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了,就想谈谈书中那些决绝的浪漫
一粒珍珠,是痛苦围绕着一粒沙子所建造起来的庙宇。——纪伯伦
如果说书还能带给我们什么,我想说,关于生命中那些决绝的浪漫,比你我的想象还要广阔,比你我的痛楚还要深刻。好些情愫唯有在书中产生,尤其是,关于那些决绝的浪漫时刻。
2020年的前五个月,三本书带给我精神上的绝对浪漫体验,这些体验触及了我心中从未达到过的柔软地带,那感觉让人很窒息,很悲伤,很震撼,以至于我做起了长长久久的清醒梦。好奇妙,这三个故事都是三场惨烈的悲剧,却因为这悲剧过于动人,触发了我对生命最向阳的期盼。
这就是悖论吧?当你不爱悲剧,却不知,唯有悲剧才能触及这世间、这宇宙、这生命中,唯一有意义的黑洞。
一,关于爱情的决绝浪漫:《伤心咖啡馆之歌》
“这样一个人说不定某个星期天喝了几杯酒,见到了沼泽地里的一朵百合花。也许他会把花捏在手里,细细观察这纤细的金黄色酒杯形状的花朵,他心中没准突然会升起一种像痛楚一样刺人的甜美的感觉。一个织布工人也许会突然抬起头来,生平第一次看到一月午夜天空中那种寒冽、神奇的光辉,于是一种察觉自己何等渺小的深深的恐惧会突然使他的心脏暂时停止跳动。”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十几年前的学生时代,我承认那时候我尚年幼,完全没有读懂这个故事的能力。十几年后我早已忘记了关于它的一切,因此它才得以在一瞬间侵蚀我所有关于爱情的认知。
我可以毫不夸张又不负责任地说一个“最”字吗?这是我活了三十三年,所见识过的,最伟大最不可思议最痛彻心扉最决绝最具有浪漫气息的爱情故事。它太极致了,也太浪漫了,它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却又是同时充满了魔幻色彩和具有现实意义的。
在这里,我不想细说关于这个故事的梗概,敲打下关于他们的每一个字,恐怕都会让我觉得很痛。
我只能说在成千上万的这世间最泛滥的爱情故事中,它最为深沉,沉到好似触及了人性之底;它也最为超凡脱俗,脱俗到你晃眼一看,恐怕会感叹:这些俗人,能有什么样动人的爱情?!它俗到就像是漫天星辰里最黯淡的角落里的那颗星,但一旦你长久认真地注视它,它定会引领你去到新的精神世界里。
我早已不是那些还对爱情感兴趣的少女了,但请容许我视《伤心咖啡馆之歌》为我爱情观里的精神食粮。它也很可能是我此生,唯一会推荐的关于爱情的书。
二,关于命运的决绝浪漫:《西西弗神话》
“如果说有什么个人命运,那也不存在什么高高在上的命运,或至少存在一种荒诞人断定的命运,那就是命中注定的命运,令人轻蔑的命运。至于其他,他知道,他是自己岁月的主人。”
“就这样,他确信一切人事皆有人的根源,就像渴望光明并知道黑夜无尽头的盲人,永远在前进。”
“他离开山顶的每个瞬间,他渐渐潜入诸神洞穴的每分每秒,都超越了自己的命运。他比所推的石头更坚强。”

我喜欢哲学中的存在主义,也承认生命的荒诞性,我不知道是不是正因为如此,我喜欢加缪的每一部作品,也非常容易被他触及到心里。而《西西弗神话》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哲学小记,尽管它只有小小的篇幅,就好像只是加缪学生时期的一篇论文而已;尽管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它甚至都不算是一个哲学作品。但它的力量真的太强大了,强大到在我心中,可能已然超越了我最爱的尼采的作品。
西西弗神话,就是那个流传了几千年,耳熟能详的神话而已啊。如果加缪没有一边漫不经心地说起这个神话,又一边滔滔不绝探讨起命运的话,它真的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故事了,普通得,就跟我们小时候听的那些童话和寓言,没什么两样。
然而在加缪赋予的“荒诞”的意义下,命运的坚不可摧、人事的遥不可及、以及唯一可能会强大过世间万物的人性,三者碰撞出宇宙间最耀眼的火花,这火花燃烧在西西弗日复一日所推的石头上,燃烧在他的眉宇间,燃烧在他的灵魂里。他太闪耀了,他的一生再荒诞不过了,却正是这样荒诞的生命,才得以让我们见证,我们这些所谓的“伟大的”生命体,有可能抵达的深刻意义。
如果你也看出来了,这就是悖论的曼妙啊!
终于,哲学里的那个终极问题:“如何克服生命的荒诞性?”
这本书里,是不是早已给你最极致最值得思考的答案?
就算是命运,又如何?不就是命运吗?
三:关于生命的决绝浪漫:《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与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
“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人的伟大在于他扛起自己的命运,就像用肩膀顶住天空的巨神阿特拉斯一样。贝多芬的英雄,是托起形而上之重担的健将。”
“凡认为人类历史在五号星球上会变得不那么血腥的,为乐观主义。凡不这样认为的,则为悲观主义。”

这是一本太出名的书了,米兰·昆德拉实际上应该是一个哲学家,这便是他的书如此有魅力的原因。我愿意称这样的书,为有灵魂的书。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故事其实也再显而易见不过,它绝非是一个很深刻的故事,也并没有在我心中获取那么极致的”轻“的地位。然而这本书最主要的灵魂是要论证一个哲学观点:尼采的“永恒回归”思想。这便是这个故事的核心。
我当然有很仔细学习那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配合大量的注释的话,这其实并不是很难读的一本哲学书,作为尼采的代表著,尼采大多数著名的思想皆出自于该书。实说话,书中绝大多数的哲学观点我都毫不费力地自我消化了,唯有这个“永恒回归”思想。在学完这本书的时候,我甚至有去网上查阅,却依然只能获得一知半解。
是米兰·昆德拉在这件事上彻底地拯救了我。他用这个看似平庸的故事,向我娓娓道来“永恒回归”的所有意义。在他的故事下,在他的述说中,那个名词终于在我心中化为了液体,它融进了我的血液里,被充斥到我的心脏,又伴随着我的每一次呼吸;它让我更清楚地认识了自己,尽管我要为此去再一次感叹生命的荒诞、宇宙的无奈、和所谓“轮回”的毫无意义。
尼采,真的太厉害了。米兰·昆德拉,也是如此。
在彻底地理解了这一切之后,我终于发现,原来,对于五号星球的预测,我一直都是那个要选择会变好的人;原来,我从不知道,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
无论如何,正是在“永恒回归”解读下的生命,得以体现出更为极致的浪漫性。
所以,此刻是否又可以去回答哲学上的另一个终极问题:“如何克服生命的毫无意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它其实一点都不轻。就算是最终我们的生命就跟人类的历史一样轻,但至少在这本书里,它的内里,其实通通都是向上的。正如尼采提到过的那棵树:越是向阳生长,根越要扎向黑暗的深处。
人性如此,生命如此。
人性本该如此,生命,本该如此。
而我最期待的,是关于书中那些决绝的浪漫,来日要更多的,适时相遇。
默小奥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奥斯特先生今天在月亮当班 (2人喜欢)
- 语言,你唯一的人生剧本 (1人喜欢)
- Personal Philosophy 2024-2025上 (2人喜欢)
- AI不如就你行你上吧,我反正从此再不会死磕技巧技术 (2人喜欢)
- 结课日记VII:那份属于艺术生的雅思7.0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