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7 吴军的硅谷来信 第354封,成长的过程是否认掉自己的孙悟空感想
我这几年和10年前比起来锐气减少不少,有些事情行动能力也近乎瘫痪,比如三年多花了约15000欧才学了一个驾照。10年前想换工作2个月之后就去新公司上班了,想学钢琴一个月后就开始学习了,倒是现在做事畏畏缩缩,思前顾后,想了很多次,方法也研究了很多,却什么也没做。一直不知道我这是为什么,直到再次听吴军的这篇文章。1
这是得到里面的吴军的一篇,罗辑思维也免费放过,我第一次听完全不觉得这篇文章有什么特别,这篇硅谷来信的内容过了3年多,经历了各种小失败,小成功,才明白这篇文章的道理。
以前一直想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别人那么牛,我自己从小也很认真读书,为什么我跟牛人差距那么大?这篇文章给我了答案。
吴军写的整篇文章是这样的,小时候大家都喜欢孙悟空,觉得他无所不能,等到长大后,遇到各种挫折,非常痛苦,人就慢慢失去斗志,也越来越怀疑自己,觉得自己不过是个普通人,然后也这样开始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没有受到过很多挫折,觉得父母怎么这也不让我做那也不让我做,然后整天就让我做我不想做的事情,更加叛逆。父母觉得自己明明是苦口婆心为了自己孩子好,而孩子却觉得我要追求我要过的生活。
吴军说原因是大多数人成长受到各种挫折,感到很痛苦,却没有办法彻底解决问题,于是开始认命,放弃掉越来越多想要的东西。
我之所以认清这个道理是这样的,我在德国的驾照学了3年,原因是第一个驾校和第二个是在太差,第一个是差到理论课每次都是我一个上,最多的时候也就三个人。。。然后开车她从来不给我调车镜的,外加我学了60多个学时还只再开30区和50区,而且最后我去跟她吵架对我说我这两个区我都只达到30%的水平,她说我实在是太差了(因为他们太差了,没有人去报名)。在第一家耗了5个月,因为很大阴影,去找第二家又找错地址了(本想去第三家结果以为第二家就是第三家),结果又再第二家耗了8个月,最后一次考试紧张的忘记带证件,交了近500欧请假了不让考试,就算考完让朋友送到也不让考,一分钟的考试结束,理论一年内过期,于是自暴自弃了近一年,并且网上研究了如何投诉(结果是基本没什么投诉的可能性,打官司浪费时间我也难得获得什么),找了很久别人没有过的帖子,
我于是觉得也许我真的是不行,除了垃圾驾校之外,我还找了一堆理由,当然这的确也有很大的影响,
理由如下
1德国学驾照很难,大城市尤其难,我们这算是全德国难度前五名吧,高架,机场,一个点通向六个方向以上的路全部都有。
2 理论课有1200道题,都是德语的,很难懂
3 我身体协调能力不好,而且我不像18岁的孩子,很容易学会
4 我不是德国人,不适应那么一板一眼的,琐碎细节的老师说在这个地点回头,我就得回头的,不然就考试挂掉的学车方式。
结果我正在纠结这些的时候,我一个朋友去学驾照了,她去报名的那种速成班,居然花了4个月就学完了,当然,考试也不是一次性过的,当然,我换了第三个老师之后我也很快就过了,在第三个老师那里理论课考试之后差不多6个月过了。因为老师太好,很难约时间,考试也要抢位置,所以其实如果没有那么等待,我应该也能像她那么快。而我这3年中居然有大半年是在失败和痛苦和悔恨中什么也没做度过的。。。然后一直否定自己。。。找自己就是没法考过的原因。。
在学驾照这件事情上,拦住我的,主要不是以上的原因,而是第一个我没有找到一个好老师,第二我因为失败造成的痛苦而不敢尝试。
我的痛苦是什么呢?
一来每次学一次就最少70多欧没了,一个半小时,两个学时。
第二上班要约时间非常麻烦,只能8点到19点,周末很多不上班,所以经常得给老板请假。
第三每次考试挂一次就相当要给老板请假,而且450欧没有了,报名和考试费约150欧,老师陪考费用120欧,之前需要练习6个学时240欧。。。德国官僚系统,就不说了。。
第四当然是对自己的否定了,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情,搞了这么久。。。。别人三个月,我为什么要3年。。。
吴军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是什么? 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要尽量避免失败,做事要知道可能哪些地方会失败,尽量避免失败,不断的成功,才能让自己更有动力把事情做下去。所以我们不怕失败,但要尽可能少受挫折。失败是容易的事情,成功是困难的事情,从失败中学习经验的机会有的是,通过成功保持勇气却是千难万难。
说到容易,具体怎么做呢? 我觉得主要三点。
第一是查理芒格说的,如果我知道我会死在哪里,我就避免去那里。也就是找到自己做事情前人的经验,这件事情怎么可能会犯错,前人的错误尽量不要犯,自己有能力去问问走过路的人,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思维盲点,也尽量思考哪些是可能的问题,有能力避免自己的思维误区。
第二是不要打击自己,说自己这个不行,那不行,不要打击自己,更不要打击别人。通过生活和工作中的小的成功积累自信。也少和别人比较,如果真要比较的话,就考虑下别人成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就好了。
第三是保持孙悟空的心,直到自己的梦想,也就是相信自己,把阻碍自己的东西一点一点去掉,并勇敢的尝试。看看Elon Mask 就是这类人,当然自己也未必要像他这样同时弄这么多公司,估计也就是保持阿甘正传里面阿甘那种斗志吧。
这篇文章的几个点
走出舒适区,面对痛苦,不自我否定,避免犯错,问走过这条路的人的经验,保持梦想,行动
总结
人不断的成长会遇到各种困难,如果很多问题都没办法解决,人的确很容易陷入信命,或者我不行的境地,否定自己来让自己不那么痛苦很容易,而能相信自己,面对自己,找到问题去解决并不容易。我们应该做的是,提前避免犯错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保持一颗成长型思维的心,然后行动。
其实,人只要想突破自己一点,就不得不走出舒适区,而一走出舒适区就可能遇到问题,而这些问题就是你的负反馈,得到这些负反馈让人非常痛苦,而只有不断走出舒适区,才能有成长。
这不就是我们小时候学的胜不骄败不馁吗。。
参考
Learned Helplessness
Early research on learned helplessness showed that bad or traumatic events do not in themselves produce helplessness. The crucial factor is inescapable trauma. In learned helplessness, a person has learned that when bad things happen, nothing they do matters. They give up and remain passive, even after conditions change and they do actually have control over the environment.
Positive Psychology: Martin E. P. Seligman’s Visionary ScienceWeek 1Key Point: Learned Helplessness
20180115 固定思维和成长思维
https://www.douban.com/note/653036464/
想学习如何改变习得性无助,和悲观的可以看这本书。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20358/
文章索引 index
七夕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50306 是一个冰棍
- 20250218 天道,人道,我的道 (1人喜欢)
- 20250214 无所谓
- 20250115 人这台电脑 (1人喜欢)
- 20240106 新年计划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