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过的哪个旅行目的地让你念念不忘
查看话题 >记一座古城——巍山古城与一座私人博物馆
本文同步发布于公众号:wanderlust欢 收藏戳这里 👇 记一座古城——巍山古城与一座私人博物馆
巍山县,大理州下辖县,大理南部60km处。巍山古城始建于元代,为南诏古都, 至今整座县城依然较为完整的保持了600多年前建城时候的棋盘格局,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
待了两天,印象却极其的好,给我的惊喜远远大于期待,非常宁静漂亮的古城。
从大理有直达巍山的大巴,在下关坐车即可。此次去巍山,主要为了看全国第三的私人博物馆,梁大小姐宅院,东莲花镇和巍山古城。
一、巍山古城
第一天一大早从下关坐车到古城,住宿古城内为数不多的青旅之一,青旅没什么人,带着院子,阳光很好安静。



安顿好了之后,就去古城走走,古城不是很大,主干道一小时贯穿南北,但是四周的大街小巷还是值得好好探索一下。其商业化远远小于大理,街道两旁都是当地居民的宅院,临街一侧大都作为商铺、饭馆、杂货铺、一些设计师自己设计的古风服装店,比大理不贵且好看。还沿街摆着卖吃食的摊点,稀豆粉、凉卷粉、饵丝。凉卷粉配着木瓜醋好吃极了。


在古城散步

正午的阳光有些刺眼。

错落有致的屋檐。

很工整的城,宁静端庄。

商铺都在古宅一层。


街上人不多,阳光洒下来,悠闲地散步,心也变得宁静。相机丝毫未能记录下当时的美好,需身处其中才能感受。

一家服装店。




继续走,很快就走到了北城楼拱辰楼 ,城楼出去就是大广场,东西南北四条街道向四方延伸。

这个门出去,也就出古城了,周边的商铺更新更大一些。无论外面怎么喧嚣,从这里进入古城,一下子就静谧下来,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有种穿越的感觉,很神奇。

广场周边的商铺更大更新一些。

这条街上有很多饭馆,昭通烧烤,下午5点以后开门,好吃极了。



第二天一大早出发,去看文庙。




途径一条小巷,古老而不破败。




古城出去,便是巍山县广场,广场周边分布着很多吃的,吃了麻辣烫。加了当地特有的香料、薄荷叶,非常美味,汤底也很好喝。


二、梁大小姐宅院
巍山古城内的一家私人博物馆,巍山民俗博物馆,馆主邹敬谦夫妇。平日里门是关着的,门口贴有电话,电话馆长会来给你开门讲解。去之前想着拥有这样私人博物馆的夫妇,应该很富有,见面邹先生夫妇骑着摩托车过来了,很朴素。
听了讲解才知道,这家博物馆完全是邹敬谦夫妇二人斥资运营,包括宅院的租金,物品保存收集的费用,几乎花光了所以积蓄。邹先生一方面出于对祖上的传承,一方面出于对当地民俗文化的热爱,全屏一腔热血。二人曾经向政府求助过,政府同意让他们收取10元一人的门票,无其他办法。
一些报道

阿姨朋友圈发的北京国家图书馆馆长来参观指导,左右两侧为邹先生夫妇。

博物馆是一个有着二层木质结构房屋的院落,和周围的民居和商店一样,看上去毫不显眼,除了门口悬挂的“民俗博物馆”几个字,完全想不到里面竟藏有数千件藏品。


去往博物馆小巷的花朵。

博物馆院子,其实就是民居,邹先生向政府租来的。当时屋子已经快到期,出于保护古宅的因素,政府规定必须搬迁,夫妇二人很愁这一大屋子展品怎么办,很难找到作为新展厅的地方。这些老物件禁不起搬来搬去的折腾,搬一次可能就会毁掉一些,每搬移一次对文物都是巨大的耗损。每一件展品都是花了大量精力收集而来。

