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酒的关系
闻一多曾说“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可为名士”,酒与诗就像一对孪生兄弟,无数绚丽夺目、气象万千的诗篇都是在癫醉状态下完成的,李白的“将进酒”,陶渊明的“饮酒二十首”,最为有名。酒与诗歌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简言之,两者共同性其实就是尼采所谓的“酒神精神”。 诗歌与酒都体现着非逻辑性,一篇文章如果逻辑严密,可能是专业意义上的好论文,却一定不是诗。诗往往将事物间固有得逻辑关系打乱,进行重构和隐喻,留下延展性和想象空间。 俄狄尼索斯的“酒神精神”表现为不稳定、跳跃性和挣脱世俗的放荡不羁,进而演变成艺术的美和创造力。诗歌同样要求出尘脱俗,以出世的眼光将现象世界进行极简的抽象,天马行空而不拘泥于具体琐碎的赘述。 诗歌和酒醉都是热烈情感特别是悲伤情绪的产物,极度悲郁状态下饮酒常常酩酊大醉,创作诗歌亦需投入极大的热情,说诗歌是用生命在写作一点也不过分。 最后,酒的起源据说来自古时巫术,在祈祷上天时饮酒以达到通灵状态。诗歌也具有通灵作用,通过情绪的酝酿,与灵魂或者本我进行沟通,从而将藏于内在的诗意引出。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