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主义如何改变你的生活的?
查看话题 >别让极简限制你的人生—那些忙着极简的年轻人
我个人在八九年前开始断断续续读了很多极简书籍,那个时候好像极简在国内还没有这么普遍流行,我也是因为生活不如意寻找各种出口,广泛涉猎各种书籍的时候偶然接触了极简主义的内容。
那个时候在寝室,其他室友都不舍得扔东西,但是我却只要遇见自己觉得暂时用不到的,就果断扔掉。室友们都觉得我太败家,我也觉得室友们看不穿。但是实际情况是我一边舍弃一边购买,并没有思考与物品的真正关系。
就这样书虽然读了一些,所谓的断舍离极简也似乎一直在进行,随着毕业工作结婚经济条件转好,搬入别的城市生活,面对光鲜亮丽的世界,欲望开始释放,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物欲横流的生活”(当然无法和那些富二代相比)。举个例子,不到一年时间我的淘宝积分就由原来几百分达到了几千分,我记得只有超过几千分才可以花88元开88VIP,否则要花几百元开通。这还只是淘宝购物软件上的,还有各种其他软件实体商场,我买衣服鞋子基本只去实体商场,护肤品一般也去专柜,所以可想而知这淘宝买的不只是必需品。就这样过了几年时间,大概是从今年开始,随着疫情的爆发每日在家,开始有时间审视自己。看着家里的物品开始出现了厌恶,感觉处处被物品包围。而大多数物品都是我曾经想拥有的,但是因为没钱而无法购买的。例如各种美容仪按摩器家居装饰品,漂亮衣服包包等;可能开始买回来我会很开心用几次欣赏一下,时间久了,只是摆在那里积攒灰尘。疫情期间一边被物品包围一边看着网络充斥的各种商品宣传购买信息,我开始思考自己与物品的关系。例如我大概五六年前开始用电动牙刷,从飞利浦到欧乐B等,那个时候我个人觉得电动牙刷没这么普及,后来看到大肆宣扬电动牙刷的好处,我只能笑着不语。有一段时间我的电动牙刷是搁置的,缘于住酒店没带电动牙刷,用酒店自带洗漱用具,刷牙的时候用普通牙刷,那一刻感觉好轻,那种感觉就像背了很久的重物突然卸下很轻快。平时电动牙刷真的有些重,于是回家后的一段时间用起了普通牙刷。所以细微之处,总有优势总有弊端。说到底一切还是和自己认真刷牙的习惯有关,用普通牙刷认真刷牙一样能保护牙齿,用电动牙刷如果随便糊弄到时间,一样对牙齿没好处。但是假设我从没有用过电动牙刷,我一定不会发现轻重这种细微的被忽略的使用体验,一定会只是执着于电动牙刷刷的更干净这亦功效。所以大多数物品你用过或者拥有过就不会再执着。如果没有用过某一物品,单纯因为价格或者为了省钱去压制自己不购买,这不是极简,这是节俭。极简和贫穷无关,贫穷的人是没资格说极简的,这不是歧视,而是说人性本如此。未曾拥有过享受过的东西,一个人就能够对它做到无欲无求,可能吗?如果可能,大家都是活着的佛陀,无欲无求,那人生活着的乐趣又在哪里?但是话说回来也有可能,但这样的人太少太少,这样的人大多有自己内心极其热爱的事情,因此才能做到。(我的爱人就是对任何物品都无欲无求的人,而我觉得这源于他的家庭和父母教育以及他有自己超级热爱的事情。)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想要的东西不去购买这是压制欲望,压制内心欲望不会带来幸福,只会带来疾病和痛苦。而随着一个人成长经济条件改善,很可能后来会遇到欲望爆棚,无度购买的局面。
也有些人指点那些极简的年轻人,欲望爆棚的时候,去看更贵的东西,攒钱买更贵的东西,例如买房。但其实这已经背离了极简,我个人觉得任何对某一物品的执着都是背离极简。极简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身心自如,一种对物欲的淡泊,可以练习但不能强求。
年轻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黄金时代,往往孕育着无限可能。荷尔蒙正在走上坡路,想爱,想吃,想玩,想买漂亮衣服鞋子,想去旅行,想去感受体验更多,这是青春的意义。如果在这个时候,一味想着极简,遇见一个漂亮裙子,却拒绝购买,认为这是消费陷进,自己很聪敏的躲避了。但是试想一下,你在这最美的年纪难道不值得配一条漂亮裙子吗?假若80岁回头看年轻时候的自己,难道不觉得穿上这条漂亮裙子去和帅气的男孩约会才是人生中更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吗
