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代遗憾的事情
查看话题 >论一个历史学渣的自我修养
1
从小打大,我听到过最动听的误会,就是别人夸我:你学习成绩一定很好吧?好多人都觉得,我爱看书、爱写东西,性格内向,又看上去乖乖的,一定从小就是那种学霸型的选手。
每次听到这种夸奖,我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实在是抱歉,给你们带来了这么大的错觉!在此,我必须要向各位坦白,我不仅成绩不好,而且每门成绩都差得旗鼓相当。这算不算是学渣的另一种实力?
话说回来,从初中开始,我就不喜欢上历史课,一上课就发呆走神。两只耳朵就像装了防盗门一样,只字不进。到了高中,我的历史老师从男的变成女的,从普通职员变成了副校长。可还是没提起,我对历史的半点儿兴趣。原因如下!
高一期末考之前,她坐在讲台后监督大家复习重点。我正在忘我地神游中,她忽然一个手跨过讲台,直接戳到我课本上,用食指指狠狠敲了几下课本说:你这一页已经看10分钟了,发呆还没发够啊?当时听到这句话,我寒毛都竖起来了,从这以后我更加坚定,打死也不学文科的想法。
虽然,这位历史老师只教了我一年,但绝对能在我心目中,排进TOP 3。
2
虽然我不爱历史,但我却特别喜欢看古装剧,这一点,我爸绝对逃脱不了干系。在我有限的记忆里,我爸带我看过无数古装片。你别管剧里的历史事件是真是假,起码朝代是真的吧,皇帝是真的吧,偶尔出来个妃子,生个皇子也是真的吧。
可我偏偏历史太差,看啥啥不懂。只能自己干着急。这种感觉怎么形容呢?嗯!就像你饿了三天三夜冲进海底捞,忽然发现一个座都没了,你说得多难受,多憋屈!不过电影还好,一般就讲一个事儿,临时查查也能搞清来龙去脉。
但电视剧不行啊,一部古装历史剧,动不动就七八十集,往往贯穿一个朝代或几代君王的一生。就我这历史水平,史实都能被看成虚构的,你说编剧冤不冤?
时间长了,自己都觉得没劲,所以我决定,洗心革面,将功补过:好好学习,天天追剧。
我看剧有个毛病,每次对主角都提不起兴趣,就喜欢配角和八卦野史,所以每次买回来的历史书,也总是牛头不对马嘴。最早看《楚汉传奇》,我就买回来一本讲吕雉的书。这给我过瘾的,比电视剧里的情节可有意思多了。
3
前段时间疫情严重,我和好好爸在家憋的慌,就想拿点珍藏的存货出来看看。我俩揪着头皮挑来挑去,最终还是翻了《大军师司马懿》的牌子。才一个多月啊,我俩硬是把两部剧都看完了,直接给我熬出了五星级黑眼圈。

当时我负责看书,好好爸负责查百度,两个历史学渣看剧,可比一个人看有意思多了。
说到司马懿所处的历史时间,那是相当的尴尬,前面勾着后汉,后面搭着西晋,害得我选书都选得脑瓜子疼。最后只能是矬子里拔大个儿,挑两本正经的。一本是易中天的《品三国》,另一本就是吕思勉的《三国史话》。
吕思勉,国学大师,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之一。必须承认,老人家讲述的方式非常有趣。但文法实在太复古。害我看一页书的时间,比看一集电视剧的时间还要长。
我一直怀疑,我一个古文这么差的人,怎么当初会选这样一本书呢?后来看到封面,才断然醒悟。它是这么写的:一部“大家”写给大家的通俗历史著作。没办法,读者总会被这样的宣传语骗来骗去,习惯就好,反正多读书总没坏处吧。
大多数人看古装历史剧,特别爱把角色进行分类,生怕看不出各个人物的立场,就显不出自己的文化水平有多高。尤其在遇到曹操这种,极具争议的角色时,更巴不得把自己身上,所有的历史库存和词汇量全搬出来。
什么奸臣、叛贼、杀人狂魔,都一股脑儿地丢到曹操身上,实在是冤得很!可你别说,这部剧里,我还真就最喜欢曹操。就因为喜欢曹操,我还顺搭喜欢了于和伟好一阵呢!