进去之后非常震惊,每间房都被各种物品塞得满满的,只是房间太小,东西太多,大大小小甲马、老字扁、古木家具、佛像就堆积在地上桌上。很多民俗相关的物品很珍贵,属于一段已经或即将消失的历史的记忆。
问馆长怎么这些文物就这样保存,馆长说这就是他们如今所面临最大的困难而无力解决的问题。因为东西实在太多了,展厅地方有限,他们为了维护搜寻这些东西,已经花了很多钱,现在馆长经济状况远不及祖上,仍在勉力维护,仅维护费用就难以承担,没有金额也难以找到更大更合适的房子了。大大小小堆积的展品。

听阿姨讲,也有人意愿收购部分展品,但是被他们回绝了,主要是怕这些展品被收购以后不能保存好,怕被再次遗弃或毁坏。
曾经有中央民大、云大的老师来参观,跟他们允诺会妥善保存文物后,他们将部分文物捐赠出去,捐赠的前提是受赠人必须有能力、有心保存好文物。
临走时候馆长加了微信,说每次有人来都会加微信,有机会多帮他们宣传,也希望遇到有能力保存这些文物的人,好将这些文物捐赠出去,妥善保存。因为自己已经66岁,身体也不是很好,怕日后没有能力保存文物。
下面陈列一些展品。梁大小姐闺房

佛家法器




大量文物就是这样堆积着,很令人震惊。


以下都是马帮文化。





今年三月看到了他们在微信处理马帮文化、佛教文化、土司文化,秀品,甲马等一些展品,好像也要换展厅了。
三、东莲花村
东莲花村是巍山县的一个回族村,位于巍山和大理之间,距离巍山古城25km。从巍山县坐十块钱的小面包到永建镇,导航暴走即可到东莲花村。 当地好像有若干个回族村,但东莲花村因存马帮大院、古寺而出名。
东莲花村以前很富有,很多茶马古道的马佛和商家是这里的。如今东莲花保护得很完整,有清真寺,茶马古道博物馆,对外开放的马家大院。主要是为了看三座马帮大院。(不是,为了吃)
从村口去往马家四合院的路途,出乎意料的美。路两边大片黄灿灿的田野,与远处的房子映衬在一起,像油画。




通往村里的路,一路暴走。



再走就看到了马帮大院的指引牌子,村子非常干净,依旧是白族风格的建筑。总共建筑规模较大的大院有三个,当时去开放的有 马如骥、马如清两个大院。


大院门口的照壁,院子很气派。


特色是“一碉、两院、三门、四阁、五堂、六天井”。它采用“六合同春”的布局,东西耳房、厅房同南面的主照壁构成南院的“三坊一照壁”,主房、东西厢房、大门和角楼则构成北院的“四合五天井”。 当时只顾看了,也没拍太多照片。

二楼通道看出去。





马家大院出来就去了村子里的清真寺,这边清真寺很有当地白族建筑的风格,不是阿拉伯圆顶式的。
大殿



清真寺大门

从邦克楼远眺

参观完后,我就去东莲花村的美食街觅食了。大众搜了一家特色烩面:回辉登楔氏牛肉面,赶过去果然很多当地人驱车来吃,可惜我一个人,没法点太多,就只点了特色烩面和牛肉凉片。好吃爆炸,心满意足。若是一群人来吃,烩面则是12一位,上来一盆,无限续面。还有红烧牛肉、牛干吧、白斩鸡,都没吃上,心心念。



美食街上还有卖果脯蜜饯、糕点、乳扇的,以及其他当地美食。待得时间太短了。
一篇流水账一样的游记就写完了,图文丝毫不能体会出古城的静谧端庄,总之是一个我去了还会去的地方。
云南系列,贴一下吧:
强强列推荐的一个云南的秘境:雨崩——记一个真正的人间秘境
最后甩一下我的主公号,全国逛吃攻略记录:wanderlust 欢
欢迎关注公众号【wanderlust 欢】,带你解锁全国的美食、徒城攻略。扫它▼

啦啦有钱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我在贵州吃什么——史上比较全的贵阳凯里美食攻略 (25人喜欢)
- 这是一篇凌乱的自我剖析——关于我毕业7年多工龄3年这件事 (45人喜欢)
- 一文看懂云南旅游——三大线路攻略汇总 (22人喜欢)
- 偏向茶山行——史上最全景迈山攻略 (20人喜欢)
- 一个小众旅居地——史上最全抚仙湖-澄江攻略 (1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