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啄人的鹅
一个人追得起劲,一群小孩子追得疯狂,那就是一般疯狂的小原始人,所到之处,鸡犬不宁。
前几天看杨绛的《杂忆与杂写》,在一篇写在中国的比利时女人中看到这样一句:“入门有两只大白鹅扬着脖子迎来,一面叫,一面挥着脑袋啄人。原来大白鹅可充看门狗!" 看到这里,我一口正在喝的水差点喷出来,太好笑了。写得实在太传神,我仿佛就听见了大鹅的叫声,摇摇摆摆朝我过来。
小时候被父母放养在农村几年,那应该是我人生中难得的彻底放浪不羁爱自由的时刻了,但是也因为太小了,能记得的事情也不太多。
那时候外公外婆还有农田和水塘,基本上当地能种的能养的都招呼齐了,鹅自然不会缺。小孩子,也没什么正经事(话说回来,小孩子又应该干什么正经事呢?),大人们忙农活,不忙农活也要休息不愿意搭理我们,浑身的力气和精神没处撒,所以经常追着鸡鸭鹅满院子跑,还是在夏天烈日炎炎下。一个人追得起劲,一群小孩子追得疯狂,那就是一般疯狂的小原始人,所到之处,鸡犬不宁。
那时候还很小,记忆中鹅很高大,脖子长,声音大,跑得还快,所以追鹅是刺激又有挑战的。朝它跑过去,鹅会微微抬起翅膀,在平地走个弧线就避开了你。如果你在后面穷追不舍,就会看到鹅左右摇晃的屁股一直在你眼前,可是怎么也抓不到。这样跑几次,鹅就知道你的水平很差,就会反过来挑衅,向后仰仰脖子,一副看不起你的样子,摇摇摆摆在不远处晃荡。它知道你追不上,所以看见你跑过去也是不慌不忙再走一遍弧线。后来有别家的小孩儿来一起追鹅,有时候大鹅走完弧线径直朝人过来,仰着脖子,浑厚的叫声响彻整个院子,加速度奔过来。两三岁的孩子见这等情形,多半是吓得四处逃散,一边逃一边喊,一边喊一边笑。大人们听见这满院子鹅飞人跑、大喊大叫,也在那儿哈哈大笑。
后来想想,外婆家的大鹅们怕是知道我是它们一家的,所以任我再怎么追赶,顶多也就是躲我,懒得理我,也不怎么反过来捉弄我。
这个月初,和朋友开车去咸宁,路过湖北湖南边界。那边有一山接一山的竹子,一条省道开了很久,竹山总也没尽头的样子,风景真是好。我们在路边停下,路口一家门口就是大片的竹子,一直延伸到山上,于是下车去看。院子事开放式的大场院,我们走到里面,在一条通往山上的小路口看见三只灰褐色的鹅。我让朋友过来看鹅,他一个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人竟然信誓旦旦地说那是鸭,还说是鹅的话看见人来会跑过来啄人的。结果刚说完,领头的大灰鹅叫了起来,摇摆着身体朝他走过去,吓得他赶紧往车边跑,而我已经蹲在地上笑得直不了腰。不过还好,这家主人听到鹅叫出来,我们和主人家打了招呼,聊了几句,大鹅也就消停了。不过,这件事成为我嘲笑朋友永远的谈资,一个农村孩子错把鹅认成鸭,被种族歧视的大鹅奋起反击,把他驱逐出去了。
所以,杨绛说的“原来大白鹅可以充当看门口”,我是相信的,至少可以吓唬吓唬我朋友这样怕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