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源:太山庙街风水
太山庙街在太山庙乡北部偏东,太子山下。太山庙乡在县城东南,紧临方城,南都湖北畔。太子山是太山庙乡的祖山,是伏牛山主要山峰之一。

太山庙乡,解放初期先后属留山区、曹店区。1958年成立太山庙乡人民公社,1983年改公社为乡。面积133平方千米,辖19个行政村,计36000人。
太山庙街长300米,丑未走向,鸭河水环抱,左水倒右。左右夹耳,前朝圆峰。左右界水交合于震,再转向巽,汇入鸭河,终至南都湖。
站在内龙砂上看太山庙街,街很短,但藏风聚气。

乡政府(现派出所)于街正中,坐戌兼辛。

街前水城曲绕有情,来水在丑兼癸字,去水口在丙兼巳字。

左方起峰,似笔架,在癸。

右方亦有峰,饱满,在丁。

太祖太子山在亥。

在龙砂看前朝。

在东风桥上方看街全景

太山庙街入口

太山庙街出口

太山庙街脉轻气弱,系祖山枝中小脉融结,正结在10公里外离卦,现被湖水淹没。
太山庙街来水处正是南召古县城的出水口,俗称口子河。此处风大无比,接连五六里,掀屋揭顶,而短小的太山庙街却是藏风之所。
太山庙新街过高,确为露风之地。冬天,狂风大作,阴风扯着哀号肆虐不止。
经云: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太山庙街,亟需蓄水。在东南出水口也即南坡龙脖处建大坝,截流鸭河。
建坝蓄水,这是太山庙街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