我总觉得年轻的岁月该做加法,尽可能拓宽生命的体验,享受物质的丰富,当然前提是在经济条件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去给自己想要的最好的。随着年龄增长,开始剔除不必要的,一点一点去发现自己想要留下的。极简是在丰富之后,只留下一个最好的给自己。
另外一点我虽然现在践行极简,但不是什么都不买,只是更谨慎的购买。遇到确实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对健康有帮助的,自己十分喜欢的,我一样会购买并扔掉原有的旧物。例如我最近刚刚购买了一台筷子紫外线风干消毒收纳机。在南方湿度比较大,筷子经常发霉需要更换。这次偶然看见这个筷子杀菌风干收纳机,果断购买并扔掉那个普通的筷子收纳盒。极简一定是要给自己最适合的最好的一个,而不是乱七八糟的一堆,是人生的过程,在青春盛放后的减法回归。而在青春最美好的时候,该享受那物欲爆棚的快乐,喜欢漂亮的衣服就去买去穿,荷尔蒙正在走上坡路,那就花开折枝,火锅开时涮肉,记录那些嘎吱作响的感觉,管他明天会怎样呢?毕竟你才是一切的主体,你的每一刻快乐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我记得我们那边老人看见年轻人饭量好却克制着少吃怕胖,就会笑着说多吃点,能吃就多吃点,减什么肥呀,到我这个年纪呦,想吃也吃不下了……其实,有些事情,错过那个年龄,就再也无法拥有了。
所以你的人生刚开始,路还那么长,不用忙着极简,以后有很多时间等着你,可以去极简。但是青春就那么几年,时间不会等着你。
极简本该是随着成长经历不断思考后的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改变,年纪轻轻,忙着追寻极简,还没看过色彩斑斓就说自己只爱黑白,是不是过早的限制了人生的更多可能呢?
絮絮叨叨说了一堆,好像最后还没有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总结一下大概就是几点:
1.不要跟风极简,极简不是一种流行,不要把压制自己欲望的节俭当作极简;
2.人活一世,是不断成长的过程,年轻的时候,尽可能去体验享受更多,有利于发现自己真正喜爱的;年轻人有很多物欲很正常,喜欢好的东西,没必要一直压制,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喜欢就去购买;
3.极简不是强迫自己压制欲望,而是由内而外对物品的一种淡泊,极简一定是身心自如,而不是压制内心;
4.极简是给自己一个最好的,而不是一个很破的东西坚持用就是极简。遇见更好的替代品舍弃原来的物品,一样是极简。极简的本质是人,一切物品为人服务,而不是人受困于物品。
5.极简不是目标,目标是身心自如,生活有序。有些人喜欢收藏,整理的井井有条,那样的人一样不受困于物,也是一种极简。
6.我不否定有一些人天性物欲淡泊,也许从小就没什么强烈的购买欲望。因为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他从没有任何想要购买的东西,甚至读书时候,他妈妈给他邮寄的各种衣服用品他拿到后都一年不拆箱,完全没有兴趣。但是我觉得这源于他成长的环境和性格,首先成长环境从没有过任何欲求不满;其次他有自己的爱好兴趣。所以他是一个始终极简的人。我想表达的是,如果你年纪轻轻不受物欲困扰,那就按照自己的内心来,属于天性极简;如果一边压制欲望一边想要极简,不如先搁置一下所谓极简,享受青春的美好。
最后本文缘于真实案例引发的感想:一个年轻人想要购买电动牙刷,但是觉得有点贵觉得浪费,觉得是陷入消费陷井,觉得有违极简,但是内心又很想买这个电动牙刷,于是求助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压制这个购物欲望?看到这种一边渴求一边压制欲望寻求可以让自己不去购买的方法却说这是极简的现象,因此有了以上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