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月拍 | 外国手稿:电影惊艳时光,童话温柔岁月

西泠网拍 · 艺是「五月月拍」
外国名人手迹专场
以电影惊艳时光
用童话温柔岁月
两大主题
5月25日21:00 开拍
敬请关注
Part 1 电影年代
每个人都一定有那么几个夜晚,坐在四方的屏幕,被上帝亲吻过的面庞惊艳,铭记几个惆怅入心底的故事。电影是一群人创造的梦幻世界,用每一帧的艺术追求组合出独一无二的梦境。

乔治 · 格什温
George Gershwin,1898~1937
美国著名作曲家,写过大量的流行歌曲和数十部歌舞表演、音乐剧,是百老汇舞台和好莱坞的名作曲家。1924年为保尔 · 怀特曼的爵士音乐会写了《蓝色狂想曲》获得巨大成功。


当影片由无声走向有声,图像与音乐这两种长久并流的艺术之河汇到了一起。 30年代美国电影工业的迅速发展,吸引此时已在美国乐坛引起轰动的格什温来到洛杉矶,为《我们跳舞吗》、《困苦中的年轻女人》、《古德温闹剧》配乐。 ▲ 图录号:25013
格什温(George Gershwin,1898~1937)
致其音乐编辑西尔毛伊亲笔信

阿尔弗雷德 · 希区柯克
Alfred Hitchcock,1899~1980
闻名世界的电影导演,尤其擅长拍摄惊悚悬疑片。在长达六十年的电影艺术生涯里,希区柯克总共拍摄了超过五十部的电影作品,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电影艺术大师。

你或许没看过他的电影,却一定听过他的名字,这位悬疑大师远见卓识的创作风格和创新的摄影技巧令许多现代制片人倾倒,竞相学习甚至模仿他,但直到今天,也很少有人能如他一般展现出人性最深层的恐怖和最异常的思想。 ▲ 图录号:25014
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1899~1980)亲笔题词及简笔自画像

奥黛丽· 赫本
Audrey Hepburn,1929~1993
英国著名电影和舞台剧女演员,奥斯卡影后,被世人敬仰为“人间天使”。



1953年,美国派拉蒙公司拍摄浪漫爱情片《罗马假日》,讲述了一位欧洲某公国的公主与一个美国记者之间在罗马发生的浪漫故事。 格利高里· 帕克和奥黛丽· 赫本的连袂主演取得了巨大成功,赫本因该片获得了她一生最重要的奖项——26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扬名世界。 ▲ 图录号:25018
奥黛丽· 赫本 《蒂凡尼的早餐》签名剧照
及《罗马假日》剧照



说明:上款为在中国生活多年的法国官员及商人。委托人直接得自上款本人。 8年后,一部《蒂凡尼的早餐》成为当年最卖座的影片之一,再次证明了奥黛丽· 赫本的票房能力。她坐在防火梯上清唱《月亮河》的一段,成为电影史上经典一幕。 ▲图录号:25017
奥黛丽· 赫本(Audrey Hepburn,1929~1993)致《窈窕淑女》导演库克亲笔信
但如论起电影史地位,还有一部《窈窕淑女》不得不提,该片于当年横扫奥斯卡8项大奖,后被美国电影协会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百部电影之一。

费雯· 丽
Vivien Leigh,1913~1967
英国著名电影和舞台剧女演员,以惊人的美貌和精湛的演技闻名于世。1938年前往好莱坞,因成功饰演《乱世佳人》中的郝思嘉而问鼎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没有人能对这样的美貌说出挑剔之语,正如奥斯卡评委对她的评价:“她有如此的美貌,根本不必有如此的演技;她有如此的演技,根本不必有如此的美貌。” ▲ 图录号:25015
费雯· 丽(Vivien Leigh,1913~1967)


