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这是许多人听闻过的一本书。也许大部分人也和我一样,是因为高中时代的文学常识里记住的,可能还记得那是荒诞的代表作。最近在加缪手机里常读到作者的名字,想起该读一读这本早已经“认识“的书。
两幕剧,两三个小时就可以读完。
我本来以为会很难读进去,因为它的解读都是“荒诞“、”无意义“。但是读起来也不至于那么无聊。对我而言,可能和年龄和经历有关。若在学生时代读,我想会甚觉无聊。有了更多的人生阅历之后,对于阅读是一种新的体验,这大概也是少年的额时候不喜读书,现在才养成阅读习惯的主要原因吧。
整本书,两幕,两天。两个人在等待戈多,两天内遇到同样的另外两个人,在后一天看来,前一天简直就像前生一般陌生、不可思议。他们第一天遇上的两个人,在第二天一个变成瞎子,一个变成哑巴,并且不记得前一天的事情。每天夜幕降临,会有一个总是 自称从来没见过他们的小男孩来告诉他们,戈多今天来不了,要明天来。而戈多一直没有出现。
他们为什么要等待戈多呢?他们都不认识戈多。可是他们说因为戈多会拯救他们。等待相当无聊,甚至活着也相当无聊,每一天他们都想上吊死了算了,可是却连跟绳子都没有。他们彼此说着话,大多数时候却并不听对方说什么,而是自顾自的。人们之间要聊天,却并不倾听对方说什么。我在生活或者工作中时常能感受或者发现这样的“交谈“,大家都是自说自话,答非所问,大多数人只是顺着自己的话头讲下去,对方说了什么或许根本没有听,或许听了也不想理会。人们都太看重自己的表达,或者可以说都太看重表达。会不会全世界的人都是聋子呢?
那么戈多有一种什么意义或者象征呢?
“救世主?“
书中确有关于宗教方面的表述,因为没有宗教背景,我不是特别了解。
我自己的理解,如果从等待的对象上去思考,什么是只能等待的?而且它不守时间,不重承诺,可能明天就来,但也可能迟迟不来。我想到的是“死亡“。如果深究下去,为什么要等待死亡?因为人生虚无,毫无意义。正如那连个等待的人,每天都会想去死。那么《等待戈多》可以认为表达的是应当反抗。
反抗——现代人也许觉得过时了——其实对现代人而言,更应当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人也都在等待,在等待戈多。我们所做的就是消磨时间,在工作中消磨时间,在休息时消磨时间,要命的是,我们以一种不自觉的方式在消磨。我们经常感慨时间过得真快,然后继续消磨时间。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