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学生家长
下午五点吃完饭后我在体育场打篮球,黄老师过来散步,过了一会儿她说:“要不我们去一趟我学生家给她奶奶送一下资助金吧?”我说好呀,我刚好有出去散步的想法就和黄老师一起去她一个学生家。

那个学生住在我们平时散步的那条沟里,一路上我们两个边走边聊没过多久就到了她学生家门前,黄老师看见那个学生的奶奶正在地里干活就在后面喊了一声,那个老人就热情地转过身来和我们说话。黄老师说这次来把别人给她孙子的资助金300元带给她,老人高高兴兴,客客气气地和黄老师说话,非常感谢对她们的关爱。
我们隔三差五经常在饭后到沟里散步,那个老人我也见过几次,很热情客气。晓道这里的人大部分都是这样的,很注重细节和人情世故。我来这里的这段时间里经常有熟人请客吃饭,每次都是最好的饭菜和酒,这里喝过的酒是我平生最多的,这些人情都很难回报。
现在的学生比起我们上学的那个年代的确幸福多了,书本费和学费都不需要交,每天在学校里还有免费的牛奶喝。更幸运的是一大半的家境困难的学生还可以享受到社会上好心人的经济资助,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念书。回报社会是个漫长的过程,真正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往往都是用财富回馈社会的那些人。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在想方设法的索取结果还不可得,如果今生有时来运转的机遇还是应该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毕竟“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今天下午当我们把三百块钱现金递给那个学生的奶奶时我也很感动,三百块钱在现在买不了多少东西,不过对于家境不宽裕的人而言也是雪中送炭啊。

十五年前我小学毕业离开了农村去县城念中学,那些年我们在县城的日子也过得很艰辛。如今我因为偶然的机缘回到了农村有了一份教职,每天早上去学校的路上那些学生不断地和我打招呼我就很感动,个人明白很多方面不够称职然而学生的敬称则是对我的认可和勉励。教育是一种薪火相传的过程,曾经有许多的老师给我教过书,现在我也暂时忝列教职,以后也有一些学生成为老师,这是一种命运的造化,更是一种缘分。
重返乡村的这些日子我几乎把周围能够去的地方都走了很多次,村上的人知道我的职业里面了都和我打招呼,可能他们家的孩子都会给他们讲我们这些人的事情。我平时喜欢到处转悠,看看风景散散心,今天下午我和黄老师去那个学生家的路上黄老师说自己现在已经认可甚至依赖这里了。人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也是各种各样的人赋予了不同环境有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我在农村生活了十三年,永远都是乡音不改,我到晓道以后唯一觉得别扭的就是不会讲这里的方言,我本人的口音与这里还是有区别的,在农村讲普通话有些不合时宜,不接地气。还好我们的方言差异不大大家都可以听得懂。
人住在城市里是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冷漠的,现在的人也是张嘴就是钱,人往往是越渴望的东西越不可得。在农村住大家都住在相通的地域,都在平面上,背后青山环绕,门前河水清澈湍急,大家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很密切。今天下午五点多我们再次见到那个老人让我想起了我的故乡的一些人,她们都是平凡,勤劳善良的农民,加上这里地理环境闭塞,几乎没有像样的平地,家家户户都是一点边边角角的坡地,有些地看起来非常得陡,我有时看见在地里干活的人都感觉很担心,要是有高血压病可能是不敢站立在那么陡的坡上干活的。只能说民生多艰,生活不易。

这里大部分人的名字我都不知道,只是有些人见面次数多了也就熟悉了,平凡的人给我们最多感动,我想把自己的见闻记录下来。
20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