《造谣学校》签名剧照 《乱世佳人》中的惊艳表现让费雯 · 丽名声大震,但仅用美貌去定义她显然偏颇。在大荧幕与戏剧舞台上的作品足以说明这位伟大女星是个不折不扣的实力派。 即使到了40多岁,费雯 · 丽仍然不断挑战自己,在拿下了两座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后,她尝试当时流行起的音乐剧,最终凭借音乐剧《同志》摘下了美国话剧与音乐剧界最高级别的奖项托尼奖,这也是她此生最后一个重大成就。 ▲ 图录号:25016
费雯· 丽(Vivien Leigh,1913~1967)
致剧场经理签名信及经理回信
Part 2童话世界
被田野山间的孩童熟知,在最大的影剧院不断改编上演,甚至摘取那颗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明珠,本月外国名人手迹专场的四位蜚声世界的作家展现了童话的力量,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

安徒生
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1875
出生于丹麦欧登塞,作家、诗人。作品被翻译为150多种语言,在全球发行出版,并激发了大量电影、舞台剧、芭蕾舞剧以及电影动画的创作。


2010年上海世博会,美人鱼雕像将跨越重洋在丹麦馆亮相的消息传遍全国。一个童话角色,如今是童话王国的标志。 《Agnete og Havmanden》本是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古老民谣,在丹麦及北欧诸国之间均有流传。故事讲述了水手与人鱼的爱情故事,给许多作家提供了灵感,其中最为成功的版本,便是安徒生笔下的《美人鱼》。他以梦幻且美好的语言,将这一古老民谣写成童话,成为世界各地孩子们儿时的梦。 ▲ 图录号:25004
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1875)签赠代表作《美人鱼》初版初印本

雅各布· 格林
Jacob Grimm,1785~1863
德国语言学家,法学家和神话学家,格林童话的编辑。与弟弟威廉· 格林同为语言学家。兄弟二人是德国语言学的奠基人,他们搜集和编辑的《德国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在全世界享有盛名,通称《格林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的宝贵财富。
威廉· 格林
Wilhelm Carl Grimm,1786~1859
德国民间文学研究者,语言学家,民俗学家。格林兄弟中的弟弟,生于美因河畔哈瑙的律师家庭,1803年入马尔堡大学学法律。1829年威廉担任了大学教授。1837年格林兄弟和另外5位教授因写信抗议汉诺威国王破坏宪法而被免去教授职务,这7位教授被称为格廷根七君子。


▲ 图录号:25005
格林兄弟之威廉· 格林(Wilhelm Grimm,1786~1859)童话引用选段
据说兄弟两人合作时各司其职,文字素材的润色与再创作,大多由弟弟威廉 · 格林完成,而兄长雅各布 · 格林更侧重于民间文学中的语法研究。


▲
图录号:25006
格林兄弟之雅各布· 格林(Jacob Grimm,1785~1863)亲笔信
十八世纪末,德、法地区开始兴起了搜集民间故事的热潮,格林兄弟也加入其中。与当时德国浪漫主义诗人所吟诵诗歌不同,格林兄弟在编撰诗歌时,尽可能地保留了口头创作的朴实和原貌,以及它独特的语言结构,《格林童话》一经问世,不足十年就享誉全球,成为经典。
虽然格林兄弟与安徒生已经将童话变成了所有人的集体记忆,但童话的文学价值被主流意识认可还是等到了20世纪。

塞尔玛· 拉格洛夫
Selma Lagerlf,1858~1940
瑞典女作家。190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是瑞典第一位得到这一荣誉的作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这一文学奖的女性。
1909年,塞尔玛· 拉格洛夫因作品《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 这部童话巨著使她成为蜚声世界的文豪,赢得了与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齐名的声誉。1914年当选为瑞典学院院士,挪威、芬兰、比利时和法国等国家还把本国最高勋章授予她。她被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第一位女院士。



▲ 图录号:25007《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作者拉格洛夫阐述爱情、婚姻与友情的亲笔信
……………………………………………………

点击网址下载艺是app,可直接参拍↓
https://android.myapp.com/myapp/detail.htm?apkName=com.yesauc.yishi&ADTAG=mobile
点击网页版 可在PC端即刻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