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祥520发文引发全网讨论,纵观全篇文章他竟然忽略了这一点!
今天,罗志祥上午9点12分,在这个冒着粉红色泡泡的一天——520发布了一个全文长达6800字(据网友统计)的微博头条文章。回忆和周扬青共同经历的的9年,并@周扬青。

至于为什么在9点12分发出来呢?细心的网友还发现9月12日是周扬青的生日。

颇费了一番心思哦

这篇长达6800字的长文一经发表,微博网友顿时疯狂奔向罗志祥文章,导致网页崩溃,不能打开。

没错,当时我也点了,也没点开。
等我点开的时候我本来还在好奇罗志祥是会道歉?挽回?万万没想到这么长,而且是有点早年间青春疼痛文学的风格夹杂着古早的图片写出的一篇“唯美”恋爱回忆录。

文章中,他除了以“男孩”“女孩”来指代自己和周扬青,全篇没有提他们二人的姓名,怀恋地讲述了他和周扬青从相识到相知到相恋到相爱的全部过程。

通篇看下来确实可以看得出9年的时光两人曾经的甜蜜和依恋。可是细究起来罗志祥这回忆录比起周扬青写的分手文案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看完了全篇,我好像知道他为什么腆着脸也要挽回周扬青了。
周扬青说以前都是她给罗志祥编辑文案,我觉得这是真的。因为我发现自从她俩分手了,罗志祥的文案写作水平断崖式下跌。
好,让我们回过头拆解一下周扬青之前的分手文案:开门见山(有话直说,说人话。不拿山啊大海的说事,让人听不懂)、引起共鸣(能引起有相似经历的女孩的共鸣)有爆点(多人运动、时间管理)。在情绪上层层递进,高潮部分人神共愤,结尾处又显出自己的洒脱大气。

引得不少文案工作者将这篇微博仔细研究。
那我们现在来思考一下,对于我们新媒体运营者来说一篇好的文案究竟要具备什么要点呢?
一、逻辑清晰
逻辑清晰在文案中是非常重要的。文案如果逻辑混乱、看完也搞不清楚讲些什么东西,语序错乱的话,连基本的信息都传达不了更别说引发共鸣之类的了。因此,只有逻辑清晰详略得当的文案,才可以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文案的逻辑主要通过两点来实现:
* 表明痛点:说明为什么读者需要接受这个观点?
* 表明特点:说明为什么用户要接受你的而不是别人的其他观点?
只有这两个问题解决了,你在算是站在读者的逻辑:首先思考他们为什么需要你这个观点,其实再思考你的观点的可靠性。
二、简洁明了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时时刻刻都要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这让注意力很难长时间地集中在某一处。特别是现在信息都以短平快的方式呈现,更加要求我们文案的内容不可以过长且没有重点。因为如果我们在浏览了几行文字之后,还是看不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一般就不会再继续看下去。所以,文案除了要激发情感以外,保持文案的简洁也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周扬青文案相比罗志祥的长文,简洁的不要太清爽了,而且全篇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处处都有重点,真是非常完美的文案了。
三、引发共鸣
我们所写的文章最终服务的是读者是用户。
唯有站在用户的角度,设身处地思考用户的需求,然后才能说出用户想说的话,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从而打动用户。
那么什么是情感共鸣呢?情感共鸣指的是你通过文字或其他方式,给了物品一些特殊的情感价值,让它不再仅仅只是一个物品。让用户一看到你的文案想到的是“这就是我想说的!”那么,恭喜你,你的文案里完美更近一步了。
周扬青的文案处处都有有着优秀的用户思维,能引发许多在感情中被欺骗女孩的共鸣。
所以,要做好一名新媒体运营者,一定要从用户角度出发,善于揣摩用户心理,才能写出打动用户的文案。
文案作为一个新媒体运营者的必备技能光知道这些干货道理不行。还要多学多练,多思考。很多文案大佬也都是在不断调整和磨炼当中一路走过来的。
如果你也有关于文案的心得和想法,欢迎通过评论区和私信告诉我,喜欢这篇文章的话也欢迎点赞转发收藏哦。
希望我们都可以成为更好的新媒体运营者,我们下一篇文章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