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2周无效即应考虑换药?
拉斯维加斯——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精神病学教授Charles Raison指出,如果患者在抗抑郁药治疗2周后仍无应答,此时即应考虑更换另一种抗抑郁药或联合治疗;若症状恶化,就应完全停用抗抑郁药。
Charles Raison教授
Raison教授指出,证明抗抑郁药疗效并不需要6-8周的时间,目前流行的观点“100%错误”。
影像学研究显示,使用单剂药物2小时后,脑活动即发生改变;针对抗抑郁药与安慰剂疗效的对照研究中,两者的差异在1-2周就已出现(Arch. Gen. Psychiatry 2006;63:1217-23)。“大部分效应发生得比较早。”
“监测头2周的治疗应答至关重要,因为这一阶段对日后具有指示意义。对于任何一种给定的抗抑郁药,大约75%的患者可能产生应答,但也有25%的患者还不如之前。如果患者的症状较前恶化,停止用药。医生需要特别注意这种状况。”(Arch. Gen. Psychiatry 2011;68:1227-37)
Raison教授认为,总体而言,焦虑及存在自杀性的患者对抗抑郁药的应答相对较差。同样,存在童年期忽略、虐待及创伤史的患者对心理治疗应答更好,我们有必要就此询问患者。同样值得我们了解的还有患者自己想接受何种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还是两者联合。如果患者得到了他们想要的,抗抑郁治疗更容易成功。
“疼痛症状是患者对抗抑郁药应答可能不佳的强预测因素,”尤其是对SSRIs而言,“解决疼痛问题对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有所助益。”
当患者在抗抑郁药治疗几周后症状改善并不明显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加量;但对于SSRIs而言,数据显示加量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例如有研究发现,患者使用较低及较高的剂量并无显著差异。”(Br. J. Psychiatry 2006;189:309-16)
对于四分之一的患者而言,更换另一种抗抑郁药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一些研究推荐继续使用同一类药物,其他则建议更换另一类型的抗抑郁药。Raison教授称,就目前而言,选择抗抑郁药很大程度上是看副作用:抗抑郁药没有更好的,只有最合适的(Eur. Neuropsychopharmacol. 2012;22:453-68)。
增效治疗是另一选择,其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使用最多。颇具说服力的证据显示,这种用法确凿有效,但副作用也值得关注,包括锥体外系反应及代谢紊乱等。联合心理治疗的证据效力也比较强,锂盐和其他很多药物也可以考虑。
Raison教授还建议积极处理SSRI类药物的短期副作用,包括恶心、神经紧张、腹泻等,这样有助于患者坚持治疗。同样,如果以亚治疗剂量起始,缓慢滴定,焦虑及存在躯体不适主诉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也会增强。
Raison教授指出,在所有的SSRIs中,帕罗西汀“是我个人高度不推荐使用的一种(is the one I most highly recommend you do not use)。没有足够证据显示该药比其他药物更好,而该药导致体重增加、性功能障碍及心脏问题的可能性却最高。”
关于抗抑郁药治疗的时长方面,“我们不知道抗抑郁药治疗应该持续多长时间,很可能至少为6-9个月。”
来自ResearchGate的数据显示,Charles L Raison教授已发表各类论著93篇,总影响因子3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