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等于我喜欢 | 和十个友邻的奇妙相遇
在豆瓣上大家都在标记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歌,一多了就有交集,有些是你和我、他和她共同喜欢的。这个网站设计有不少细节,比如你点进去一个人的主页,会显示你和他/她的共同喜好。
随手点进去几个日常关注的网友页面,发现很好玩,和每个人的共同喜好都不一样,而且都带有一种浓郁的“个人感”,都是特别的、有想法的人。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在豆瓣网友是叫“友邻”的,这就带你认识认识我的几个友邻,看看我们共同喜欢的是什么。
- 01 -

这是一位大学老师,教社会学人类学的教授。我和他的共同喜好里,打头的这五本里有四本书和一张唱片。书分别是鲁迅06年单行本里的两册(《且介亭杂文》和《热风》)、一度洛阳纸贵成为敏感词的《陈寅恪的最后20年》、迈斯纳的巨著《毛的中国及其后》,唱片是尼尔·杨1972年的经典专辑Harvest。
这位友邻给我的印象是八零后中生代学者的典型样子,接受过西方的学术训练,聪明、勤奋,对自己和世界有很深的掌控力,也认同自我意志的价值,只是在国内做大学老师现在很不容易,遇到了不少难题,而且难题显然越来越多。
-02-

这是一位因为分享电子资源知道的博主,经常上传一些少见的电子书和数据库资源,功德无量。我们的共同喜好不多,这里排头的五个里有三本书和两部电影,书是三部历史学著作,分别是易劳逸的名著《流产的革命》、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和周策纵先生的《五四运动史》;电影是岩井俊二作品里我最喜欢的《四月物语》和小津安二郎的名作《东京物语》。
第一部书《流产的革命》很有意思,和我当年读的那本版本一样,因为比较少见,图书馆又总是被人借走,所以我们宿舍楼下的打印店里备了不少复印本,我们就读这种。非常牛的书。
-03-

这是一位影评人,他和我的共同喜好里有四本书和一张唱片(当然还有大量的电影,排在后面了)。四本书分别是奥威尔相对小众的一部《致敬加泰罗尼亚》、美国摄影师薇薇安·迈尔的摄影集《我与这个世界的距离》、伊朗导演阿巴斯的电影随笔集《樱桃的滋味》和复旦张新颖老师写沈从文的《沈从文的后半生》。
唱片是电影《美国往事》的原声带,我三次看这部片,两次自己看,一次去北京小西天的艺术影院,每次看完都是一样,主旋律萦绕在怀,三日绕梁不是随便乱讲的。
-04-

“You are what you read”,这句话居然是真的。
这是我和一位专业译者的共同喜好,她同时也是住在我们南京的文学编辑。这里的五本书分别是周克希谈翻译的《译边草》、写自然和人类灵性的《世间万物》、本地作家叶兆言的代表作品《南京人》、毛姆的小说《面纱》和木心的《文学回忆录》。
-05-

这是中国传媒大学的一位老师,也是作家和摄影家。这里是四本书和一张唱片,书分别是沈从文的《自传集》(就是《从文自传》,我和梁朝伟的共同选择)、诗人顾城的精选集《树枝的疏忽》、周梦蝶的诗集《刹那》和日本摄影家杉本博司的《直到长出青苔》。
唱片是龚琳娜的《静夜思》,古曲新唱的新艺术音乐,我第一次听是当时在大学听龚琳娜的讲座,大家都是奔着看热闹来的,结果她现场唱了这曲《静夜思》,全场人被震慑,真是大艺术家。
-06-

我很喜欢的一位插画师,是通过我当年的设计师伙伴知道的,画得真好看。这里我和他的共同喜好里有四部电影(电视剧)和一本书。四部片分别是讲我最喜欢的艺术家蔡国强的《天梯》、早年间的经典《金粉世家》、布鲁克林味的美剧《破产姐妹》和当年徐娇的转型之作《星空》。
唯一的一本书是冷幽默漫画《我所有的朋友都死了》。
-07-

这是另一位插画师,一个女孩子,好像也是住南京的,所以共同喜好里出现李志的专辑《工体东路没有人》和朱偰先生的《金陵古迹名胜影集》毫不奇怪。
剩下的三种是李娟的《冬牧场》、侯孝贤的电影《刺客聂隐娘》和艺术史家巫鸿做的一次策展《物尽其用》,试图通过一家人半世纪的日常用品来展现我们身处的中国。
-08-

这是我北大历史系的一位学长,现在在日本读博的。我们的共同喜好显然就是历史系学生的日常,五本书,分别是利玛窦的《天主实义今注》、钱穆先生的成名作《先秦诸子系年》、我们共同的老师中国台湾人叶纯芳姐姐的《中国经学史大纲》、社科院哲学所高山杉老师的《佛书料简》和近代史前辈张灏的《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
说起来,这几本书里,《佛书料简》还在我书店的架上,选这样的书应该会吓到一些懂行的读者吧,是不是心里面对这家书店的选书又竖了大拇指:)
-09-

这是一位学术圈的小网红,在社科院做佛学研究的前辈,也是我们历史系的老学长。所以仍然和上一位一样,我们的共同爱好是典型的北大静园趣味。
五本书,分别是耿云志先生编纂的《胡适年谱》、北大哲学系老前辈朱谦之先生的讲义《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北大考古奠基人宿白先生的《汉文佛籍目录》、老辅仁顾随先生的《驼庵诗话》和北大历史系中生代代表人物日本人桥本秀美(乔秀岩)的《北京读经说记》。
桥本秀美和叶纯芳两位老师是两口子,叶师的文章里说他们在好多年前是结拜兄弟,要共同振兴经学:)
-10-

这是一位我大学时候认识的女生,准确地说是毕业的时候才认识的,十足的才女,读很多书看很多电影。我们的共同爱好里有四本书和一张唱片,书分别是中华书局十三经本的《四十二章经》、日本大学者石田干之助的名作《长安之春》、杨子译本的《费尔南多·佩索阿诗选》和陈凯歌的个人回忆录《少年凯歌》。唱片是Kelly Sweet的We Are One。
《少年凯歌》是我们前不久刚介绍过的一册书,抄录过一部分:抄书 | 应该人手一册的《少年凯歌》。
>
大概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