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藏笔记(十二日,格尔木)
昨天,在茶卡湖边,刚出藏的驴友告诉我们,这几天青藏线情况不错,得抓紧去,省得赶上六月雨季,到时候就没谱了。
这是重要的信息,行程不能再拖了。
听人劝,吃饱饭,于是我们决定快速动身,去格尔木。
格尔木,蒙语,意思是河流密集的地方,位于青海西部,是青海连接藏、疆、甘的战略要塞,也是中国西部的交通枢纽,海拔仅2800米,比青海湖还低400米,过了格尔木,海拔会持续攀升到5000米以上。
所以,格尔木是进藏前很好的调整点。过来人建议,在此地休整后冲刺突破高原区,是减少高反的办法。
我们就打算这么办。
从茶卡盐湖出发后,我坐在副驾,得以仔细的观察一路。可惜昨夜睡眠不好,整个人昏昏沉沉的,也和今天的天气一样。越往西走,扬尘越大,不复前两日青海湖的澄澈。
特别是经过都兰县的260公里,车一路向西,左侧除了模模糊糊、时远时近的昆仑山,右侧就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滩,荒无人烟,50公里、100公里、150km……你睡一觉起来,风景会没有多少变化的。也难怪,打开地图,这一线北侧,正是有名的柴达木盆地,干旱荒漠是这里的基本地貌,目力所及,很难找到一米以上的植被,人类自然难以生存。
我和小张开玩笑说,如果把公路去掉,这里将是外星世界的景象。而现在,因为有路、有车,我们得以谈笑风生的连接到文明世界。
这,就是西部,不到此地,你不知道中国的大。
这一线两侧还分布了将近200公里的巨大风电机群,数量可想而知,看着风车转动,我告诉小张,风车转一圈,就像印钞机印一张钱,所有风车转动,就会有大量的金币从天而降。听到这里,他赞同的笑了。是啊,过去,这风刮过去就过去了,今天借着科技手段,终于可以在大漠上开出新的希望之花。今后京藏线建设的充电桩,就可以利用这些电能,把清洁进行到底。
大约六点,我们抵达格尔木,会合以来,相当顺利。
十多天前,我还在忧虑怎么稳妥的抵达此地,而今天,走着走着,竟然就到了。
是啊,多少事,路在脚下。
夜色下,看着两台智骏电动车,已经陪我们安稳的走过3000公里……
青海,格尔木




2020年5月18日·格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