每次表白曹操,总会有历史好的学霸出来指正我,他有什么好的?疑心重,残暴孤僻,滥杀无辜,性格怪戾,他明明就是个大叛贼,大坏蛋啊。
我呸!我看你才是大坏蛋呢!人在乱世中,不自保难道自杀吗?生命又不是儿戏,把你丢在那个乱世,搞不好你会比他更凶残。他身上明明有那么多,令人仰慕的才华和谋略。可却总是被后人诟病。
在我看来,就是一派胡言,满纸荒唐。
4
我承认,曹操的缺点确实不少,但和他的人格魅力比起来,这些根本不足挂齿。才智、谋略、气魄、胆识,哪一个不是他过人的优点?诗歌、军事、政治、文学,哪一个不是他擅长的领域?
他是偶尔有些性冷残暴,但面对荀彧和郭嘉的离开,他也曾流露过温情的一面啊!身在乱世,谁的真情都经不起打磨。更何况,他还是受人敬仰和忌惮的帝王。
关于曹操,吕思勉在《三国史话》里这样评述:
对魏武帝不正当的批评,我们只能认为是社会的程度低下,不足以认识英雄。封建时代,是有其黑暗面,也有其光明面的。公忠体国的文臣,舍生忘死的武士,就是光明面的代表。这两种美德,魏武帝和诸葛武侯,都是具备了。他们都是文武全才,两汉之世。正是封建主义的尾声,得这两位大人物以结束封建时代,真是封建时代的光荣。

我历史差,看剧爱轻事件,重人物。愿意看每个人的选择,也更愿意去琢磨人在抉择中的变化。所以,对我一个历史学渣来说,一个人物,物究竟是奸雄还英雄?反倒没那么重要了。
许多历史人物,不都是从正向邪,又由邪归正。兜兜转转,才走完这一生的吗?生死荣辱的每一步,都由不得他们来选。是福是祸,送上门的,都得接着。
所以,奸雄和英雄,不是你我说了算,也不是历史说了算,而是立场说了算。
5
最后,我们象征性的来聊聊这部剧的主角:司马懿。

司马懿,一介汉臣,从拒绝入仕到四世三公,他曾是诸葛亮最忌惮的敌人和朋友。晚年独揽政权,纵容儿孙开辟西晋王朝。被后人扣下一顶“冢虎”的帽子。
什么是冢虎?潜伏在坟墓旁的老虎。要么护主,要么求食。无论哪一种都带着神秘和阴狠。
从狼顾之相被曹操觊觎,到自残双腿拒绝入仕。从一己之力推行新政,到古稀之年披甲杀敌。他每一次“主动出击”都是“被逼无奈”。
纵观司马懿这一生,无数次想力挽狂澜,挽救时局,却总是力不从心。正如诸葛亮所说:你只能救自己,救不了时势。因为大势已去!
我欣赏罗贯中对司马懿的评价:诸葛常谈羡,能回天地春。
想想看,能让诸葛亮心生羡慕的人,该有多深邃!就连曹操临终前,也一再嘱咐曹丕: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一个完全没有弱点的人,才最让人畏惧。
6
由于历史成绩太差,所以不管电视剧怎么演,我都觉得好看。属于典型的:文化不够,剧情来凑!
幸好这些年,我对历史的兴趣越来越浓,一有机会总愿意多学多看,大包大揽,从不计较。要我说,历史上的哪一段佳话,不是文人墨客的修辞?历史上的哪一位英雄,能逃脱后人褒贬不一的争休呢?
曹操如此,司马懿也如此,这,便是历史的宿命!
从古自今,不是强者胜,而是胜者强。谁有资格改写历史,谁才有资本告诉你:什么是历史。
承蒙您不弃,还能咬牙坚持看到这儿。听我一个历史学渣啰里八嗦这么多,也算是功德无量了。
雨果说: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
希望你我,都能在时光隧道中,感受历史的温度!
吕思勉《三国史话》金句分享:
1、当一种制度的命运未之灭亡的时节,虽有弊病,人总怪身居其位的人不好,而不怪这制度不好。
2、迷信这件事,在本团体以内便视为神圣,在本团体以外就会被视为邪道。
3、军队是有系统的,尤其是封建时代的武人,全是效忠于主将的,是个对人关系。
4、所以心机过工,有时也会成为失败的原因,真个阅历多的人,倒觉得凡事还是少用机谋,依着正义而行的好了。
5、一个大政治家,往往是一个时代大局安危之所系,因为政治总是,把这一种势力去压服那一种势力的,这虽然不必战争,其性质实和战争无异。
6、谁能驾驭武人,谁能被武人牵着走?这是市局变动之际,居于领袖地位的人的试金石。
7、世界上哪有真正相同的事情?所谓相同,都是察之不精,误以不同之事为同罢了。
8、历史虽是记事之书,我们之所探求,则为理而非事。理是概括众事的,事则只是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