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起你突然害怕一个人孤独终老了?
查看话题 >一个在猫群里孤独终老的邻居
这是一个边缘人的故事,也是我突然害怕孤独终老的故事,也庆幸自己现在还有个爱人,珍惜我们所有,和平的生活不容易呀。
去年八月我搬到新家,在典型的美国社区,几乎家家的庭院花草修剪美丽,南向临窗是东西向的街道,西邻是一对退休的老夫妻,白色二层洋房,前院是日式的花园风格,松树青石,奇花异草,西红柿蔬菜也长得很好。
东邻就不一样了,一棵大树下,是没人居住的百年房龄危房,多年没有修缮,斑驳掉漆的面上看出原房是蓝色,瓦楞长草残破,窗门用木板挡得紧紧的(防流浪汉进去)。在庭院养护得当的社区里,东邻房子显得格格不入,是个异类。
一个月后,有个健壮的中年人开着皮卡来检查东邻的房子,不久就开始动工拆房子了。
我发现,自从他开始做工后,路过跑步的、遛娃的、遛弯的人总会在房前停下看看,遇到合适机会也会和做工的中年人聊几句,表现出了浓厚的八卦兴趣。
这挺奇怪的,虽说美国人爱打招呼,但是一般人看到修房子也没这么热情。
答案很快就揭晓了。
那天,我们正在前院干活,东邻中年人也在干活,很热情地打招呼说他叫马克,来自西雅图北边的小岛,要重新修理这个房子了,以后还要多打扰我们。因为美国的房子多数是木头建的,修葺或者盖房子会用到电锯电钻,难免会制造噪音吵到邻居。
寒暄了几句,聊出了东邻房子前主人的故事。
房子的前主人叫吉米,是马克的远亲,已经去世了。
他单身一辈子,无儿无女,去世后把房子传给了马克。马克搞建筑出身,和国内的包头工类似,头脑灵活经验丰富,所以打算自己修理房子,计划只留房子的主架,里外换新。
马克的防噪耳机搭在红壮的脖子上,还带着护目镜,防尘口罩垂在左耳下,蓝眼睛囧囧有神,告诉我们“不过,吉米的人生就有点可怜了,他死的时候不在房子里,而是在院子的帐篷里。”
“啊,”我不禁张大嘴巴,好奇心泛滥了,问他,“为什么有房子不住呢?”
马克说,“房子被五十多只猫占领了,他没地方住,就住到了院子里。”
接下来,马克把吉米的故事大概道来。
上世纪60年代,吉米正是热血青年,风华正茂的时候,听总统鼓动为国效力参加越战了。
70年代的美国,舆论导向已经变了,即使是普通的美国老百姓也识破了政府的谎言,越战压根不是什么“为全人类的朋友自由而战”的光荣事,说不好听点就是侵略战争,和美国二战时扮演的角色完全不同。总统竞选人尼克松抓住了这个机会,演讲中许诺百姓会停止越战。他上台后,确实逐步停止了战争。
当参加越战的军人回来后,政府风向已变,他们没有得到参军时的荣誉许诺和期待,没有得到百姓的爱戴,当初热血报国的青年,一腔赤子之心,换来的竟然是这么一个凄惨结果。可想而知,这心理落差有多大!
而且因为人们对这场战争评价的否定,更是让他们陷入了愧疚和自我否定当中。
在战争中,他们每天面对着死亡压力,SHA戮,战友的离去,当地被卷入战争的妇女儿童无辜死去,不少人已经心理上接近崩溃,心灵留下不少创伤,社交能力也减弱不少,好不容易回到老家又没人可以理解。他们回国后的生活情况可想而知。
吉米算是其中比较幸运的,父母不在了给他留下一套房子,他没有沉迷于酒精和毒品麻醉自己,也没有成为一名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反而找到了政府公务员的工作。
按理说有房有车,工作稳定,可以过上普通人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了,但是战争的创伤一直让他无法融入正常人的生活。
我听到的版本是他没有和人交往的欲望,纯粹把自己封闭了起来,不渴望交友,不渴望爱人,邻居邀请他做客时,直接拒绝。
他拒绝任何社交活动,除了上班,就呆在家里不出门,一年又一年。
但是他很爱小动物,在院子里经常留下一些猫食,有时果子狸也来蹭吃。
渐渐的,流浪猫从一只两只增加到了十几只,猫眼看人也很准,它们看吉米也不赶它们,索性住到了吉米的家里。
流浪猫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竟然有五十多只,它们大小便也不出去,随便排泄在地板沙发上,而吉米不生气,也不在乎房子是否被糟蹋了,也不清理,只是用报纸盖在排泄物上。
长年累月,猫屎猫尿腐蚀着木地板,木地板上是一层又一层的猫屎和报纸,整个房子,弥漫着屎尿产生的毒气,和猫、毒气共生的吉米病倒了。
按理说,吉米独自一人生活,之前有工作,花销不大,也有积蓄,但是他没有求医,也拒绝了好心来帮助的邻居。
房子里不能住了,就一个人静静地搬出来,在院子里扎了一个简单的露营帐篷,住在里面,把房子彻底让给了流浪猫们。
西雅图除了夏季,其他三个季节多半都有阴雨天气,尤其是阴暗的冬夜,可想而知,他一个病人能支撑多久。
邻居在一个早上发现了异常,猫咪们围在帐篷外面,然后报了警。
警察到了发现吉米的身体已经冰凉。
马克讲完这个故事,我有些许害怕,可能是和猫有关的民间恐怖故事做崇,可能是对这种孤独终老的难过,平静下来,又有种莫名的怜悯心。
我们没参加过战争,不知道吉米在战场经历了什么,他从一个活蹦乱跳大小伙变成了一个似乎是自闭求死的人,对他来说,似乎孤独终老是最好的选择。
我不由想起了《刀锋》,吉米和里面的主人公一样是经历战争的人,在战争留下创伤后,人很难不迷茫,不怀疑人活着的意义。
吉米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他柔软的一面,他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却把容身之所让给一群流浪猫,无条件地养着他们。
马克打算修好房子后租出去,在后院盖了个小二层自住,社区的人对马克修理房子都竖起了大拇指,这是一件好事,对整个社区的面貌和房价上涨都有好处。
春天的时候,街边的粉樱逐渐开败,东邻房子前院的大树开了一树洁白的花,正对着我家的东边的窗口,轰轰烈烈的,花持续了两个星期,渐渐挂了果,我认出了这是棵樱桃树,有个瞬间想起一个金发少年的样子,在树下帮父母修建草坪,秋天身手利索地爬上树去摘樱桃。有只猫悄咪咪地趴在窗口上往里看,然后又跳下来,路过我家的月季丛,大摇大摆地走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