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与《忒修斯之船》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从一个爱书的80后妹子转借来的。在手头放了大半年了,很长时间我都以为它叫《忒修斯之船》,是一位叫V.M.石察卡的作家写的,由美国一个飞天鞋出版社出版,找了几个书法好的中国人翻译复印装订成册的。总之有点封装酷炫,前所未见,便以绝不漏放的原则所以一直很想努力把它看完,却总是看得忍无可忍地看不下去。 这是一本貌似某美国高中图书馆的藏书,被两个年轻人借来当传情介质。书中间主体部分写了一个叫S的人,不明所以地推动着不甚明确的情节,旁注部分是两个年轻人因为研究石察卡而各种闲扯。几乎完全的跳跃,完全的不相干,看的时候无法专注,即使努力专注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所以看看放放,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总也舍不得还给别人。 直到某天从一本杂志上看到一段书评,才知道这本书实际上叫《S》,就是套盒上的那个花体字母。书由美国鬼才编剧、导演J.J.亚伯拉罕首部小说创作,与知名作家Doug Dorst合作。百度说:这不只是一本小说,更是一场挑战纸本书可能性的叙事冒险,一部献给文字的动人情书,是一个穿越时空而来的物件,是解谜的钥匙……如此,我决定认真按推荐读书。 阅读方法推荐: 第1遍:忽略笔记,以章为单位,读《忒休斯之船》全文,及译者注。 第2遍:铅笔笔记(那是Eric的早期笔记)。然后读蓝/黑色笔记,这是Eric和Jen的第一轮交流。
第3遍:配合附件,读橙/绿色笔记,这是Eric和Jen的第二轮交流。
第4遍:配合附件,读紫/红色笔记(第三轮)。
第5遍:读棕黑/黑色笔记(第四轮)。
第6遍:完整地读最后一遍。 攻略如此详细,但我仍然没能坚持做好,毕竟这岁月这心性,已经浮躁得高于文字低于逻辑了。第一遍阅读主体,第二遍阅读旁注,未按颜色分开。书终于在春节前后大量的工作闲息间努力看完了全部的文字,包括那二十多个配件的全部,但均草草而过,也没做笔记,理所当然地也没有收获到期望中的解密,唯一欣慰的是认识了这样一本神奇的书,知道大概讲了什么,以及那些书背后的故事。 且从此知道了这个著名的悖论。特修斯之船(又译为忒修斯之船)亦称为忒修斯悖论,是一种同一性的悖论。假定某物体的构成要素被置换后,但它依旧是原来的物体吗?公元1世纪的时候普鲁塔克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忒修斯的船上的木头被逐渐替换,直到所有的木头都不是原来的木头,那这艘船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因此这类问题现在被称作“忒修斯之船”的问题。有些哲学家认为是同一物体,有些哲学家认为不是。在普鲁塔克之前,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都曾经讨论过相似的问题。近代霍布斯和洛克也讨论过该问题。这个问题的有许多变种,如“祖父的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