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物:佛说大药善巧方便经

敦煌研究院藏《佛说大药善巧方便经》 ,馆藏号0704号(发表号336号),158.4x 25. 1厘米,共80行,每行17字,共1348字,写卷有11处以朱砂句逗。写卷乌丝栏极细,纸为檗染硬黄纸,纤维组织细密均匀,书法极佳。从此卷的纸张、字体、墨色、界栏等特征来看,属于唐代宫廷写经。
写本首缺尾全,自“时有婆罗门早闲书论”始,至“诸人见已,共叹希奇”句终。尾题经名“佛说大药善巧方便经卷上”。写本卷末有题记四行:
上元初癸酉岁。谨按《大云经》,是宇宙再清之年,苍生解悬之日。相之月北陆囗囗囗日之□琳琅记
该题款上方有今人眉批“上元唐高宗年号”。唐代有二个上元年号,肃宗上元年号中无癸酉,高宗咸亨四年为癸酉(673),咸亨五年八月改年号为上元,可能是稍后有人补写的题记,记错一年(把上元初甲戌年当成癸酉年)。题记中的“相之月”即旧历七月,“北陆”是用星宿解释地名,由于下文缺字,因而具体含意不得而知。
此卷与P.3791《大药善巧方便经》卷上为同一位写经手抄写,书写笔划、笔势皆同,且每纸行数、字数都无差别。P.3791在前,讲大药出生经过,自“因(姻)眷属并悉观”始,“大药报曰”句终。敦煌研究院藏本在后。两卷之间还有一段文字缺失。敦煌文献中未见缺失部分和该经卷下。
《大药善巧方便经》现行各经藏均不见,《开元释教录·别录之七》“删繁录”指出此经出自《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内容又见于《说一切有部律中缘起》,是依据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抄出流通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27中之《第六门第四子摄颂之余明大药师》,最后两自然段内容与本写卷完全一致,可见《大药善巧方便经》即义净翻译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摘录。
《大药善巧方便经》因不见于现行各经藏收录,唐以前和唐以后也都不见此经流行。幸赖藏经洞发现,世人方见此经,仅见于法藏和敦煌研究院藏,弥足珍贵。
参考文献:
杨森《敦煌遗书<佛说大药善巧方便经·卷上>札记》,《敦煌研究》1989年第4期。
来源:敦煌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