背书都是很难的事儿,大家都在制造声音,所以每次我都搬个小板凳绕到很远的楼梯间里。以及很难和别人解释我在干啥,至今还有些人觉得我还在北京上班,毕竟脱产的成年人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符合社会时钟对人们的定义的,加上前途未卜不想大肆宣扬,总怕万一考不上惹人闲话。还有家门口拆迁拆到半夜弄得我失眠、住了快二十年的房子第一次进了个老鼠把我吓的半夜不敢上厕所、夏天楼上空调滴水到我房间的挡雨棚弄得我睡不着等等等。
我是个不太擅长在我取得还不错的成绩后和别人侃侃而谈传授经验的人,我总觉得自己运气使然,真正的技艺还不是很精通,不敢轻易班门弄斧。只敢流水账一样去写自己在这段时间里的体验。放在人生的长河中,考研可能是个决定了你某一段人生方向的选择,但绝不是什么天大的事儿,何况它的机制并不是让所有人冲向同一终点线,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都有许多的区别,所以并不能说考上了就是成功的,没考上就是失败的。重要的是这一年,奔着一个目标而去的压力与享受的博弈,自律与懒散的博弈,以及在这种博弈的过程中,你会更加清晰地看清楚自己的内心,会更有勇气在未来挑战那些让你有点儿害怕的事儿。
经过了这一年,痛哭、脱发、失眠、长胖终于在2020的初夏得到释然与缓解。作为过来人,我并不鼓励大家因为想要逃避什么就选择这条路,它真的不好走,它有一定程度的运气加成,以及一定程度的选择大于努力,所以并不是努力了就一定有收获,但是如果选择了,那就努力吧!毕竟人生有多少事是一定努力就有收获的呢?(除了努力吃一定长胖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