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说(儼齋)
命有两种,有理之命,有气之命。
《易》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者,理也;器者,气也。理是规定世界之所以然的形上法则,气是构造世界之所然的形下质料。未有世界之先,已有此理。譬如未有飞机之前,已有飞机之理。造飞机,不过是用那质料(气)循那法则(理)去造而已。但用尽天下的材质,却造不出永动机,正缘于永动机之「理」并不存在。故凡有一物,必有其理。万事万物之本质本性,就在于它们的「理」中。
《诗》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天生人物,不仅物有其理(则),人亦有之。这人理也叫人性。《中庸》云:「天命之谓性。」这天所授命于人的、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规定性,就是人之理,就是人之性。此性无他,仁义礼智而已。孟子云:「人之所以异于禽于兽者几希。」天下人兽,同是一气构造。而人兽之异,只在这一点「人性」「兽性」之异而已。圣人云:「五十而知天命。」圣人所知的,不过就是这人之所以为人的仁义礼智之性而已。明瞭这人性,便是知天命;循此理去作,便是顺天命。这天命便是世间最大最根本的「命」,便是理之命,万般皆有。
花开一树,飘茵落溷,际遇各各不同,但花之所以为花的本性则一。其际遇之异,乃是气使之然。譬如圆有圆之理,此理落实到现象世界,需借助于气(质料),乃能生成一个具体的圆。但世间的圆千千万,却不能说有哪一个是绝对的圆。或由于构划的工具,或由于承载的平面,或由于造作的主体(人、机器),无论多么微小的差池,这画出来的圆必有曲缺,不可能如理念世界中的圆一般完满。这便是气的缘故。同理,人所禀受的天命天性天理本身,乃是圆满至善的。但这理一旦与气合成,落实到有形气体质之人身,便不能不受气之障蔽。譬如花理虽同,却有荣有悴。人虽一性,有贫富贵贱、夭寿祸福之异,在气之长短厚薄不齐;有智愚贤否之异,在气之清浊粹驳不齐。又如花质既异,而随风落处,各又不同。盖天地之间,一气流行,复有正邪之分,相激相荡。人禀受这理气合成之实体肉身,飘荡乎天地之间,难免于吉凶顺逆之境,受这气流推致。这便是气之命,万般皆有。
气之命,或不由人。理之命,全在于人。身外际遇、乃至于人身,有以受气流、气禀之左右。但人心完全的自由意志,绝不是什么命中有以注定。《中庸》云:「率性之谓道。」过去无论吉凶顺逆,将来循这仁(人)义(宜)礼(履)智(致)的本性去作,便是正道。人宜履致,信然无虚;循道笃行,无有不吉。圣人云:「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圣人循性顺理,自在行去,乃是成全了这最大的命;全在于人,岂不由人?岂有半点钳锢?为仁由己而已。孟子云:「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循正道而行,得正命以终。不行回邪,不遭非命。虽「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而「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正道平易坦荡,野径戚戚惶惶;俯仰无愧天地,得失有所难计。万般皆有命,皆认命;唯人可以立命,半点全由人。朝乾夕惕,健行莫息。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