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克里斯多福·孟
1. 既然要爱,就要爱他的全部。
2. 你对伴侣付出什么,就是对自己付出什么。
3. 没有什么问题是大到爱无法解决的。
4. “有很多事值得人为它而死,但爱是唯一值得让人为它而活的事。”
5. 因爱而结合的家庭是没有家族牵系的,因为所有的牵系都是一种束缚。
6. 有些人确实能找到真命天子,且努力维持住初识时的热情之火,其他的人呢,纯粹的为恋爱而恋爱,一生中不断寻找能让我们热情不灭的特殊人物,而当热情熄灭时便转而寻找下一个可能目标。
7.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所作所为,绝大部分都是为了让某些需求得到满足,我们追求或吸引别人来做我们的伴侣,是因为我们需要人陪伴 照顾 了解 支持 接受 赞赏 抚摸和相拥而眠。
8. 你的亲密关系伴侣,是来帮助你更加认识自己,进而疗愈你的创伤,最终找回真正的自己,因此,亲密关系是通往我们灵魂的桥梁。
9. 你的伴侣不是你的爱与幸福的来源。满足你的期待与使你开心不是他们的职责,但你的伴侣的确在你的生活中扮演了三个重要的角色,尤其在面对情感上的成熟与唤醒真实自我的时候。这时你的伴侣将会依所需而扮演这三种角色之一:一面镜子,让你看见引发你关注的不舒服感;一名老师,在你探寻真实自我的时候,激励与启发你;一名“玩伴”,开启并陪伴你一段生命的旅程。
10. 通常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所谓的爱,事实上是由于伴侣的行为所带来的满足感,或对于重要感与归属感的需求。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完全与任何情境和情势无关,无法从他人那儿获取,也非由他人的行为而触发,而是因为你就是你!一段关系的目的不是给予与接受彼此的爱,而是帮助你了解你自己就是一直以来所寻找的爱。
11. 我们需要的是能鼓励我们超越自我的伴侣;我们在追寻的是能激发人生意义与方向,并在我们受到考验时,给予我们帮助的人际关系。这也就是“灵魂关系”。
12. 简单来说,情感是来自人类“爱与被爱”的基本需求。这个主要的动机就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吸引磁场”。
13. 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背后的真正动机,其实在于需求。
14. 你所需要的一切,其实都存在于你的心里,不假外求。
15. 有效沟通的八个纲要问题:1.我想要什么?2.有没有什么误会要先澄清的?3.我所表达的情绪,有哪些是绝对真实的?4.我或我伴侣的情绪,是不是似曾相识?5.这种情绪是怎么来的?6.我该怎么回应这种情绪?7.情绪背后有哪些感觉?8.我能不能用爱来回应这种感觉?
16. 在生命中,我们早晚有一天会了解到,与知名电视剧集《X档案》的台词相反的,真理“并不”在“外面”。没有人会满足我们的需求,没有人会让我们快乐,也没有人该为我们所受的伤负责。在外四处寻找之后,我们终于了解到,我们所有生活经验的因和果只可能存在于一个地方——我们的心中。
17. 内省是检视自己内在所有想法和感觉的过程,其终极目标是让你能和自己内在的事物和平相处,并且用爱来面对它们。
18. 基本上,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条是无止境地追逐需求,如果有必要就操纵他人,能拿什么就尽量拿,并在其他方法都失败时选择妥协;第二条路是借由以下的方法来了解真正的自己:放弃期望,用沟通来达成让双方都满意的结果,以及永远把自己与伴侣的快乐一并当作优先的选择。大部分的人都时常在这两种方法之间游走。但如果我们顺着第一条路——也就是注重个人需求的路——不断走下去的话,我们就会对伴侣有所要求,会与伴侣争吵,或试着控制对方等,但需求还是不会得到满足,而我们的气馁、沮丧感也就与日俱增。最后这一定会造成“自我放逐”的行为。
19. 真心诚意地付出,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你不会觉得心力交瘁,也不会因为得不到感激而愤愤不平,当然也不是为了偿还罪恶感才付出。这样的付出是完全不求回报的。你是听从自己的心在做事,因为你知道,这样的付出对每个人都好(要记得,所谓的“每个人”也包括你自己)。如果你的动机是为了爱或为了了解爱,那么你就只会注重付出的过程,并且了解只有在真心付出的时候,你才会用开放的心去“接受”。
20. 虽然弥补伴侣的放纵不是你的职责,但对方的放纵行为确实是你的责任。
21. 我们所需要做的——也是我们仅能做的——就是让灵魂的爱带领我们回到中心,回到有爱存在的地方。练习,不断练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