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10
阴雨天,燃了朋友送的檀香,幽幽的味道从香炉里丝丝渗出,让人心里生出点暖意,便不觉得天那么凉了。
近几年,云南旱季似乎要长些,新闻里总是播报水库库存不足之类的。而一旦雨季一来,别的地方不知道,昆明就似入了冬,一日日的凉和雨,想着雨水怕是下得够了,但来年新闻还是报干旱。之前总是困惑,那雨都白下了?那到处淹得可以划船了的积水,都去哪儿了?
现在新闻里偶尔出现的“海绵城市”这个名词,以及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苍山九溪改造的事情,让我似乎有点明白了~~全部图方便、好看,地上地下都是水泥的,土地不能在雨季充分涵养水分,自然是旱时旱死,涝时涝死了。
所以,生态这件事,从来都不远。为了干净和方便,往往做些不得要领的事。我也时常这样,偶尔能明白过来,大部分时间还是懵懂不知所以。
那天做了一个梦,我住在一片美丽湖滨边的房子,莫名被掀了,衣服都没穿好,却也只好羞赧地过街,到一个相交不多的大学同学家换衣服,她说她的房子要装修了租出去,我一看那房子,也是像被炸过似的破烂,但梦里时,还是艳羡着那房。醒来后,觉得莫名其妙,现实世界里,因为经济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局限,我对房产并没有研究和执念,有住的地方,它们就不在我思考范围里,也是幸运,好像没有为这个着急过,小时候住父母家,那就是我的家,结婚后不几年就搬出来,住进老公在房价大涨前就买好的房子里,跟着还了几年房贷,后面有机缘就提前还完了,总之是没操过心。
想想便一笑了之,总归是个糊里糊涂的梦,要有什么,事后也会分明。前天正看着考题复习内容,母上的电话进来,他们要打算把海口的一处房子卖掉,海口整个小镇近滇池……哦,我湖滨的房子,是那里吗?哈哈哈
我倒是喜欢海口那个小镇,婴儿时期跟随亲生母亲住那里一段时间,后来妈妈调回昆明,海口就成了长辈口中一个很遥远的地方,那里,还住着一个和我同母异父的姐姐。
辗转多年,我们姐妹已经重聚,而妈妈已经走了十四年。我们都各自有了新的、要称为“妈妈”的人,但我们的妈妈,还是我们最深的联结和念想。
新的母上大人,居然也是海口镇的工人,后来出去做过生意,思想活络,用我爸的评价“遇事有急智”,这一点,我们这一脉确实不足,我尤为胆小。总之又是各种机缘,父母在海口又置了点小房,虽是旧楼,我却深爱,觉得退休后那里当归所,真是最好的事情。
不过呀,嗐,所谓计划,就是等着它变化的。谁知道呢……